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都想被傾聽與被了解的我們

我們都想有人傾聽自己、想被了解,然而…

我們是否傾聽自己?

我們試著靠近自己了嗎?

傍晚,妞下課到家後找不到她最心愛的巾仔

因為我拿去洗了,正在洗衣機裡烘著。

為此,妞對我生氣、後來也對洗衣機太耗時而生氣

在一些對話與引導後,妞才發現,原來…

她還生自己的氣!

但她也不知道她氣自己什麼?

我讓這個問題在她心中待一會兒

打算沉澱一會兒後,

再來陪妞一起釐清:她的內在怎麼了?

晚上妞的這個插曲,意外地讓我聯想到

關於“傾聽”和“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傾聽和理解自己,看似對解決問題沒有直接性的幫助,實際上,它們卻是問題要得到解決,最關鍵的柔軟力量。

在帶工作坊時,若時間足夠,通常我會安排一個關於「傾聽」的課程環節,讓夥伴們兩兩分享。

當夥伴A說話時,夥伴B只傾聽。意思是,當B在聽A說話時,整個過程B都不說話:不提問、不核對、不回應、不評價、不給意見。

在這樣的活動中,A可以有一個可以通暢說話的機會;而B則可以練習覺察,在聽別人說過的過程,自己會有多想插嘴、分析、評論、或是有多想以正向話語來鼓勵對方?

而在帶這一個小活動時,我經常會覺得有點淡淡的哀傷…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的身邊,可能連一個能夠這樣專注、好好地聽我們說話的人…都沒有。

身邊有那麼一個人,他不會給我們任何評價,他會全然地開放、單純只是「聽」我們說話…我們可能甚至回想不起來,在生命中有過這樣的經驗?

曾幾何時,說話時有人好好地聽,只是2分鐘,這成了一種暑侈…?

很多有情緒問題、表達困難的孩子,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就只是被傾聽而以…以一種,不會被評價、不會被給意見、會被全然接納的方式傾聽。

其實,很多大人何嘗不是。心中的抑鬱、和對生活的焦慮,若經常能夠被好好地傾與陪伴,成人自身的心理狀態,也可能會相對明朗和健康。

這兩天小學的孩子們考完試了

如果除了成績,你也很在意孩子

試試:別給孩子太多評論。

只是安靜地「聽」孩子說...只要2分鐘。

過程中不分享任何對孩子或對成績的看法

也不要想替孩子解決學習困難或成績問題

或許有機會…

你會聽見孩子內心那些未曾說出口的低語。

如果你是成人了,這一篇我並非要你感嘆或責怪怎麼身邊沒有懂得聽你說話的人?

而是我想邀請你:

在可以的時候,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感到煩燥嗎?在煩什麼呢?怎麼了?所以不開心?內在還有哪些情緒?有什麼樣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跟自己相處、試著了解自己

你,絕對有能力,可以傾聽你自己!

當被傾聽了,

問題雖然不會立刻被解決

但很可能你會突然在暗夜裡看見星星、

找到方向

也很有可能,因為你被自己陪伴了

你會找到一些行動方針、和面對困境的力量。

我們都想被傾聽、被了解,然而…

我們是否傾聽自己了?

我們是否願意花時間靠近自己呢?

如果你想更好地傾聽孩子、

或是你也好想好好地陪孩子走一哩學習路,

很可能你需要先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著靠近孩子

而是:

先好好地傾聽和陪伴自己。

#高小露的阿薩畝溝通

#傾聽

#高佳均

圖為上週遇到的 穿著透明果凍衣的小蟲子

(真的覺得牠很特別、也很美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