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影展】《非常男人》(2024)— 野獸與王子僅有一線之隔

更新 發佈閱讀 17 分鐘
raw-image

Edward嚮往成為耀眼的明星,然而臉上的巨瘤,讓他注定是活在暗處的醜惡野獸,而非銀幕前受人追捧的王子。尤其,在心儀的美麗鄰居Ingrid面前,Edward更是越顯自卑。如果,能擁有一張俊美的臉孔,人生是否就會與眾不同?停滯不前的演員夢就能有所突破?

煥然一新的面孔,截然不同的人生。

Edward決定冒險接受手術,沒想到上蒼真的聽到他的禱告,獲得「新生」的英俊面容。只可惜,這不是童話故事,人生不會因此一帆風順,永遠都有突如其來的阻礙,在不經意時悄悄襲來…

本片主演Renate Reinsve與Sebastian Stan

本片主演Renate Reinsve與Sebastian Stan

榮獲第74屆柏林影展最佳主角獎、第34屆哥譚獎[1]最佳影片的《非常男人》(A Different Man),藉由變調版的《美女與野獸》故事,翻轉世俗亙古不變的「美」「醜」定義。Sebastian Stan獻上其目前演藝生涯最佳演出,細膩地詮釋不同皮囊之下的人心奧妙。以《世界上最爛的人》走紅的挪威演員Renate Reinsve首度參與美國製作,延續她自然靈動的表演。而實際患有神經纖維瘤的Adam Pearson,搶戲十足的風采,為故事賦予充分的諷刺力道。

【在名利場沉浮的凡夫俗子】

「畸形」與「正常」的對照

「畸形」與「正常」的對照

Edward患有神經纖維瘤,卻懷抱遠大的演員夢。但是光鮮亮麗的演藝圈,幾乎沒有Edward的生存空間,他僅能接些零星的通告,客串小型廣告的配角,成為公益活動中被施捨憐憫的一員。 

在浮華的名利場,有諸多像Edward這般,載浮載沉的逐夢者。委身在破舊灰暗的老式公寓,竭盡全力爭取數不清的試鏡,盼望有朝一日夢想成真。人人口口聲聲正能量,或是吹噓自己與哪位名人是知交。冰冷的「死亡」是熟識的老友,不時有美夢破碎的人自我了斷,或離開傷心之地。但沒關係,永遠有下一個不知名的新血,雙眼滿溢著雀躍的熱忱而來,無盡的輪迴。

就連Edward駭人的面貌,人們見到僅是咒罵幾句,不久便習以為常。名利場無奇不有,外型異於常人的Edward,也只是大千世界裡的無名小卒。但是,Edward極度渴望成為Somebody,而非俗世中被摒棄的微小塵土。Edward欽羨那些擁著曼妙女子的普通男子,被投以富含愛意的目光,他徬徨受挫的心,如同老舊公寓那面損壞的天花板,越破越大洞。 

【野獸的新生】

自卑的野獸,心裡暗藏對美女的情意。

自卑的野獸,心裡暗藏對美女的情意。

當Edward被天花板破洞裡掉落的重物擊中,彷彿幽深的心靈敲響一記警鐘。他必須想盡辦法成為自我生命的主體,不願再做人海中被刻意關注、恥笑的他者。Edward鋌而走險,加入治療神經纖維瘤的新興實驗。只要能「重生」,一切代價在所不惜。 

Edward因新藥的副作用痛苦一段時日後,終於拾獲甜美的果實。血肉模糊的巨瘤剝落而下,呈現在鏡像的是毫無瑕疵的光滑肌膚,宛如老者鬆弛發皺的皮膚逆向生長,返回嬌嫩脆弱的嬰兒時期(也可視為褪去舊皮的「破繭重生」)。野獸如願蛻變為王子,獲得「新生」的Edward捨棄舊有姓名,搬離原有住處,毅然邁向他嶄新的人生。傷心的往事,曾經的姓名,就這麼被埋葬在記憶深處。

Edward在鏡像的「新生」面孔

Edward在鏡像的「新生」面孔

新生的Edward成了Guy,一位風度翩翩的房地產經紀人,富貴滿盈且情場得意。直到Edward偶遇Ingrid,一度心儀的女神與追夢的夥伴。見到佳人已是萬幸,沒想到Ingrid正在籌備的舞台劇,居然是由他們相處的過往為藍本編寫,甚至劇名也以他的舊名“Edward”命名。這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嗎?能接近夢中情人,更能實現演員夢一展抱負。況且,這部劇演的就是他的人生,理應由他主演,不是嗎?

