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曾經寫過一篇〈鹿港乘桴記〉的教學分享文,現在看起來,那時候的教學設計其實還頗為表淺,核心主題不夠明確。比較意外的是瀏覽量很高,高到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但從這個地方多少能窺見:這一課課文(在當時)真的頗讓現場老師感到棘手。
兩年後,我覺得自己在看待〈鹿港乘桴記〉這篇文章的思考脈絡完善不少,記錄下來,算是對自己備課成長軌跡的紀錄吧。
對我而言,〈鹿港乘桴記〉可視為遺民文學(這是聽北一女梁淑玲老師的演講得到的概念)。洪繻是在台灣割日後,才把自己改名為「繻」,字棄生。這個棄生有棄地遺民的概念,他對於當時台灣的政權從清朝轉到日本人手上,非常抑鬱,覺得被拋棄。
洪繻有不少詩文都是在表達對新統治階層的不認可(例如《瀛海偕亡記》、〈痛斷髮〉)。因此我會將洪繻的作品看成是遺民書寫。也就是從清朝遺民的角度,表達對舊時代的懷念和新政權的不認同。
若是想要喚起學生之前的記憶,也可把張岱加進來作為說明,身為明朝遺民,張岱以《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作品追憶昔日繁華生活,細述明末社會風情。也奠定張岱小品文集大成的文學地位。我很喜歡《西湖夢尋・序》裡的文字:
余生不辰,闊別西湖二十八載,然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而夢中之西湖,未嘗一日別余也。
前甲午、丁酉,兩至西湖,如湧金門商氏之樓外樓,祁氏之偶居,錢氏、余氏之別墅,及余家之寄園,一帶湖莊,僅存瓦礫。則是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及至斷橋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樓舞榭,如洪水淹沒,百不存一矣。
余乃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若保我夢中之西湖,尚得完全無恙也。
每天夢著西湖,終於舊地重遊時發現僅存斷瓦,於是急急逃回夢中的西湖。這段文字把遺民心境說得十分傳神,帶著感情去讀,真的會和張岱一起心碎。
(不過這課的主角是洪繻,讓我們從西湖轉回鹿港)。除了移民書寫,我也會說明鹿港的興衰演變,因為在〈鹿港乘桴記〉的文本中,不是那麼容易梳理出時間點,有時間軸圖表的輔助,會降低文本理解的門檻,我用的圖表是出自於翰林課本:
確認「遺民文學」的主軸後,進入文本教學。在每個段落我採用不同的策略。
這裡可以連結到〈鹿港乘桴記〉的文本 (本來想放學科中心的,但意外的發現學科中心沒有這一篇的文本和翻譯的統整頁面。所以放陳蒂國文)
第一段主要是寫鹿港昔盛今衰的變化,我以「表」、「圖」的方式進行,首先是表:
在圖片的部分,善用AI生圖可以讓課程有很多變化和發想。(但我不是很想在這一段花太多時間,畢竟只有四節課能上,要逼死誰),所以我請學生讓AI生的圖是「商貿狀況」,學生只要能比較出商貿興衰就算過關。因為這個任務並不需要非常細緻的畫風,padlet就能做到(使用padlet「我不會畫圖」的功能,大概只預期目標的6成,但我覺得堪用)
第二段和第三段我採用的是推拉阻策略,但這段文本比較難懂(我看了很多次),非常需要梳理。我的做法是把文本切分成洪繻 未見 / 少時目睹 / 原因說明 三個部分,說明如下(有三張輪播):
(大致)切分文本之後,就讓學生進行推拉阻策略。
這個策略的來源是《探究策略55》。算是我很喜歡的工具書
推拉阻是其中的一個策略,我在此課有調整推力和拉力的定義,變成這樣
學生必須依據文本整理出推拉阻的原因(其實過程中他們的答案不是非常好,但會很自然投入要試著作答。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說明如下:
整理出原因就可以問學生哪個是鹿港沒落的主要因素?哪個又是洪繻心中的主要因素?
