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文言文教育問題:一個文言文業餘使用者的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這篇文章並非討論台灣的國文教育之文言文存廢之議題,主要由於以下兩個原因,一是我認為文言文教育終究不可能從國文教育中消失,因為作為華文經典之載體,除非台灣大多人口的母語不再是華文,否則仍將於國文教育中佔有一席之地。二是各位讀者翻翻我以往的文章便知,我主要寫的是中國史晚明方面的文章,除非我是照抄維基或其他百科,否則文言文將是寫作的重要史料來源之載體,我自然也有自己的偏好立場。

再來談談自身的學經歷,我出生於民國八十年代,當時的國文教育和中國史教育顯然比現在佔比更多一些。大學我就讀於國立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儘管從事非本科工作,但大學時的求學歷程,令我對中國史產生興趣。當時限於應付課程所需,尚無自主閱讀文言文史料的能力和意願。畢業後儘管早就決定不從事歷史相關工作(原因亦是難以餬口),但閱讀文言文史料竟變成我的重要業餘愛好,尤其以中晚明的許多士人文集和公文為主。因此我想我算是一個完成求學過程後,仍在持續使用文言文的閱讀者,是台灣教育下的異類,分享自己對此的觀點應該也是有些價值的。

當然必須強調我並非國文老師,亦未接受相關教育訓練,只是從以往被動接受教育的學生,以及當下作為自主使用文言文的閱讀者的角度,分享我認為台灣文言文教育的長久問題,相信對於現在的國文教育亦能適用,畢竟這十餘年台灣的學生也沒有變得更喜歡國文中的文言文教育。

一、選材限制和過於文學取向:

台灣的文言文選文其實多半出於《古文觀止》,但翻一翻其所選文章,《古文觀止》選材偏向性明顯,《左傳》諸多篇章固然屬於文言文敘事散文鼻祖,相信熟讀中國經典者皆不否認,但是以下歷代選文過度偏向抒情和文學取向文章,儘管論說文章亦有,但根據我的閱讀經驗,文言文中抒情散文和詩詞是最難理解的文類,不僅部分作品過於賣弄文采典故,需要注釋繁多,而且詮釋人言人殊,初學者除了部分淺顯作品外,根本難以理解,更遑論產生共鳴。我認為較好的入門文類應是古代公文或記事散文,前者用語最為簡潔扼要,後者敘述用字精煉,只要提升至一定閱讀量,對於文言文的動詞和助詞就能快速掌握,而且主旨清晰明白。

另一點基於《古文觀止》選文的限制,便是過於推崇秦漢和唐宋,過度貶低明代的文學地位,明代選文的數量相對宋代少很多。但基於我對明朝的理解,明代亦有不少優秀的散文和論說文,而非僅有抒情散文和小品文。


二、教學方法死板和保守:

回想當時我所經歷之十餘年前國高中國文教育,竟然還要全篇背誦《孟子》部分篇章和其他文章,簡直無法理解。這種方式不僅幾乎對於理解古文毫無幫助,而且更降低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意願。不清楚現在課堂是否還有此全文默寫的考試?

文言文的教育方式亦是相當死板,除了上段提到全文背誦之外,便是老師教授注釋(還要考默寫注釋!?)和逐篇白話翻譯,部分負責任的老師才可能對於作者和寫作背景略有介紹,但細節都點到為止。我認為這種缺乏對於文章寫作背景的充分補充,對於學生融入文章內容本身,造成「共情作用」,進而喜愛此文並自主反覆閱讀更是收效甚微。當然這牽扯到下段國文老師所受中國史訓練其實相對不足,難以進行系統的補充,同時亦未能與歷史科的中國史部分有所連結,實在可惜。畢竟不讀原始一手史料(文言文)的中國史課程,根本與歷史學教育理念背道而馳。

最後一點是當下108課綱仍在企圖解決,但從未解決過的問題-降低學生的升學取向壓力,提高其學習意願,然而仍是杯水車薪,反而變相製造出新的學習壓力。回憶當時國中許多課程如童軍和家政之類都由國文、數學或社會老師授課,為的是擠出更多時間,目的不是為了補充更多內容吸引學生學習,反而只是花更多時間通過考試複習同樣的「那些內容」還為此部分資優班學生還得上到「第九節課」現在想來真是匪夷所思,台灣學生之學習精力和時間,皆浪費在提高測驗分數之上,嚴重違反教育之本質。以上問題同樣擠壓文言文的教學時間,反而是花費精力在解題之上。

三、國文老師的培養過於守舊:

