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大都市的愛情法》系列影評第二篇,第一篇請看這裡:
由南潤壽主演的韓劇《大都市的愛情法》改編自朴相映的同名小說《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以八集篇幅呈現四個彼此獨立卻相互串聯的故事。劇情透過愛情故事刻畫了首爾年輕男女的日常生活樣貌,並反映同志族群面臨的議題。
這部劇由小說原作者朴相映親自編劇,並由四位風格各異的導演聯合打造,分別是:孫泰謙(第 1-2 集)、許秦豪(第 3-4 集)、洪智暎(第 5-6 集)和金世仁(第 7-8 集)。四位導演在各自掌鏡的兩集中融入了獨特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在八集的篇幅中體驗細膩而真摯的情感描繪與都市生活的多樣性。
故事的第 3-4 集由導演許秦豪執導,在這兩集中,高煐同時照顧罹癌的媽媽(吳賢慶 飾)、奔波於工作、同時高煐也在一場人權講座上,遇見神秘又迷人的男人盧英洙(羅賢宇 飾)與其相愛。
第 3-4 集除了高煐繼續探索愛的意義,有很大的篇幅也著墨在與罹癌母親廉恩淑的互動與雙方的角色成長,我認為這兩集是整部影集最深刻的章節,同時也影射了南韓現代社會中仍存在的各種議題。
高煐的母親廉恩淑在年輕時畢業後就進入建設公司當會計,結婚後生下高煐,不過後來婚姻破裂,成為單親媽媽,獨自扶養高煐長大成人。廉恩淑就像台灣很常見的媽媽,對著兒女總是口中唸唸有詞,講著自己以前對母親有多麼孝順,希望兒子當醫生,希望兒子趕快結婚,甚至還邊化妝邊說著熟練的情緒勒索台詞:
媽現在得了癌症,都已經命在旦夕了,卻連你的影子都看不見,是阿!我就該快點去死。你媽都快死了,你不來醫院在幹嘛?
在第 3 集她的身體狀況還不錯,所以觀眾看了似乎還覺得這種嘮叨媽媽與不耐煩兒子的互動有點喜劇氛圍,但是隨著故事推進,就能發現廉恩淑從年輕開始就是虔誠的基督教信徒,她總是坐在病床上認真地抄寫著聖經,甚至還想在動子宮頸癌手術時要求醫師不要打麻醉,讓她可以感受耶穌皮開肉綻的苦痛。
在第 1 集高煐曾經提過他想搬出來是因為媽媽愈來愈歇斯底里,故事一直到這個章節才揭開原因,高煐就讀高中時曾經被媽媽目睹與其他男人在公園接吻,被媽媽以請神饒恕罪行之名找人強押高煐進行治療,或許自此開始,媽媽的宗教信仰與兒子的性向就成為了一道母子間無法跨越的鴻溝。
我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絕對放棄不了你,我不會放棄,如同我們饒恕對我們有罪之人一樣,請饒恕我們的罪行。
如果大家有在看韓劇,會發現基督教在南韓是很重要的存在,甚至在許多性別平權運動中,基督教相關團體也時常抗議。在 2024 年 10 月底,南韓國會制定《差別禁止法》(禁止歧視法),引發多個基督教團體的大規模抗議,在現場反對南韓同性婚姻合法化,認為這是對造物主秩序的否定。甚至本劇《大都市的愛情法》在播出前,由於觸碰了許多關於多元族群、墮胎、同性性愛、HIV 等主題,遭受保守團體檢舉抗議,導致 Youtube 預告片無法設為公開,原著作家朴相映也表示自己創作過程中,也不斷收到仇恨言論,本劇能夠如期播出,實則為南韓影視在 LGBTQ+ 主題很大一步的躍進。
回到劇情中,即使媽媽因為自己的信仰強迫高煐進行治療,在高煐心中留下創傷,但高煐並不是真的討厭媽媽,從小說中的描述也能看出來,高煐只是認為她就是那種常見保守的中產階級父母而已,而廉恩淑也不是真的認為兒子就是萬惡不赦的罪人,她仍然是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兒子。
