《被討厭的勇氣》重點心得:阿德勒教你如何獲得真正的自由與幸福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被討厭的勇氣》是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作的暢銷書,基於阿德勒心理學探討如何獲得真正的自由與幸福。書中用哲學家與年輕人對話的方式,解釋了五個重點:心理創傷不存在、自我接納、人際關係、課題分離和活在當下。通過為困惑的年輕人提供解答,作者也教導讀者不再依賴他人評價,勇敢做自己。

阿德勒是誰?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什麼?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學說強調個體的整體性,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有自己的獨特目的,尋求人生意義和追求理想,並且與社會不可分割。雖然阿德勒的名氣不如弗洛依德獲榮格,但他的學說確實帶來廣大迴響,受阿德勒心理學影響的名人包括了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以及《與成功有約》的作者史蒂芬柯維。

延伸閱讀:《與成功有約》10分鐘讀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否定心理創傷

在超級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作者一開始就告訴大家: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為什麼?難道像是經歷被霸凌、被劈腿、被暴力對待、父母離異等等等等的傷痛,都不算數嗎?

根據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過去的經驗確實會對人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怎麼個影響法,則決定於「你如何賦予這個經驗意義」。比方說一樣是小時候被霸凌,有人一輩子憤怒又自卑,也有人培養出極高的同理心。一樣是小時候遭遇父母親離異,有人一輩子在關係中缺乏安全感,也有人完全不受影響。

既然一樣的經驗不會導致必然的結果,那糟糕的經驗到底會不會變成創傷的關鍵就是:你是從中汲取力量,還是當作自己受傷無助的理由?

有些時候相信心理創傷是相對輕鬆的路,因為過去的A所以導致了現在的B,這是一種「決定論」的思想,很直覺又簡單的公式。但如果徹底相信決定論,人就會變得對現狀束手無策,也無從改變。相較之下人一旦破除了決定論,不再被所謂「心理創傷」給綑綁的時候,雖然要承擔起改變現狀的責任(因為無法再要造成創傷的人為你的現況負責),但與此同時改變也才有可能真實的發生。

所謂的幸福,就是不倚靠他人評價,自我主觀的貢獻感

被討厭的勇氣

人的不幸其實是自己選的

「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為你親手選擇了不幸,而非身處在不幸的環境中。」

這句話是不是聽起來很刺耳?有的時候當我們的人生卡關,已經過得辛苦又挫折的時候,還聽見有人說這是我們自己選的,簡直讓人生氣。但讓我們先緩一緩,放開心胸聽聽哲學家的解釋。

在被討厭的勇氣中,哲學家引用了一句話:「無人自願為惡」,意思是沒有人會故意去做純粹的壞事,每件在我們看來是壞事的背後,執行的人都有一個意圖,並且認定這是「有用的」。比方說傷害他人的行為其實是在伸張正義、強盜偷竊是為了生存等等。

既然沒有人會做「無用之事」,對我們來說「選擇維持不幸的生活」其實背後也有其用處,人們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選擇維持原狀。比方說某個人雖然想要變得更有人緣,但其實不想要費力學習人際關係的技巧,所以乾脆就讓自己維持難相處的狀態,繼續當個邊緣人。

這時候到底要怎麼辦呢?其實了解是自己擋住了改變的路就是非常好的開始,接下來就是要拿出「捨棄現有生活型態」的決心。

為自己的選擇跟處境負責固然很難,但這同時意味著改變已經準備要開始發生了。

課題分離:區分自己的事與他人的事

在《被討厭的勇氣》中作者告訴大家:人生其實非常單純。

讀到這邊恐怕很多人難以同意(書中的年輕人也是),因此作者解釋到:「其實不是世界很複雜,而是你把它變複雜了。」

生活在世上,我們所感知到的、所認為的一切並不是客觀的,我們活在一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世界。同樣的一件事情在100個人眼中可能會有100種不同的看法,包括了覺得這件是單純無比,或是錯綜複雜。所以讓人生變單純的方法,首先是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如何賦予事情意義造就了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樣貌。