劇情演到這邊,筆者本以為本片應是類似近期的熱門作《懼裂》(The Substance)[2],藉由前生與新生的樣貌變化,探討現代的容貌焦慮議題,以及世間對皮相的過度追求。筆者猜想,Edward可能與Ingrid結為佳偶,登台演出他滿心期盼的代表作,但手術的效果不如預期,舊病復發,好不容易換來的俊美臉蛋逐漸崩壞。Edward憂心自己若不再英挺,愛人是否會離他遠去,事業從此瓦解…

不過呢,後半段的發展,出乎筆者預料。

(以下有關鍵劇情及結局透露)

【相似的臉孔,雙重(分裂)的身分】

下半場登場的關鍵人物Oswald,由現實中患有神經纖維瘤的Adam Pearson飾演。

下半場登場的關鍵人物Oswald,由現實中患有神經纖維瘤的Adam Pearson飾演。

縱然百般猶豫,Ingrid仍是採用Guy(Edward)擔綱主演,Edward終於能一親芳澤。起初還算順遂,在表演上,Edward努力克服與Ingrid的歧異;私生活方面,Edward成功得到女神青睞。眼看憧憬的夢想藍圖日漸成形,意想不到的程咬金卻突然殺出,讓本欲在舞台上大顯身手的Edward,震驚地啞口無言。

這位不速之客是Oswald,同樣患有神經纖維瘤的男子,是劇組起先安排的試鏡者之一。儘管躍躍欲試的Oswald,見到角色已有預定的人選,很大度地選擇退出。但活潑風趣的Oswald,漸漸侵入Edward的日常。畸形的面貌阻擋不了Oswald強烈的人格魅力,只要其所經之處,所有人都為他傾倒,甚至連Ingrid的芳心都被擄獲。Edward僅能頹喪地看著Oswald擺出人畜無害的和善笑容,蠶食鯨吞地奪取他神往的一切。

劇情的兩次「重擊」首尾呼應,既驅使Edward興起大改造的動力,最後亦使他完全喪失行動力(能動性),被迫忍受心上人與死敵如膠似漆,妒忌地看著Oswald暢談表演經。用盡心力成為無可挑剔的王子,沒想到美女反而被野獸的獨特所吸引。王子再怎麼俊俏,也僅是世間眾多好看的臉孔之一。

Oswald與Edward之間,可視為一體兩面的雙生。

Oswald與Edward之間,可視為一體兩面的雙生。

Edward與假想敵Oswald的競爭,確實與《懼裂》探討的主題很相似,可視為對應的雙生作。若用文學的心理概念分析,Oswald即為Edward的分裂體,是「鏡像」(Mirror Image)「另一個自我/他我」(Alter ego)。與Edward過去容貌酷似的Oswald,是Edward潛意識中的焦慮,亦是他心中逃不開的魔障,化為夢魘不斷糾纏。然而,Oswald又是Edward「更好的版本」,維持自我一樣能備受愛戴,而非將本色抹煞殆盡。不同的是,比起《簡愛》(Jane Eyre)、《蝴蝶夢》(Rebecca)等哥德小說,主角往往經由消滅「他我」,真正建立自我的主體性,《非常男人》則是讓「他我」徹底取代身分,本體不僅無法重生,還落得衰亡的下場。

Edward多次疑惑,Oswald是何方神聖?這名謎樣的陌生男子,是否過著雙重人生(double life)?在Oswald取代Edward成為戲劇主演時,Ingrid為了安撫後者,硬是在結局塞了變身後的「王子」角色,聲稱Edward戲份雖少卻十分重要,因為他必須詮釋「理想版本」(the idolized version)的主角。諷刺的是,對比現實,其貌不揚卻自信充沛的Oswald,才是兩人之中的the idolized version,Edward則是這段雙生關係裡,隱匿在幽暗邊緣的分身。

