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奴性的本質:中國、韓國、日本奴性的差異

夜騎開封

夜騎開封


如果我們在網上查詢「奴性」的定義,我們會得到各種不同意義的銓釋(這很後現代)。

有恭順的性質或狀態,卑鄙的、下賤的奴隸根性與馴從,有心理學家稱為「難以自制的自我打擊行為」、也有人說奴性是基於生存慾望,或説奴性是根據個人認知力在現實中的有限理性選擇,完全服從暴力恐嚇、利益誘惑和思想禁錮的產物。


但任何事物的本質都是簡單且單純的,奴性在我的解釋,即是「服從」兩個字,相比「順從」更加的低姿勢。然而,上一篇我所提到的規訓社會的權力,並非僅依靠強迫、強制的手段或濫用執行權力,而是通過規範,使個體內化服從成為習慣,這種現象為「奴性養成」我們也可以說是一種服從教育。


若將背景放到整個規訓社會的大框架中,各地的文化、風俗民情、政治、社會秩序等等的意識形態,也讓各國產生不同的樣貌,同一批種子在不同的土地上所結出來的果實都不相同,「奴性」也是如此。

我們可以從宗教政治、教育體系、家庭文化的影響的意識形態(觀念),來探討奴性在東方國家中所形成的差異。


中國人的奴性

在東方思想裡,有幾個古老且深刻的系統性思想體系,即是道家、儒家思想與漢傳佛教,還有深深植入基因中,幾千年封建制度形成的集體潜意識,這框架、背景是東方文化中是無法抹滅的。


中國人的奴性本源來致於封建社會的集權統治,到了在近代則是極權的共產主義。這裡我們就不多談傳統的中央集權和現代極權主義的差異,但有一個共通點特點,就是有一個擁有絕對話語權的極權統治者,這也是中國人的「奴性」與日本、韓國之間最大的差異,中國人的「奴性」不是「奴性養成」,而是強制型壓迫式的「奴化行動」

「奴化行動」意指執政者,統治者,省略養成服從秩序命令的過程,而更直接強制執行維持秩序的權力。

「奴性養成」規訓社會的權力,並非僅依靠強迫、強制的手段或濫用執行權力,而是通過規範,使個體內化服從成為習慣的現象。


然而,中國的宗教與教育方面,從古至今都是封閉的狀態,包括現今的宗教禁令打壓宗教自由,控制網路資訊,這種被統治者打壓所壓抑的奴性,能說是一種恐懼政治權力而奴,另一面家庭文化方面則是承襲傳統至聖先師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視孝道,不忠不孝是道德觀念中最嚴重的罪。


直到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中國的社會主義也經歷流變形成了差異,重新銓釋過後的社會主義,帶入資本主義的特點,在全球化與時代性的這衝擊下,人們漸漸有所謂的「狼性」等等的思想,做為一種主動反抗與奴性之間抗衡的思想。

「狼性文化」類似於狼群中的競爭性與生存意志,積極追求目標,具有強烈企圖心。


中國式的「監獄自由」就如同集中營,需要觀照統治者的變化,跟隨統治者聲音。壓抑的社會結構、宗教限制、娛樂產業的控管、性產業的隱晦,中國式監獄沒有所謂的「放封式出口」,高壓統治更導致秩序力量與自我權利抗衡,社會需要更多的警察、軍人、城管執法者來維持社會秩序,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從中國、韓國、日本的城市交通、街道的風俗民情相比而發現,中國人在沒人看管時,是不守秩序的,他們會去把握那一點點能夠執行自我權利的機會,不在社會秩序的監控之下,暫時性脫逃體制的自由。

「監獄自由」是形容在規訓社會就如同一座大型的社會監獄,而被社會規範囚禁的人們,在監獄中享受的自由。

「放封式出口」放封也稱為放風,是在監獄中的囚犯一天中唯一可以到廣場看看天空與人交談、運動、放鬆、舒解被囚禁的心理壓力的場所。


年輕人不打工躺平,不抵抗、不作為的「躺平運動」,在後現代的中國裡,是極具有象徵性的思想運動。規訓裡忍辱是美德;那麼不努力也是一種努力。

把老子道德經裡的無為銓釋成無所做為,當作是自發性的幻想與虛擬現實的出口。

但又很快的發現,這些自發性偷渡秩序控制的作為與思想,並不能在實際意義上獲得解放

「躺平主義」是當代社會中年輕人對於社會結構和壓力的思考與主動式行動,象徵著對傳統價值的反抗。


因此,未來或許我們可以預見,Z世代的思想潮流會帶來,更多反抗力量與不同銓釋方式,就如之前疫「白紙運動」與現在進行式的「夜騎開封」。


後續 …. 韓國奴性、日本奴性的差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神秘學占卜|古文符號解析|心靈哲學諮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