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時間是青苔──趨勢詩劇場《如果眼中有淚》觀後

《如果眼中有淚》詩劇場「居住在花蓮」一景(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

《如果眼中有淚》詩劇場「居住在花蓮」一景(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

從2014年的楊牧開始,趨勢教育基金會積極地將現代詩「轉譯」為詩劇場,包含瘂弦、羅智成、黃春明、陳育虹到2024年的陳義芝,如此的文學工程至今已然走過了十個年頭。今年度的詩劇場《如果眼中有淚》以陳義芝的詩作為底本,由導演徐堰鈴、音樂總監陳建騏與劇場創意設計共同呈現;當中選用的詩作除了甫出版、具有深厚歷史意義的《遺民手記》,也回頭挑選了1989年《新婚別》、1993年《不能遺忘的遠方》、1998年《不安的居住》等早期詩集當中的經典詩作,十六首按演出順序為:〈一個人的逃亡〉、〈記憶四首〉、〈遲學〉、〈遙遠的河〉、〈氓──大肚溪流域〉、〈阿爾茲海默愛情式〉、〈我思索我焦慮之一〉、〈燈下削筆〉、〈海岸濕地〉、〈住在衣服裡的女人〉、〈我年輕的戀人〉、〈居住在花蓮〉、〈鼓浪嶼日記〉、〈石碑與遺民證〉、〈三十三間堂〉。

「記憶如苔蘚/空山呼喚它鳥鳴/我的時光是一顆孢子/沉睡在中心」整場演出以陳義芝的朗讀作為開場,詩句搭配雲門劇場特有的半透明布幕,水珠流動的投射影像產生一種毛玻璃的效果,靜定的畫面呈現為後續的詩劇演出鋪陳了「記憶」的基調。第一景〈一個人的逃亡〉以「家亨」為主角,背景是風雨飄搖的動態樹林影像,觀眾隨著情緒高漲的讀詩口吻直接進入《遺民手記》的世界:眾演員在黑暗中各持手電筒以光束尋路,掙扎的過程意圖表現出歷史的悲壯感。接續的第二景〈記憶四首〉雖然選用的詩作與開場朗誦相同,但此處改以歌手譜曲歌唱的形式呈現,展現文學轉譯多樣性的同時,延伸了「記憶」的基調。

我以為陳義芝筆下的「記憶」,著重的並不是戰爭與逃亡的大敘事,其要扣問的關鍵理當是小人物的種種心境。如同〈遲學〉當中,演員一邊以身體的行動演繹「母親」角色,一邊以第三人稱讀出「她」的心境:「母親還未斷奶/六十歲的人含著注音符號的奶嘴/誦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舞台燈光和影像布置成功凸顯出了「母親」重層的敘事視角:該如何在語言和文化的變革中重新學習?原先平面的文字在光影、音樂、肢體與朗讀的相互搭配下,以一種立體的多重感官形式展現在閱聽人眼前,這類內涵豐富而深刻的轉譯在〈居住在花蓮〉一景也可以看到。

詩劇也選用了自然生態主題的詩作。〈遙遠的河〉演員們頭綁白色的抗議布條,齊聲念出「水位正在下降」具有莫大的情緒張力;而在梯子、木板、漁網等道具的配合下,觀眾也得以自然而然地沉浸於高昂的氛圍之中。不同於〈遙遠的河〉,副題為「擬〈石壕吏〉奉呈國光石化決策者」的〈海岸濕地〉一景選擇以輕鬆的態度呈現,甚至在一開始與台下觀眾舉手問答互動:「我站在芳苑海堤/瞭望萬頃的泥灘濕地/糯米粉般細黏的黑泥來自/濁水溪的孕育」。化身為水鳥的演員們以舉重若輕的姿態,展演出社會議題並不只有一種表現方式,這也許正是徐堰鈴導演稱「同一件事處理成不同表情」的實踐。這類「兩義性」的設計,也在〈我思索我焦慮之一〉出現──「心頭狂飛的蓬草」的詩作朗誦和現代舞,儼然在同一個舞台上分割出了兩個畫面,製造出明顯的衝突感。

整場演出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燈下削筆〉的轉譯:黑暗的舞台中央是一位伏案寫作的演員,空中快速降下的既是懸著的吊燈,同時隱喻腦中擺盪的思緒。扮演寫作者的角色在整個演出過程中,不斷被幾位面目模糊的黑衣人控制而變化位置,將矛盾的意識表現得極為靈動;最後從桌面滑順地躺落至地面的動作設計非常精彩,將詩作演繹得流暢而一體成形。整齣詩劇的最後,〈三十三間堂〉以空間和道具的配置在舞台上建構了一個信仰空間,肅穆的氛圍在朗誦「如果眼中有淚」時完成「標題回收」,至此也讓整部詩劇圓滿落幕。整體來說,《如果眼中有淚》在聲音的展現突出:除了小提琴、大提琴、手風琴、吉他(古典吉他、民謠吉他和電吉他)的樂器配置,還有外省腔、京劇唱腔和改以台語朗誦的〈氓──大肚溪流域〉,整體讓現代口語以豐富的面貌展現在觀眾面前。

相較於《海鷗詩學》著重陳育虹的神話書寫與音樂性的表現,《如果眼中有淚》突出了陳義芝人文歷史的關懷,從小我的思辨到社會的照應都有所觸及。在後續的迴響中,有觀眾在Facebook粉絲專頁「黑特劇場」匿名發布尋人啟事:「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認識你,進到你心中的鼓浪嶼!」貼文獲得五百多人按讚,而當事人也留言回應:「回過頭正想開口說話,不知道什麼原因,話卡在喉頭出不來,或許是還沉浸在《如果眼中有淚》的澎湃感吧」一部詩劇能夠在演出之後延續感動,讓觀眾對於文學和人生有更多認識,可以說這樣的「文學轉譯」成功地讓陳義芝的詩作走向了更遠的地方。


原文刊於《中華日報》副刊專欄「文學院手記」(2024.10.1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