另一個有趣之處,是Oswald對Edward的稱呼。在其他人(包括Ingrid)心目中,後者是房地產經紀人兼業餘表演者Guy。Oswald幾乎從頭至尾,都直呼其名為Edward,因為兩人初遇時,恰好是舞台劇排演之時,躍入Oswald眼簾的,即是對方在舞台上的身影。對於他人而言,Edward僅是做戲,只有他的分裂體一眼看穿其真身,知曉演員和虛構角色同為一體。Edward與Oswald,彼此對立又互相映照,亦如Oswald常掛在嘴邊的“friend”,兩人是頻率對應的共生靈魂。

【關於靈魂與肉身的辯證】

換了嶄新軀殼,仍是躲在暗處的人生。

換了嶄新軀殼,仍是躲在暗處的人生。

直到結尾前,筆者仍將《非常男人》視為雙生的身分爭奪戰,以及探究容貌焦慮的黑色變奏童話。但是,結局又將本片主題,推向更耐人尋味的層面。

事過境遷的多年後,Edward再次與Oswald相遇。熟悉的情景重現,他的分身總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尋得他的存在。Oswald熱情地邀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共餐,用餐時,功成名就的Oswald與Ingrid滔滔不絕,早已被歲月洪流吞噬的Edward,則絲毫沒有插嘴的餘地。而當服務員上前點餐時,Oswald與Ingrid迅速做了決定,只有Edward猶豫不決,雙眼在菜單上不停游動。Oswald見狀,忍不住調侃:「喔!你一點也沒變呢!」(Oh my friend, you haven't changed a bit.)[3]

畫面停滯在Edward露出的一絲苦笑,全片在淡淡的哀傷氛圍中結束。看似平淡卻餘韻十足的結局,讓筆者不禁想起John Frankenheimer執導的電影《第二生命》(Seconds)[4]

《第二生命》劇照,主演為Rock Hudson。

《第二生命》劇照,主演為Rock Hudson。

在《第二生命》中,也有位平凡的中年男子Arthur,厭倦索然無味的日常和瀕臨觸礁的婚姻。因緣際會下,Arthur獲得「重生」(reborn)的機會,經由秘密機構「公司」(the Company)鬼斧神工的改造,Arthur轉生為外貌媲美巨星Rock Hudson[5]的帥氣男子,代價是須斬斷原生身分的連結,搬到「公司」指定的地點,建構新的人生。

全新的名字,全新的身分,得以從事理想的職業,更有人生勝利組的型男外表,然而「第二生命」並沒有讓Arthur從此幸福快樂,重生的新鮮感很快消逝,生活回到一成不變的枯燥。Arthur又變得鬱鬱寡歡,眷戀曾經鄙夷的往昔,甚至破天荒地提出再度「重生」的要求,彷彿只要一再地重新開始,他必定能抓住無以名狀的空虛下,那永無止盡的渴欲。

縱使外貌蛻變,Edward終究無法尋得生命的價值。

縱使外貌蛻變,Edward終究無法尋得生命的價值。

前世與新生,有形的肉體與無形的魂魄。換了一副身軀,本質若不變,人生就會全然不同嗎?從《第二生命》到《非常男人》,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第二生命》的Arthur,在新的軀殼依然逃不開體制的禁錮。在《非常男人》,縱使Edward換了男神的皮囊,他仍是那個靦腆、敏感、優柔寡斷的男子,永遠不會是受人景仰的星辰。就連Edward新生後的假名“Guy”(男人、傢伙)也顯得格外諷刺,他生來是凡夫俗子,注定是芸芸眾生的命。

對絕美皮相的迷戀,同是對完美人生的極致追求。無論是陰陽兩面映照的雙生,或是肉身與靈魂的辯證,野獸與王子並無雲泥之別。畢竟容貌再怎麼不同,只要生在世上,終究難逃對身分定位追尋的心魔。

【劇情外的延伸 — 關於政治正確與表演藝術的兩難】

《丹麥女孩》劇照,由Eddie Redmayne飾演跨性別畫家Lili Elbe。

《丹麥女孩》劇照,由Eddie Redmayne飾演跨性別畫家Lili Elbe。

文章最後的部分,想藉由其中一段劇情,延伸討論關於「政治正確」與表演藝術的難題。

在Edward與Ingrid的一次對談,討論到舞台劇描寫的是殘疾人士的生活,主演若由健全演員擔任是否合適,會不會因為沒有相關經歷,導致角色詮釋不到位,變相造成對殘疾人的剝削?那麼真的找殘疾人士演出,會不會產生另一層面的剝削,讓舞台劇變成獵奇的畸形秀(Freak Show)[6]