如何證明洪繻並沒有把「泥沙淤積」當成是鹿港衰退的主要因素呢?因為在文本中他談到鹿港泥沙淤積時,補了一句話:「然是時之竹筏,猶千百數也;衣食於其中者,尚數百家也」
這段中還有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話:非猶夫以學校聚奴隸者也。
可以看出來他多討厭日本人。(關於日治時期的教育,可以綜合〈一桿稱仔〉〈畫菊自序〉一起討論)
第四段算是我稍微喜歡的段落(前面幾段我覺得這人好瘋XD),我們一樣先來整理一下文本,我採用貍想教育的築壩閱讀的說法(那時有釋出公播版,超級感謝的),把洪繻乘桴分成「前」「中」「後」三段:
畫斜線的就是三個時間切分,橫線的是進行課文解讀的時候會用到的字
切分三個時間點之後,我會讓學生去整理每一個時間點的景色和洪繻的心情。在乘桴中的文字,為了確保學生的理解,也會請他們畫出畫紅斜線的地點的相對位置圖
乘桴前「情」,是主觀的推論。這是當初和秀穎討論這一課的時候,秀穎的發想,我超級喜歡的。
乘桴中和乘桴後的情感,都有很多可以進一步深化的部分,大家可以各自發揮~~
如同上述,在準備這一課的時候,我並不打算帶學生出門做地理實察,我也不打算自己去鹿港(一整個懶惰),因此我無法在課程一開始連結學生和鹿港的情感。
我選擇透過有意識的策略使用,讓課程進行時學生有明確的任務,減低這一課因為文字深奧還有時間線的跳動,帶來的閱讀痛苦。
但還是有個問題存在:解讀完文本而沒有情感的教學,是我們要的嗎?(現在國文都要推SEL了)
這就要來分享我收聽podcast「不明白播客」的故事。這是我很喜歡的podcast,其中有一集主持人袁莉邀請一位在英國念書的中國留學生(20多歲的Kathy),分享她在英國學校張貼中國四通橋事件的海報。這位留學生想要貼海報,當然是因為她希望更多人知道中國現在發生什麼事情。與此同時,她也擔心這個做法會不會讓在中國的家人為難,以及,最重要的是:這有意義嗎?
最後她是這麼說的:
那天周四的夜裡,我在倉促之中建立一个海報文件夾去打印的時候,我隨機的给那個文件夾選擇的名字就叫做「我在」。我當時就是随手打出來的,但後來我就有了那種感覺。其實我就想說的是,我在這裡,我來過。即便我可能也没有聲息地走了,即便我沒有留下什麼痕迹,即便我不能夠完成多大的my duty,可是我看見了,我也努力記住了。我現在看不見你們,可是你們也不孤單,因爲我在。
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段文字。還記得當時ㄧ邊開車一邊聽,整個人都震動了。
而後我就想到洪繻。洪繻在政權遞嬗中作為一個傳統文人(雖然我也曾不無諷刺地說過:文章寫成這樣,難怪科舉考不上),進行遺民書寫,一方面是想要掌握文人書寫的話語權,同時也是想要記錄那個回不去的時代。或許在夜深人靜時,洪繻也曾問過自己:寫這些有意義嗎?
我想是有意義的,因為看見了。也努力記住了。
人的情緒是很多層的,除了「我在」的使命感,「乘桴」二字又透露什麼心境?乘桴最知名的出處就是孔子那句「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在此處,孔子表現出離世的態度(尤其是身體的離開);同樣成桴的洪繻,並未離開鹿港。但如同孔子始終沒有離開他心中「道不行」的世界,洪繻也有可能曾經想著離開,但終究戀戀未曾離開。
(這部分不是課程內容)
我想把話題再拉回「不明白播客」的那篇專訪。主持人袁莉問過Kathy是否曾經想過,如果當前的中國已經不是自己理想的世界,如果他做的一切都只是徒勞無功,那她是否會決定離開?Kathy的回答是:
因爲我會覺得,我經常跟别人說移民在我心裡從來不是,也永遠不會是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解決辦法的話,我想那有且只有一個,就是忘記中文。可是我,我永遠不能,我知道我永遠也不會。 我不會。我還是那麼地愛它,我是那麼地愛這門語言,我是那麼地愛這片土地,可是我卻要被迫遠離它。
可是就算是真的到那一天,就退一萬步來說,我甚至有能力把我父母接出来,然後真的斷了我在國内的很多其他的一些牽掛。可是我知道即便是那樣子,我也不會就真的不關心中國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第二次解讀〈鹿港乘桴記〉,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我的部落格
琳琅格主的高中國文。以分享我對教學的想法為主,不定時放跑出一些旅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