就我所知,台灣國立大學之中文系教育科目過於陳舊,仍包括文字學和聲韻學對目前高中以下文言文教學毫無意義的必選學科;如是為了培養日後研究人才,列入選修即可。但是目前中文系如同他文學院學系一樣,從事本科系相關工作之畢業生仍多是以高中以下教職為主,是否反而同歷史系或哲學系合作,將中國史和中國思想史列為必修更為必要呢?一點淺見和大家分享。

結論:

  我認為教育的目的應該是教導受教者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而萌生出自發學習的意願。離開學校應該只是教育下一階段的開始,而非教育的終結。目前台灣的教育對於這方面的努力究竟達成了多少,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同樣地,文言文的教育不該是抹殺學生的閱讀意願,文言文只是載體,只是跨越古今溝通的一道鴻溝,對於載體本身存廢的討論其實意義不大,關鍵還是在於所承載的內容和意義,但在台灣此意義已淪為意識形態之爭,亦非我此篇文章的談論範疇了。

avatar-img
8會員
42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淵閣 的其他內容
移宮案和紅丸案與萬曆年間的梃擊案並列為明末三大案,其中移宮案涉及天啟帝本身的即位過程,紅丸案則事關其父泰昌帝的一月暴卒的真正死因,是熹宗繼位首要需處理的政治問題,亦貫穿整個天啟朝的政治紛爭。天啟帝為表明自身立場,多次降下敕諭表達自身的立場,以下藉由《明熹宗實錄》的記載,梳理熹宗對移宮案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為明朝最後第二位君主,為明光宗泰昌帝(1582-1620)長子,明思宗崇禎帝(1611-1644)長兄。他在傳統正史《明史》敘述中評價極差,這多半是由於黃宗羲及其後學之東林史觀所致。將根據《明實錄》和相關史料呈現出一個不太一樣的天啟皇帝,本篇是前言及皇家職
上次介紹了呂坤為其好友楊東明文集寫的序,這次通過楊東明本人的一篇題本,來介紹萬曆中期一場牽動朝野的重大政治案件李材(號見羅)案,看看這位名揚一時的「小王陽明」
談到明代的科舉,一般人總會有個印象是八股文箝制思想,無法選拔到真正人才。這個印象有部分是事實,畢竟明代士人屢屢對於科舉的各種缺陷發表批評,尤其是過於漂亮詞藻始終受到詬病。但稍微深入閱讀明人文集,就會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前言: 呂坤(1536-1618)的全集是我接觸明史的起點,是第一本完整讀畢的明人文集,其學術和政治成就也是我最推崇的明代人物之一。以下的這篇序文是呂坤為其好友兼親家楊東明(1548-1624)所寫,充分表達了呂坤的實學思想,並很好地捕捉到了楊氏生平和思想的幾個閃光點,是篇相當優秀的序文。
明代是宋明理學發展的巔峰時期,大儒輩出,以下列出幾位重要儒者及現代學者的研究給有興趣者參考。
移宮案和紅丸案與萬曆年間的梃擊案並列為明末三大案,其中移宮案涉及天啟帝本身的即位過程,紅丸案則事關其父泰昌帝的一月暴卒的真正死因,是熹宗繼位首要需處理的政治問題,亦貫穿整個天啟朝的政治紛爭。天啟帝為表明自身立場,多次降下敕諭表達自身的立場,以下藉由《明熹宗實錄》的記載,梳理熹宗對移宮案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為明朝最後第二位君主,為明光宗泰昌帝(1582-1620)長子,明思宗崇禎帝(1611-1644)長兄。他在傳統正史《明史》敘述中評價極差,這多半是由於黃宗羲及其後學之東林史觀所致。將根據《明實錄》和相關史料呈現出一個不太一樣的天啟皇帝,本篇是前言及皇家職
上次介紹了呂坤為其好友楊東明文集寫的序,這次通過楊東明本人的一篇題本,來介紹萬曆中期一場牽動朝野的重大政治案件李材(號見羅)案,看看這位名揚一時的「小王陽明」
談到明代的科舉,一般人總會有個印象是八股文箝制思想,無法選拔到真正人才。這個印象有部分是事實,畢竟明代士人屢屢對於科舉的各種缺陷發表批評,尤其是過於漂亮詞藻始終受到詬病。但稍微深入閱讀明人文集,就會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前言: 呂坤(1536-1618)的全集是我接觸明史的起點,是第一本完整讀畢的明人文集,其學術和政治成就也是我最推崇的明代人物之一。以下的這篇序文是呂坤為其好友兼親家楊東明(1548-1624)所寫,充分表達了呂坤的實學思想,並很好地捕捉到了楊氏生平和思想的幾個閃光點,是篇相當優秀的序文。
明代是宋明理學發展的巔峰時期,大儒輩出,以下列出幾位重要儒者及現代學者的研究給有興趣者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