媽不是想祈求奇蹟發生,只是希望天主覺得我的人生很美麗,我希望你的人生也是如此。
兩人之間的角色成長主要呈現在第 4 集,廉恩淑無意間在兒子的筆記本夾層中發現了一張高煐與交往對象的合照,後來某次探病時,高煐發現媽媽把自己當作家得獎的報紙都貼上剪貼簿,最後一頁貼上了他和交往對象的合照。這時候媽媽的病情每況愈下,已經命在旦夕,她不再奢求兒子去讀最頂尖的首爾大學,也不奢求他當醫生,他默默支持著他當作家的夢;她也不再堅持兒子要趕快結婚生子,她對兒子的愛超越了一生以來的信仰,接受了兒子的性向。
我很喜歡第 4 集後半段的呈現方式,非常符合東亞社會親子間對於性向議題的處理方式,那種淚灑現場親親抱抱直言我愛你你愛我的劇情比較少在亞洲親子關係中看見,反而是這種內斂的情感展現更像真實世界會發生的樣貌。廉恩淑從過去希望用宗教的力量改變兒子,隨著時光流轉,或許受限於長期以來社會環境的世代價值觀和宗教信仰,她無法對直言自己對兒子默認的接受,但是在可以看出在生命的最後,廉恩淑說她曾以為她是個大膽的人,但自從某次兒子走失後,發現兒子似乎有點與眾不同,從那刻起她開始感到害怕,她說:
因為我膽子小,想把你好好留在我那狹窄的像醬油碟子的懷裡。
這句話展現了母親對兒子的複雜情感,用「狹窄的像醬油碟子的懷裡」來比喻她的保護慾與控制慾,既溫暖又壓抑。從字面上看,她將自己的懷抱形容為小而有限的空間,像醬油碟一樣狹窄,隱喻她試圖以自己的方式緊緊「保護」兒子,但這種保護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種束縛。
這句話也流露出母親內心的矛盾與脆弱。她自認為過去很「大膽」,但當她意識到兒子與眾不同後,突然感到恐懼,不是因為她不愛兒子,而是因為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社會的眼光、宗教的教義,或自己無法控制的現實。因此,「想把你好好留在狹窄的懷裡」是一種母親希望兒子安全無虞的渴望,但同時也顯示她內心深處的不安與對未知的恐懼。從這簡短的一句話,就能看出母親對兒子最終的理解與深遠的愛,也以比較迂迴的方式告解了自己的心。
故事最後一幕停在廉恩淑坐躺在兒子的懷中,哼唱著盧英洙喜歡的韓國演歌歌手李銀河的歌曲。
盧英洙是高渶在人權團體舉辦的情感哲學課程上遇到的神秘男子,他的登場馬上讓高煐感受到一股不祥的氛圍,高煐決定絕對不要跟這個危險的男人扯上關係,但是在下課後因為抵擋不住他的魅力,馬上答應了對方的咖啡邀約。有別於以往遇過的男人,盧英洙總是以他那張迷人的臉龐擺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深沉神情,初次見面就分享了自己母親酒精中毒逃家的故事,連吃個馬鈴薯豬骨湯都能博學多聞地說出一長串料理的歷史故事,偶爾還會說出一些撩人的話語挑動高煐的心弦,一切的一切都讓高煐好想好想好想探索他的一切,無可自拔。
因為想認識神秘的他,我的腦海中老是會想起他,每秒似乎延伸出數千公尺。
本章節最經典的橋段之一,也是這個章節標題的出處,來自一場在生魚片店的飯局。高煐好奇為什麼英洙上那麼多哲學課,英洙說自己以前是個哲學編輯,並說自己對於宇宙的原理很有興趣:
為什麼世界是這樣運轉,我為什麼是這副德性,在這個廣闊無垠的宇宙裡有多少顆星星,而像我這樣的存在是多麼微不足道。每當想到這些,我就會感到無比孤獨。
高煐面對這樣的言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於是夾起眼前的生魚片吃。高煐說他不太會分辨魚類,自己吃的應該是石斑魚吧,英洙說他只對了一半,他吃的是石斑魚,但那不僅僅是石斑魚的味道,舌尖上所感受到的其實也是宇宙的味道,我們品嘗石斑魚,其實就是宇宙在品嘗宇宙的過程。英洙看著高煐那個迷茫呆滯的表情,就解釋說比較透明的是比目魚,而有嚼勁的是石斑魚。
