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從小打小鬧到全面開戰,為誰而戰?

小時候,曾經讀過一本叫做《小矮人》(Gnomes,Wil Huygen著)的書;書本插畫精美,描述世界上真的有拇指般大的小矮人。


可能是當時已經不小了(記得是高中吧),對那本書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卻不是小矮人的生活方式等資訊,而是有一個小矮人說:「在過去的250年中,地球不曾有連續25年完全沒有戰爭的。


當時聽了很震撼!原來人類如此好戰!過去讀歷史,看到大大小小的戰爭,總覺得都離我很遠,畢竟,台灣很平安。


等到長大,發現好像真的是「地球上隨時都有人在打仗」。於是,心裡就覺得有一點悲哀:難道人類真的有「自毀傾向」嗎?


這個想法,尤其在氣候變遷出現之後更加強化了:為什麼明知道這樣過下去會過不下去,但好像沒人在乎呢?或者,更準確的說:小老百姓們不知不覺、領導人們只是要我們「千萬別抬頭」?


後來,看了《真確》(漢斯.羅斯林, 奧拉.羅斯林, 安娜.羅朗德)與《人性中的良善天使》(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以後,我又對自己的想法有了懷疑。會不會我只是犯了「負面直覺偏誤」呢?畢竟平克拿出了那麼多證據證明:隨著文明的發展,暴力越來越少。


最近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個研究,讓我有機會再來想想這件事情。


研究團隊分析了前西班牙時期的安地斯考古遺址中,成年男性與女性遭受暴力的頻率與類型。他們收集了169份出版品與155個遺址的資料,總共收集到8607個成人。


他們把這些人所在的社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自治社群」,如狩獵採集者、漁村或農業社群等。第二類是「區域文化組織」,他們共享意識形態與文化,但是沒有中央集權組織,如查文文化(Chavin)與早期納斯卡文化。第三類是「國家」,具有中央集權組織的大型政府,如印加帝國、瓦里帝國等。


根據這些人受的傷是否已經癒合,他們將暴力分為「非致命性」(骨骼上有癒合的傷痕)與「致命性」(骨骼上有無癒合跡象的創傷);他們尤其留意頭骨創傷與尺骨的防禦性骨折。


先說結論:在所有類型的社會組織中男性都比較容易遭受非致命性暴力。在「自治社群」中,兩性遭受致命性暴力的機率相近,但是在「國家」中,女性遭受致命性暴力的機率大幅降低。這意味著,當人類文明發展到「國家」形成時,的確提供了女性某種程度的保護。


我們來看一下數據。先看非致命性暴力,在「自治社群」中,男性(1258人)有13.8%、女性(1129人)則是11.6%;而「區域文化組織」,男性(244人)有12.3%、女性(202人)則是7.3%;到了「國家」,男性(1330人)有12.6%、女性(1324人)則是8.1%。


而致命性暴力呢?在「自治社群」中,男性有2.7%、女性則是2.5%;而「區域文化組織」,男性有2.9%、女性則是1.5%;到了「國家」,男性有2.5%、女性則是0.8%。


從這些數據看來,男女之間遭受暴力的比例,在「自治社群」中都差不多;但是不論是在「區域文化組織」與「國家」,女性遭受的暴力都顯著低於男性。雖然「區域文化組織」因為樣本數較低所以較不具有參考價值,但還是可以對照著看。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數據意味著社會的複雜程度與人際暴力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係。性別,顯然在其中扮演了一個角色。但是為什麼文明的發展讓女性比較不容易被暴力對待呢?是否是因為,隨著集權政府的發展,暴力事件由零星的暴力(爭奪田地、財產等)發展為大規模有系統的暴力(發動戰爭爭奪國土),而軍隊大多由男性組成,所以減少了發生在女性身上的暴力事件呢?


當然,由於這個研究只能關注於骨骼上的傷痕,而有些傷痕,如在現代戰爭經常出現對婦女的性侵與對戰俘的大規模虐待事件等,並不會在骨骼上留下痕跡。這也造成了數據上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因為這個研究跨越了將近萬年(8350 B.C.-1550 A.D.),其間很多時程沒有文字也/或沒有文字記載,所以也僅能從骨骼上的傷痕來判斷。


不過,研究團隊還是認為,這個研究結果挑戰了如前述的平克以及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等人的看法,認為社會發展會使暴力事件減少。研究團隊認為,暴力事件減少,主要是針對女性;而且他們認為,隨著社會發展,暴力的型態改變了,從個人對個人的「小打小鬧」改為國與國之間的「全面開戰」,使得某些群體更容易成為暴力的目標。


所以,這個研究並不認為人類越文明,就會變得越和平。你說呢?個人認為,我們需要其他大陸上類似的數據來做比較,才能更進一步地去探討這個現象。


參考文獻:


Snyder, T. J., & Arkush, E. (2024).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gender predict violence in the Andean archaeological recor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44), e2410078121. https://doi.org/10.1073/pnas.241007812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