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失智長者藝術活動設計理念

        本課程的活動是在嘉義某醫院設立以失智長者為主的養護機構進行。就我參觀過的養護機構、日照中心,所觀察到這類活動的帶領者多為社工人員而非研讀藝術相關科系專業人士。

        我畢業於藝術學院,曾執教於國中,也有多年的兒童美術教育經驗;並且創作不曾中斷,或許我來帶這類活動會有不同的境界。我也相信以我的專業修習、創作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必能帶給失智長者更好的作畫體驗。也因得力於所受得專業訓練以及教學經驗,在設計藝術活動理念方向掌握以及經由分析、評估更有能力擷取更適合的媒材讓越來越喪失能力的失智長者也能更長的時間享受這活動。

        「以畫為鏡–存在藝術治療(Existential Art Therapy:The Canvas Mirror)」,(Bruce L. Moon ,2011,張老師文化)以及「藝術本位研究–從研究的觀點看創造性藝術治療(Art-Based Research)」(Shaun McNiff ,2013,五南)兩書不同於一般藝術治療文獻,普遍藝術治療師們的研究以心理學作為主要根據。而這兩書作者比較強調藝術創作在活動設計、活動參與者、活動的觀察者都是以藝術為本位。

        “以畫為鏡–存在藝術治療”一書所呈現是個人創作和個案輔導的活動經驗。強調輔導者個人的藝術創作經驗不僅對輔導個案有幫助,對輔導者也可以教、學相長。

        “藝術本位研究”一書最主要是提出,將來要從事藝術治療的研究生們(1)根據自己的藝術創作心理從事描述、紀錄,也根據創作的結果作出分析。(2)鼓勵協同設計、主持活動,從旁觀察、紀錄並研討、分析。(3)作者期許,當有不同的研究作品集結,可以找出有效的實踐法則。

        當著手於這份紀錄,給了我完成這份紀錄的意義。我可以把這一連串針對失智長者所設計的活動以及設計者對活動參與者的觀察紀實呈現視為一份創作。也可以單純地將這些紀錄存留,提供為研究的素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