在這段意味深長的魚哲學對話後,英洙夾了一塊已經挑掉魚刺的秋刀魚到高煐的盤子上,對他說:
我很喜歡。... 我不是說秋刀魚,我喜歡的是你這個宇宙。
原著小說的書腰,正是擷取了高煐聽到這句話後的心情。
被熔岩覆蓋的龐貝戀人們,就是這種心情嗎?無比熾熱的東西襲擊了我,世界瞬間停止了。
他的臉越來越靠近我,我親吻了他的嘴唇。他的嘴唇散發以前從未感覺到的味道,帶著腥味、富有嚼勁的石斑魚的味道,也許,那就是宇宙的味道。
接下來出現的畫面,就是被選為章節封面的這張照片了。
但接下來的發展十分令人揪心,儘管在一起的時候對高煐而言就像偶像劇般的情節,但兩人對於身為同性戀的身分認同差異導致了這段關係的終結。高煐雖然並沒有公開出櫃,但是對於身邊的朋友或是在不認識的人面前還是能盡情展現自己的本性,但英洙則是不折不扣的深櫃(在櫃子深處不願顯露或甚至不願承認自己非異性戀的性向),他在意前輩的耳語,在意路邊陌生人的眼光,只有在房間裡才能真正跟高煐活在兩人世界裡,甚至高煐某天無意間還發現英洙的反同學術研究,這段感情最後終結在英洙從來就不喜歡去的義大利麵餐廳。
我的日子有多水深火熱,我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像你這樣的人,是絕對無法想像的。
這一集播出後,我看到非常多網友覺得盧英洙就是一個徹底的渣男爛人,如果從高煐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但從英洙所透露出來的訊息能夠看出來他其實自己也是悲劇角色。從他的視角來看,他的家庭破碎不堪,他不像高煐一樣有個愛他的母親,他討厭任何西方資本主義的產物,他討厭萬聖節派對,他也不吃義大利麵,這些都象徵著源於西方的多元性別人權觀;而不管是馬鈴薯豬骨湯、海鮮料理,或是陽剛的五人制足球,則是象徵著他想要死守的傳統異性戀順性別價值,是那個在普遍反同的南韓社會裡相對安全的價值。
盧英洙的角色設定其實很符合現實生活壓抑的深櫃同志圖像,根據多個心理學的研究,有些反同者往往恐懼自身性傾向的展現,而面對這種恐懼感的策略就是以更激烈的方式來否定與自己深層特質相似的族群,而同性戀者的自我認同如何發展(用更學術的詞彙表示就是主體性的建構),則很大程度取決於自身經歷跟社會體系,美國社會學及性別學作家 Johnson(1997)就提到社會體系中的個體會依照阻力最小的路(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找尋自我在體系中的定位。高煐有個雖然信奉基督教但很愛他的媽媽,求學期間有可以分享祕密的閨密,在夜店又有一群性向相同的好姊妹,他的經歷與環境就完全不同於英洙所接觸的問題家庭和保守社運圈。
但盧英洙最大的角色成長發生在他與高煐分手後,他不再繼續待在韓國,而是前往他過往戲謔為美帝的美國工作。一年過後,英洙寄了一封給高煐的書評。
我去了那個公園好幾次,我在遠處看到了你和你媽媽,你們看起來相當愛對方,也許我們兩人的模樣,也跟這很相像。... 希望你能原諒,過去那個膽小的我。
而高煐在與他分手後,無法承受分手的傷痛選擇服用藥物。一年後,高煐收到這篇書評後,將這封「外面的垃圾」丟到垃圾桶中,走出過去被英洙傷害的陰霾,重生後的高煐對於愛又有了更深層的理解,金南圭教會了他慢速而穩定的愛,盧英洙則帶給他連哲學家斯賓諾莎筆下四十八種情感也難以指認的激情,高煐也帶著這份心痛的領悟繼續下一個人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