即便著墨不多,足以激盪出令人省思的火花。在「政治正確」風氣盛行下,表演藝術針對性別、種族、性取向、宗教的呈現,皆要謹慎行事,以免產生歧視或是文化挪用[7]。也因對身分政治的日漸重視,近年演藝界意圖展現更多元、更寫實也更「正確」的樣貌,對於諸多爭議性的前例展開反思,例如榮獲多項大獎的電影《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8],身為順性別男性的Eddie Redmayne卻演出跨性別女性,引發不少質疑聲浪。

這樣的「政確」風潮同樣展現在近年的影視選角,若角色是什麼特質,就由具備該特質的演員飾演,尤其弱勢族群更應如此。例如電影《逃》(Run)與影集《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主演Kiera AllenAria Mia Loberti皆是真實的肢障及視障人士,呼應作品中的人物身分。筆者當年觀賞前幾部作品,即為兩位演員的表現感到驚喜,初出茅廬即有能上乘的演技水準,也不禁欣慰好萊塢終於不再受限明星光環,開始讓特殊身分的素人擁有發光發熱的機會,而非單憑條件及名氣,就將對方打入冷宮。

Ingrid與Edward的相遇,成了她後來的創作素材。

Ingrid與Edward的相遇,成了她後來的創作素材。

但是,身分若符合,就是該族群的最佳代言者嗎?要知道每個族群的不同個體之間,仍是存在極大的異質性,沒有一個人能真正代表一個群體。回到《非常男人》,Ingrid的作品明明取樣自Edward的生平(儘管此舉頗有挪用爭議,但片中的情況是Ingrid誤以為Edward已身亡),那些熟悉的情節及對白,是Edward的人生再現,字字句句都觸及他的心靈,就因新生的面貌不再符合「殘疾」標準,身為人物原型的Edward,必須戴上面具偽裝,讓自己外表看起來更「適合」角色。而Ingrid對Edward後續的連盤否定,是由於他演技不夠突出,還是她直覺地認為,殘疾角色交由真正的殘疾人士演出,是最「正確」的選擇?

面容變了,固有的身分便因此被取代,外在條件真是如此重要嗎?從Edward的遭遇換個思路,若對劇本有共鳴,異性戀及順性別者是不是能演好LGBTQ+角色?反之亦然。過度講求身分政治,是否反倒壓縮了表演者的發揮空間?

不過,筆者能理解導向目前的「政確」趨勢,癥結點在於好萊塢等娛樂產業,對於LGBTQ+及弱勢群體的表演者,仍是相當不友善,這群人一樣演技受到肯定,卻沒有被給予足夠的權益保障。試想,現今仍有多數演員選擇隱瞞性向,就怕失去舞台,證明陋習依舊存在。至少,「政確」選角能讓少數族群有機會站上舞台,訴說屬於自己的故事。

表演藝術與政治正確的兩難,想必不是一時能找到解答。筆者期許,終有一日能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少數族群不再是任憑文化霸權妝點的他者,相對的,選角能不再受偏見阻礙,讓許多優秀的弱勢群體演員,也能擁有與主流群體同等的競爭機會,共同為藝文界創造更美好的前景。


[1] 原名Gotham Awards,也譯為「哥譚獨立電影獎」,用來表揚獨立製片電影及新銳電影作,是美國重要的電影獎項之一。

[2] 榮獲第77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由Demi MooreMargaret Qualley主演。故事描述過氣女星Elisabeth因不願接受事業走下坡,暗中注射被稱為「完美物質」的黑市藥物,生出另一個更年輕貌美的分身Sue,事業因此獲得轉機。然而母體與分身的意識日漸分歧,不斷爭奪身體的主導權,最後導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3] 這句台詞為筆者自譯,與金馬影展的翻譯不一定相同。

[4] 由於筆者目前未找到這部片是否曾在台上映的資訊,因此採用常見的網路譯名,也對應文中所提的「重生」主題。

[5] 《第二生命》的男主角共由兩位演員詮釋,John Randolph飾演男主角「轉世」前的原生身分Arthur,手術後的新生Tony則由知名影星Rock Hudson飾演。

