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如果說得太直白,往往會讓人感到疏離;但換成繪本的語言來講述,讀者反而能夠理解並深入思考。」井上奈奈這樣認為,她熱愛繪本的獨特性,認為繪本能夠超越時代,成為一種代代相傳的藝術形式。
井上指出,每本繪本包含著兩種故事:一是「描繪的故事」,即書中所述的內容;二是「未描繪的故事」,那是書籍從構想到製作中所隱藏的創作歷程。這些「未描繪的故事」滿載著創作者的專注與技巧,凝聚著智慧與時間的精華。
她回憶起第一次對書籍感到悸動,是在看到寺山修司的《名為不幸的貓》時。那是一本裝幀樸素的書,卻有著撲面而來的美感。儘管年幼的她對書中內容的理解有限,寺山的詩句和宇野亞喜良所繪的唯美世界依然深深吸引了她,成為她心中的寶典。
多年後,她成為了一名創作者,每當拿起一本精美的書,心中不禁聯想到它製作的漫長旅程,這段過程也讓她無比感動。特別是當她構思《くままでのおさらい》(暫譯:與熊一起回顧)這本書時,偶然發現 Riso 印刷的鮮明色彩,於是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這種少見的印刷方式讓她有了全新的嘗試,也讓她的作品展現出不同的層次和質感。
井上也提到,在《ウラオモテヤマネコ》(表裏山貓)的作者簡介中曾寫道:「成長於黑白的環境,因此很少使用彩色畫材」,這引起了許多讀者的好奇。其實,她的父母偏好極簡風格,家中裝潢和衣物幾乎全是黑白,也因此她小時候的蠟筆中,黑白兩色總是最先被磨損殆盡。也許正是這樣的環境,培養了她對色彩的敏銳感受。從美術學校開始,她便能透過調色精準模仿經典名畫的色彩,甚至能以色彩記住人們的印象。
十五歲時,她曾獨自前往美國求學,當時的生活充滿困難與挑戰,繪畫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即使語言不通,她仍能透過畫筆與同學交流,也因此交到了朋友。美術老師的鼓勵讓她舉辦了個人畫展,並經歷了首次作品被收藏的喜悅,這段經歷成為她創作之路上的重要一頁。
至於她何時轉向繪本創作,或許正是因為建築的學習經驗。學建築讓她開始為他人設計空間,從「為自己創作」轉變成「為他人創作」。這種轉變帶來了全新的創作視野,使她的心境也隨之開闊。儘管她放棄了建築,但她依然相信「一切皆為建築」。井上引用建築師漢斯·霍萊因的觀點,認為建築不僅僅是具體的建物,更是圍繞並影響著主體的整體環境。她認為書籍也同樣擁有這樣的影響力,它們能夠隱藏本質,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可視化的世界,進而影響讀者的思想與生活。
井上奈奈這樣形容自己的創作:「我的建築夢想,或許正透過創作書籍延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