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5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病態電影產業的病態錄音—電影《魔法壞女巫 Wicked 》的原聲帶是一場音樂鬧劇

前言

本來我猜想,電影原聲帶就算是現場收音也應該有足夠的經費精修。所以當我聽到劇中曲〈Popular〉 的預告的時候發現人聲不只被修出電子音還有明顯聲音斷點時,仍然想說可能是為了趕預告的上片時間以及一分鐘的長度要求才弄成這樣的。

聽到Apple Music 上的全曲後,荒唐的讓我爆笑不止。這絕對是比電影版的《貓》還要爛的音樂製作,影史難出其右。可悲的是,我相信演員有絕對的實力與準備來呈現整齣音樂劇,但不知道是哪個做決定的天才,以為《悲慘世界》,乃至《貓》的那種音樂電影現場收音法是好主意,才導致了這場音樂鬧劇。聽了半首歌之後可以確定我不會進戲院折磨自己了。

鬧劇根源-所謂的電影寫實

這個影片完整剖析了電影《貓》在劇情、音樂設計上的種種問題,其中40:55開始提到了導演Tom Hooper 從前一部電影《悲慘世界》就開始的神祕要求—讓演員不受音樂束縛,有更自由的表達空間,以下是採訪原話:

導演:「There's a dance where if they need a millisecond more to form a thought before they express it, they can take that time.」「The actors are leading that piano. That is a HUG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ors and the pianist.」

總之《悲慘世界》的「現場錄音法」是讓演員在現場「不跟著指揮與節拍器」的狀況下帶上各種停頓來唱歌,然後現場的鋼琴伴奏想辦法跟上演員。最後再後製管絃樂的版本去配人聲。採訪原話如下:

導演:「Normally, when you're composing film music, you keep the click either completely regular or with very few changes so the orchestra can use it as a simple thing to follow. In this film, because the actors made lots of choices about tempo, the conductor has to memorize these flows in tempo, and then the orchestra have to learn it.」指揮(在指示樂團):「It goes slightly faster on the downbeat of 66, and beats 3 and 4 is slightly slow.」

43:20 開始,光是看採訪就可以感受到指揮要一拍一拍微調速度很崩潰。

到了《貓》,影片作者認為這個狀況變本加厲(They dialed all this up to eleven),總之這部電影不單單是「演員帶領樂團」這麼簡單了,由於演員穿動態捕捉服可以戴耳機,錄製的過程中要實時切換五種不同的伴奏,對應不同程度的「表達自由空間」。單就科技力量與人員技術來說強大到不可思議,但就音樂成品來說都慘不忍睹。我們可以看到演員明顯在等音樂Cue 他唱歌,也可以看到演員一下子調整速度來搭上音樂,或者跟前一部電影一樣,音樂努力在跟上演員,但注定要慢半拍。

音樂真相-彈性速度(Rubato)

上述錄音方法基本上在音樂產業聞所未聞。如果樂團有指揮,那就是指揮最大,音樂只能照指揮的速度走,歌手最多先跟指揮溝通哪邊要快一點慢一點。或者現代樂團中會配節拍器,那所有人就都必須配合節拍器走。有人NG拖拍則要想辦法拉回來,這個時候演員跟樂團的配合尤其重要。

這是音樂劇《髮膠明星夢 Hairspray 》 外流的演員預習用指揮畫面,可以看到就算有節拍器,指揮還是要精準配合演員的台詞來下音樂、切到下一個音樂段落,比如5:35 開始轉成對白但音樂沒有停,另外還要留時間給觀眾歡迎演員亮相。在律動強的狀態下,演員的台詞本身也是有節奏的,這樣才能與樂團相互配合,維持音樂的張力,沒有誰優先誰的狀況。(看完之後對指揮有深深的敬畏)

應注意的是,這樣不代表演員失去了所謂的「表現自由」。相反的,傳統歐洲演唱技巧就是建立在「固定的音樂速度」上。透過歌手刻意提前、延後旋律來與音樂拉開空間,之後再回到節拍上,稱之為「彈性速度」。這個東西對台灣人絕對不陌生,因為江蕙最厲害的技巧就是這個,以至於其演繹獨樹一格、難以模仿與超越。

(有很多刻意拉長的歌詞,而且整首起音基本不會跟拍點重疊,訴說感極強,但整體又能搭上音樂。一般人這樣做節奏絕對亂掉,只有江蕙能如此富文學性的挑選強調字,之後補回時間又做得不著痕跡,隨心所欲穿梭在節奏之間。放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讓人膜拜的音樂能力。而這一切都建立在穩定的音樂節奏上。)

開頭影片的作者認為或許導演Tom Hooper 不知道這個音樂概念,但是又覺得照著固定節奏演會「太死板」,所以才發明了這種摧毀音樂的「演員引導樂團」法。如此一來歌手跟音樂之間反而沒有空間,製造不出張力;觀眾更慘,身體連跟著音樂律動都沒辦法,只會一卡一卡的忽快忽慢。