[6] 以展示畸形生物為賣點,利用異於常人的景象促成觀者視覺衝擊,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中葉的馬戲團及嘉年華特別風行。現今普遍認為畸形秀是不人道的展覽,相比過去已大幅減少這樣爭議性的商業活動。

[7] 指強勢的文化個體/群體針對較弱勢的個體/群體,由於未充分了解對方文化,進而用不尊重、誤解、嘲諷的方式,對他者文化進行侵占與剝削。

[8] 由Eddie Redmayne及Alicia Vikander主演,英國導演Tom Hooper執導,改編自最早接受性別重置手術的跨性別畫家 — Lili Elbe(1882〜1931)的生平。


【延伸閱讀】

☆幕後趣事:

◇本片自2022年7月開拍,正是新冠肺炎肆虐的時期,僅花了約22天拍攝。

◇《非常男人》是演員Adam Pearson與導演Aaron Schimberg合作的第二部長片,上一部是《劇本人生》(Chained for Life)

◇劇情前半段,在Edward公寓牆上掛著一幅兒時的母子合照,該照片取自Edward的扮演者 — Sebastian Stan現實中與母親的合影。

◇知名影星Michael Shannon在本片有客串一幕(鏡頭有帶到特寫),觀影時不妨仔細留意吧!

☆內文圖片取自金馬影展官網IMDbThe Movie Databas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海邊的離島
88會員
133內容數
愛我所愛,寫我所感。努力分享自己熱愛的事物。
人海邊的離島的其他內容
2025/02/12
近期若想看毫無冷場的精采電影,或是喜歡略帶風趣的科幻驚悚、愛情諷刺題材,《完美伴侶》是絕佳的觀影選擇。若是看過預告的朋友,依然可以放心觀影,正片保證趣味無窮。不過還是強烈建議,如果是聽聞好口碑而被燃起興趣的朋友,不要事先查任何資訊,劇情簡介、預告片全都不要看,直接買張票到電影院看片吧!
Thumbnail
2025/02/12
近期若想看毫無冷場的精采電影,或是喜歡略帶風趣的科幻驚悚、愛情諷刺題材,《完美伴侶》是絕佳的觀影選擇。若是看過預告的朋友,依然可以放心觀影,正片保證趣味無窮。不過還是強烈建議,如果是聽聞好口碑而被燃起興趣的朋友,不要事先查任何資訊,劇情簡介、預告片全都不要看,直接買張票到電影院看片吧!
Thumbnail
2025/01/19
由日本動畫導演神山健治執導,改編自托爾金的經典奇幻小說《魔戒》的動畫《魔戒:洛汗人之戰》,美國與日本團隊共同製作,日系畫風搭配西方經典IP ,呈現東西交融的特別風貌 ,並用原作影薄的公主視角重塑傳奇,為古典的《魔戒》披上更新穎的色彩。
Thumbnail
2025/01/19
由日本動畫導演神山健治執導,改編自托爾金的經典奇幻小說《魔戒》的動畫《魔戒:洛汗人之戰》,美國與日本團隊共同製作,日系畫風搭配西方經典IP ,呈現東西交融的特別風貌 ,並用原作影薄的公主視角重塑傳奇,為古典的《魔戒》披上更新穎的色彩。
Thumbnail
2024/11/09
義大利時代劇《律師女王》(La legge di Lidia Poët),取材自義大利首位女律師Lidia Poët的生平,描述她如何在性別觀念保守的十九世紀末,衝撞堅固如山的舊體制,為女性同胞及弱勢族群捍衛權益的勵志物語。
Thumbnail
2024/11/09
義大利時代劇《律師女王》(La legge di Lidia Poët),取材自義大利首位女律師Lidia Poët的生平,描述她如何在性別觀念保守的十九世紀末,衝撞堅固如山的舊體制,為女性同胞及弱勢族群捍衛權益的勵志物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外貌可以是權力、是武器,那使主角成為人們眼中的尤物、不可多得的好運,誘使一個又一個男人,像是走入食蟲植物的消化液,為自己可憐的結局瞠目結舌,成就本片最具張力的設定:前一刻懸疑詭譎的配音頓時也吞沒無聲,他們赤身露體、張著口被悲慘的命運溺止,表情似是尚無法理解、未能接受怎麼會落入這個處境......
Thumbnail
外貌可以是權力、是武器,那使主角成為人們眼中的尤物、不可多得的好運,誘使一個又一個男人,像是走入食蟲植物的消化液,為自己可憐的結局瞠目結舌,成就本片最具張力的設定:前一刻懸疑詭譎的配音頓時也吞沒無聲,他們赤身露體、張著口被悲慘的命運溺止,表情似是尚無法理解、未能接受怎麼會落入這個處境......
Thumbnail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探討了茱莉的情感成長故事。從醫學繫到攝影圈,茱莉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面對感情與親密關係的摩擦,以及對人生方向的猶豫,能看出她的自我掙扎和猶豫,也讓觀眾們在茱莉的情感探索與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懂得溫柔對待自己的成長。