在當中有一個思考方式能夠大幅改善我們看待人際關係的複雜程度,那就是做好「課題分離」。簡單來說課題分離就是劃清界線,我們不插手別人的事情,也不讓別人插手干預自己的事情。

比方說孩子要不要認真念書,若是在爸媽的腳色要做好課題分離就不要過度干預。自己要選擇什麼樣的工作,若是父母親威脅利誘外加情緒勒索,自己就要劃清界線,心理清楚課題分離的做法就是不讓父母親過多干涉自己的選擇。

在作者舉出這個例子的時候年輕人問:就算我選擇了一個職業讓父母非常傷心失望也沒關係嗎?作者說:完全沒關係。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你的課題,而父母親要因你的選擇感到失望受傷則是他們自己必須要承擔的課題。

聽起來似乎有點冷血無情,但課題分離並不是要冷酷無情的切割和他人之間的關係,重點在於「搞清楚某件事究竟誰要負責」以後,不多加干涉或是被干涉。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保持友好跟關心,比方說雖然不過多介入孩子要不要學習,但只要孩子有需要,父母親一定會提供資源跟協助。或是雖然不讓爸媽干涉自己的人生選擇,但是我們可以積極溝通、關心對方的感受。

基本上如果在課題分離這個功課上能夠做到80分,人的煩惱就少了大半,世界也就變單純了。因為阿德勒認為「所有人生的煩惱都跟人際關係有關」,而課題分離就是可以斬斷人際關係當中多餘負擔的好辦法。

不知道大家覺得自己做得好嗎?我覺得這個課題並不容易實踐,但光是知道可以這麼做就讓我們在關係中陷入困境的時候有了一條出入。

raw-image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心得

第一次讀《被討厭的勇氣》時並沒有覺得特別驚艷,所以讀完以後十分不解為何這本書可以一直長居暢銷排行榜上。但第二次在讀後有了不一樣的體會,我認為書中採取哲學家與年輕人對話的方式來介紹阿德勒心理學是非常聰明的。

因為阿德勒的學說在大部分沒有心理學背景的讀者看來並不好懂,所以當有一個年輕人的角色在書中替大家發問,甚至反駁哲學家的說法時,就會讓人特別有共鳴,也更容易解決讀者心理的疑惑。

除此以外,書中提到的「課題分離」我覺得也是每個人必修的一門課,因為我們的教育理念中從來都未曾強調過劃清界線的重要性,導致了我們在家庭、學校或是職場,經常因為自己越界或是被別人越界,導致人際關係的諸多痛苦,而這些痛苦都是劃清界線就可以放下的。

我想一開始執行並不容易,畢竟想要討人喜歡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可以經常提醒自己做好「課題分離」,分清楚哪些該在意,哪些又該let it be,世界應該就會像書中所描寫的那樣單純許多。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的文章:

購書平台:

avatar-img
10會員
15內容數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喜歡有關幸福、健康、自我成長、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歡迎你來到聽聞有書,在這裡我會分享一本本實用好書中的精華,幫你直接抓重點。 在這個生活被螢幕充滿的世代,邀請你閉上眼睛,放鬆心情,跟我一起輕鬆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個人成長自修室 的其他內容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是由James Clear所著的自我提升書籍,自出版以來便在全球範圍廣受歡迎。James Clear在書中融合了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行為學的研究,提供了具體而實用的方法來幫助讀者改變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由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撰寫,快思慢想重點在探討人類思維的兩種系統:系統1(快速、直覺的思維)和系統2(慢速、理性的思維)。書中深入分析了這兩種系統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和判斷,並提供了明確的方式讓我們得以提升日常生活的決策品質。
這篇文章介紹了Brad Stulberg的著作《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的六個核心原則,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原則,提升生活品質和達成真正的成功。無論你尋求個人提升還是職業生涯上的成就,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寶貴的啟示和實用的建議。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撰寫的一本經典書籍,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實用的生活和工作哲學。透過七個習慣,柯維教導讀者如何在個人和職業生涯中達到卓越,提升生活品質、人際關係以及工作成就。
暢銷勵志書《我可能錯了》是瑞典作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拉德所著的一本深具啟發性的自傳性著作,書中講述了他從企業高管轉變為森林僧侶,再回到世俗生活的過程,分享了他在這段旅程中所獲得的深刻智慧和洞見,本文從介紹作者開始,整理書中重點金句,及多啟發人心的觀點,讓您在5分鐘之內掌握暢銷勵志書《我可能錯了》
心流(Flow),由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心流是指人在全神貫注於某項活動時,所經歷的一種最佳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會感到極度專注、時間感消失、並且獲得高度的滿足感。心流理論強調,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時,他們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會大幅提升,這對於提升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是由James Clear所著的自我提升書籍,自出版以來便在全球範圍廣受歡迎。James Clear在書中融合了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行為學的研究,提供了具體而實用的方法來幫助讀者改變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由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撰寫,快思慢想重點在探討人類思維的兩種系統:系統1(快速、直覺的思維)和系統2(慢速、理性的思維)。書中深入分析了這兩種系統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和判斷,並提供了明確的方式讓我們得以提升日常生活的決策品質。
這篇文章介紹了Brad Stulberg的著作《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的六個核心原則,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原則,提升生活品質和達成真正的成功。無論你尋求個人提升還是職業生涯上的成就,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寶貴的啟示和實用的建議。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撰寫的一本經典書籍,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實用的生活和工作哲學。透過七個習慣,柯維教導讀者如何在個人和職業生涯中達到卓越,提升生活品質、人際關係以及工作成就。
暢銷勵志書《我可能錯了》是瑞典作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拉德所著的一本深具啟發性的自傳性著作,書中講述了他從企業高管轉變為森林僧侶,再回到世俗生活的過程,分享了他在這段旅程中所獲得的深刻智慧和洞見,本文從介紹作者開始,整理書中重點金句,及多啟發人心的觀點,讓您在5分鐘之內掌握暢銷勵志書《我可能錯了》
心流(Flow),由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心流是指人在全神貫注於某項活動時,所經歷的一種最佳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會感到極度專注、時間感消失、並且獲得高度的滿足感。心流理論強調,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時,他們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會大幅提升,這對於提升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分享的好書是《覺醒的你》:暢銷百萬,歐普拉的床頭靈修書。作者:麥克.辛格。 這是一本整合東西方哲學,不限任何宗教信仰,都能輕鬆瞭解的靈修入門書。你對覺醒、靈性與能量這些名詞感到好奇嗎?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如果你一直在尋找內心真正的平靜與快樂,這本書將帶領你找到活出真我的鑰匙。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幸運的人做情緒的主人,不幸的人做情緒的奴隸】理情行為治療之父亞伯.艾里斯經典之作,影響力超越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家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是一本幫助我們通過自我探索、發現內在情緒和價值觀盲點的指南。本書充滿了實用的方法和案例,讓我們更瞭解自己,並採取積極的改變行動。
Thumbnail
這三本書都讓我們確定,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得試著保持內心平靜,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然後,我們終究會通過時代、性格、家庭、命運所打造而成的隧道。如若不然,至少我們知道終點,有光。
Thumbnail
👉分享的好書是《覺醒的你》:暢銷百萬,歐普拉的床頭靈修書。作者:麥克.辛格。 這是一本整合東西方哲學,不限任何宗教信仰,都能輕鬆瞭解的靈修入門書。你對覺醒、靈性與能量這些名詞感到好奇嗎?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如果你一直在尋找內心真正的平靜與快樂,這本書將帶領你找到活出真我的鑰匙。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幸運的人做情緒的主人,不幸的人做情緒的奴隸】理情行為治療之父亞伯.艾里斯經典之作,影響力超越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家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是一本幫助我們通過自我探索、發現內在情緒和價值觀盲點的指南。本書充滿了實用的方法和案例,讓我們更瞭解自己,並採取積極的改變行動。
Thumbnail
這三本書都讓我們確定,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得試著保持內心平靜,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然後,我們終究會通過時代、性格、家庭、命運所打造而成的隧道。如若不然,至少我們知道終點,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