回到這部電影

聲明:以下不討論歌手的詮釋方法或「唱功」,畢竟電影跟劇場方方面面都不一樣,風格無法比較。只關注人聲製作跟音樂配合,這個不管在哪個領域都應該有相似標準的。

雖然說整首歌都聽得出來演員是在沒有節拍器的情況下加上許多額外停頓來唱的,而樂團就跟《悲慘世界》一樣要在錄音的時候很悲慘的配合演員的速度(所以就不苛責樂團的演奏了)。這部電影「超越」《貓》的地方在於,曲中需要穩定速度的地方居然是直接修現場原聲來配合拍攝現場不存在的節拍器。不太需要穩定速度的地方(也不知道標準是什麼),就絕對配合演員的速度。這裡分別提一個最可笑的段落,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

一、1:07開始:You're gonna be popular

上圖是拿原聲帶用ai擷取人聲之後放進Melodyne 分析出來的音調。

人聲在發聲不中斷的情況下,音高轉換時必然會有「牽絲」的現象,這是人聲特色,拿掉就會不自然。比如後一句的I'll teach you the proper ploys 中,proper 是連著唱的,所以線會連在一起。後面的高音ploys 跟前面的高音u 一樣,時間有調過,只是不知為何前面的u 修音痕跡特別明顯,也就是圖中看到的,那顆音開頭如尖刺般的突起。表現在聽覺上就是聲音會往上「抖一下」,而且會有一種前面的音還沒結束,後面的音就蓋過去的感覺。後面的ploys 沒有這個「抖一下」所以不容易聽出來,不過還是可以感受到聲音比原聲早了一點(相似的時間拉動散見在整首歌中,不一一指出)。相較之下音樂劇的原聲帶就可以看到滿滿的「牽絲」,所以聲音相對自然(應該說是沒修過的)。

聲音會被這樣修正當然跟演員的歌唱實力什麼的沒有關係。拍攝現場導演應該是要求演員用自己的速度唱,後製的時候才發現演員比「理想」的速度慢了一點點,或重音沒有剛好在穩定的拍子上,所以就在一些地方把聲音往前拉。

不論這種音樂製作方法是哪個星球的人啟發的:既要演員不聽節拍器跟音樂,之後要配音樂上去的時候又嫌演員節奏不夠穩。這種要求地球上沒有人能做到,而且也不是音樂該做的。

另一種可能是配樂實在沒有時間一拍一拍的調速度了,所以就在沒調整的地方用調人聲的方式來處理。

不看那些明顯後製上去的的配樂,2:00 開始可以看到演員兩人在「清唱」。其他場景、宣傳片中也看不到鋼琴,演員也沒有《貓》的條件可以戴耳機。聽到音樂成品後才讓我產生一個猜想:這個「清唱」不是演員在暖身或試音,而是正式拍攝的其中一個鏡頭。
「There's something special about what happens when music is live in our room」指的是演員在現場唱歌,不是演員唱歌時聽得到音樂。

但願這個猜測是錯的,否則演員整場電影都清唱錄音的「創舉」將超越《悲慘世界》。

二、1:52 開始:Not when it comes to popular

這句的Popular 不知為何突然加速又突然慢下來,而且是好像要沒電一樣越來越慢。由於比較不好用畫面呈現,就以首演陣容錄影來對比,並展示固定的音樂速度完全不會讓表演變得「死板」(再聲明:這跟兩邊風格差異無關,重點是音樂跟演員的配合)。

43秒開始,這裡本來的音樂設計是:音樂回歸開頭穩定的前三後五的四四拍,重新堆疊一次音樂張力,也因此這裡演員就用到了「彈性速度(Rubato)」消除張力,以說話的節奏不帶重音的唱這句 popular ,下一句稍晚起唱。後面的重音都有回歸音樂,尤其是54秒的 who you were, well are,後三個字配上演員笑的反應,都精準地在八分音符上,緊接切分的伴奏才有輕快、雀躍的感覺。要是樂團跟者演員一起慢的話,反而既讓演員做了無用功,又丟了本來的律動。

電影的版本不知為何把本來均勻的「前三後五」的前三拍貼上Popular這三個音節,因此變得爆快;who you were, well are 那句演員想要即興一個高音所以拖慢了拍子,但是音樂沒有配合減速,使緊接的切分伴奏貼得太近,把演員拖拍的問題暴露了出來。總之成功達到了上述讓演員做無用功,又丟了本來的律動的效果。只讓人感覺音樂像壞掉的唱盤一樣忽快忽慢。完全不可能讓觀眾體驗到本來的輕快、雀躍、讓人想加入其中的情緒。(整首歌其實都忽快忽慢,也是不一一指出)

節奏比較規矩的可以看這個跟伴唱帶的版本:

代結-到底發生什麼事?

想寫這篇理由不僅僅是原聲帶爛出新高度,而是好萊塢電影工業對音樂劇以及現場演出的不願理解讓我感到忿忿不平。從前面的Singing Live 紀錄影片中,可以聽出來演員都是能夠勝任的,就算是直接現場演出也不是問題。我也相信他們在拍攝的時候劇組的感動都是真切的。

然而,或許是金主的要求吧,秉持著「能賺錢的作法就用到賺不了錢為止」的好萊塢傳統,電影硬是要用得獎的《悲慘世界》的悲慘錄音法(當初真不該得獎,但人家確實誤打誤撞的有還行的效果),導致音樂成品是如此可笑。當初演員們在片場努力演出的火花都被一層一層的後製編輯消磨殆盡。要是純粹把音準修到完美之類的現代音樂常規操作就算了,結果卻是這樣瑕疵百出的東西,不勝唏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