Thumbnail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探討了茱莉的情感成長故事。從醫學繫到攝影圈,茱莉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面對感情與親密關係的摩擦,以及對人生方向的猶豫,能看出她的自我掙扎和猶豫,也讓觀眾們在茱莉的情感探索與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懂得溫柔對待自己的成長。
Thumbnail
前幾年入坑一個小品中國劇,劇中有一幕,女主角因酒醉被男主角霸王硬上弓,隔日酒醒女主角怒不可遏。 在看著劇,翻翻下面的網友的評論留言,真的是驚呆了我,原來有不少網友居然會覺得「男主角那麼帥,女主角不吃虧啦!」。 追劇圈的粉絲口耳相傳的名句「男主角的五官,決定了觀眾三觀。」果然不假。 清醒(?)的網友則
Thumbnail
前幾年入坑一個小品中國劇,劇中有一幕,女主角因酒醉被男主角霸王硬上弓,隔日酒醒女主角怒不可遏。 在看著劇,翻翻下面的網友的評論留言,真的是驚呆了我,原來有不少網友居然會覺得「男主角那麼帥,女主角不吃虧啦!」。 追劇圈的粉絲口耳相傳的名句「男主角的五官,決定了觀眾三觀。」果然不假。 清醒(?)的網友則
Thumbnail
人活在這世上,哪怕只有一秒,一定會有某個時刻頓時懷疑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爛的人吧?而這部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恰好就在我自我質疑時在台灣上映,整部電影就像一本書,或者說就像每個人的人生。 劇情大綱 在尋找什麼? 茱莉的黃金十年
Thumbnail
人活在這世上,哪怕只有一秒,一定會有某個時刻頓時懷疑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爛的人吧?而這部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恰好就在我自我質疑時在台灣上映,整部電影就像一本書,或者說就像每個人的人生。 劇情大綱 在尋找什麼? 茱莉的黃金十年
Thumbnail
如果在我邁入三十歲之前,有部像【世界上很爛的人】這樣的電影跟我說:「沒關係,你跟我一樣喔,一樣在人生道路上學習摸索受傷成長喔。」或許我就不會自己叫自己「爛人」了吧!
Thumbnail
如果在我邁入三十歲之前,有部像【世界上很爛的人】這樣的電影跟我說:「沒關係,你跟我一樣喔,一樣在人生道路上學習摸索受傷成長喔。」或許我就不會自己叫自己「爛人」了吧!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是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的奧斯陸三部曲最終章,女主角是第74屆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蕾娜特・萊茵斯薇,細緻呈現「三十而不立」的困惑人生。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是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的奧斯陸三部曲最終章,女主角是第74屆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蕾娜特・萊茵斯薇,細緻呈現「三十而不立」的困惑人生。
Thumbnail
心血來潮去看了《世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挪威語Verdens verste menneske)。飾演女主角的蕾娜特·萊茵斯(Renate Reinsve)確實十分有魅力,氣質特殊,一舉一動都吸人眼球,但劇本依然有其令人激賞的地方。
Thumbnail
心血來潮去看了《世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挪威語Verdens verste menneske)。飾演女主角的蕾娜特·萊茵斯(Renate Reinsve)確實十分有魅力,氣質特殊,一舉一動都吸人眼球,但劇本依然有其令人激賞的地方。
Thumbnail
不只個人,更關乎世代,它沒有給出對錯,而是呈現資訊和自由所帶來的問題
Thumbnail
不只個人,更關乎世代,它沒有給出對錯,而是呈現資訊和自由所帶來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