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我心目中的那尊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早已久仰敦煌石窟的盛名,在見寂法師的介紹中,猶如走入敦煌悠悠歷史的時間長河,窺探東西方文化在一沙一世界裡交織出大千世界,見證古人們取經傳播佛法的無遠弗屆,見到人類文明孕育出無與倫比的藝術瑰寶。尤其,把一部經畫成一幅壁畫的經變圖,讓不懂文字的人也能望圖讀經接觸佛法,令人讚嘆古人傳播佛法的用心與藝術形式。

敦煌石窟彷若就是尊佛,穿越時間也跨越空間,在滾滾黃沙裡屹立不搖。法師介紹道,從佛像的坐姿可以看出是哪個朝代的塑像,又從畫風可以看到畫師受到什麼國家、民族的文化影響。畫師不可能見過佛陀在世時的光景,但仍可從各國來到敦煌的商人中,掌握不同國家、民族的相貌穿著、人文風情,畫出佛陀入滅後,前來弔念的各國王子的形象。

又尤其,敦煌近千個石窟裡,成千上萬的佛像、壁畫,畫的、塑的都是佛與各佛教人物,在畫師、雕塑師的巧手下,呈現出不同人物的精神樣貌,各有各的精神與風采。這芸芸眾生的畫師、雕塑師心裡,有著各自不同的佛的樣貌,又或者,心中尚且還沒有佛,但也觀摩著歷史傳承下來的、他人呈現出來的佛。

那我心中有沒有佛呢?幾個月前看到一段話:「你眼中的你,不是真的你;別人眼中的你,也不是真的你;你眼中的別人才是真的你。」初聽到時難以理解,反覆思考有些感受。我眼中的別人由我內心所映,因此我怎麼看人,反映出我內心的樣子。由此就能理解,在眾生眼裡,佛是眾生;在佛的眼裡,眾生都是佛。

但這是境界,我不求能看眾生是佛,只求有智慧、有自在。因此,我認識並學習佛法以來,一直很著重「回到自己」,認為大道之行,不責於人。但最近開始感受到「回到自己」的侷限性,見識到自己的習性造成的輪迴,反求諸己或能從自省中解脫,但能做到真正成就智慧的自省談何容易。

於是,我開始想,塑我心中的那尊佛。就好像在敦煌石窟那時間的無涯的黃沙裡,也有些畫師、雕塑師們,在觀摩他人的佛後,心中有了佛的形象,再畫出佛、塑出佛,但也在這過程中,塑出心目中的那尊佛。我想道理可能是一樣的,回到自己,但也觀摩佛,然後塑出我心目中的那尊佛。

法師批改:回到自己,就是體悟自己本來就是佛。在那之前,不疲不厭地觀摩佛,是很好的方法。不斷修正自己的知見,和佛法的正見相應,佛的形象就會越來越清晰。塑佛並且要有好的技巧和工具,戒、定的修持是重要的根基,否則便會隨順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空有形象了。

(文為2024年9月11日的佛學班作業,經法師授權補上法師批改。)


raw-image

印儀佛學研讀班 招生中
https://reurl.cc/7dQ43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崇
3會員
20內容數
工作與生活中,透過書寫探索「為什麼寫」。
阿崇的其他內容
2025/02/06
面對當前全球詭譎多變的局勢,人們不斷見證各種前所未有的歷史。難道,就沒有一種語言,能闡述我們個人跟宏觀的歷史變局之間的關係嗎?我想,這才是我給自己的命題,找回某種敘事方式,敘述我們個人跟宏觀局勢之間的關係,然後在芸芸眾生裡看見自己,又從自己看見芸芸眾生。
Thumbnail
2025/02/06
面對當前全球詭譎多變的局勢,人們不斷見證各種前所未有的歷史。難道,就沒有一種語言,能闡述我們個人跟宏觀的歷史變局之間的關係嗎?我想,這才是我給自己的命題,找回某種敘事方式,敘述我們個人跟宏觀局勢之間的關係,然後在芸芸眾生裡看見自己,又從自己看見芸芸眾生。
Thumbnail
2025/01/28
我雖然只回去短短不到一天,卻感受到鄉下鄰里相互幫忙扶持的力量。然而,家園重建遙遙無期,心累更勝身體的疲憊,對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年實在不好過。
Thumbnail
2025/01/28
我雖然只回去短短不到一天,卻感受到鄉下鄰里相互幫忙扶持的力量。然而,家園重建遙遙無期,心累更勝身體的疲憊,對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年實在不好過。
Thumbnail
2025/01/22
2024年,我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勉,2025年期許自己「踩著錯誤前進,抱著希望努力」,這是屬於我的「嚴厲的鞭子和腳前的提燈」,希望我能勇敢地、謙虛地踩著錯誤前進,從中體驗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Thumbnail
2025/01/22
2024年,我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勉,2025年期許自己「踩著錯誤前進,抱著希望努力」,這是屬於我的「嚴厲的鞭子和腳前的提燈」,希望我能勇敢地、謙虛地踩著錯誤前進,從中體驗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認識並學習佛法以來,一直很著重「回到自己」,認為大道之行,不責於人。反求諸己或能從自省中解脫,但能做到真正成就智慧的自省談何容易。於是,我開始想,塑我心中的那尊佛。
Thumbnail
我認識並學習佛法以來,一直很著重「回到自己」,認為大道之行,不責於人。反求諸己或能從自省中解脫,但能做到真正成就智慧的自省談何容易。於是,我開始想,塑我心中的那尊佛。
Thumbnail
修佛是為了解脫,修佛是為了逍遙自在。不要把修佛當作一門學問,拿著學問到處炫耀,希望別人因此肯定自己,尊敬自己。這樣修佛,就會越修越辛苦了!
Thumbnail
修佛是為了解脫,修佛是為了逍遙自在。不要把修佛當作一門學問,拿著學問到處炫耀,希望別人因此肯定自己,尊敬自己。這樣修佛,就會越修越辛苦了!
Thumbnail
我佛在開始細說佛法之前,祂最先破除的相,就是佛自己本身。
Thumbnail
我佛在開始細說佛法之前,祂最先破除的相,就是佛自己本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的時候不懂修行是什麼,不懂佛法的真實義。總覺得修行就是修仙,要修到變成神仙才是圓滿。那時候理解的修行,是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誤以為修行的門檻很高,不是我這種凡夫可以觸及,也不是我這個俗子可以承擔的。後來,有機緣接觸佛法,在持誦經典的過程當中,受到佛菩薩的智慧洗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的時候不懂修行是什麼,不懂佛法的真實義。總覺得修行就是修仙,要修到變成神仙才是圓滿。那時候理解的修行,是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誤以為修行的門檻很高,不是我這種凡夫可以觸及,也不是我這個俗子可以承擔的。後來,有機緣接觸佛法,在持誦經典的過程當中,受到佛菩薩的智慧洗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為什麼要唸經拜佛?因為我相信佛。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必須修正回來,所以要唸經拜佛,唸經拜佛是表相,真正的功夫在內心,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問題,修正回來才是真功夫。 每個人的修行歷程不同,我們盼望能藉由經書、高僧大德文鈔、別人的修行經歷、心得分享……等,反思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然而過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為什麼要唸經拜佛?因為我相信佛。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必須修正回來,所以要唸經拜佛,唸經拜佛是表相,真正的功夫在內心,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問題,修正回來才是真功夫。 每個人的修行歷程不同,我們盼望能藉由經書、高僧大德文鈔、別人的修行經歷、心得分享……等,反思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然而過
Thumbnail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Thumbnail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都希望學了佛之後,得到解脫, 但是我們往往同時又不斷地作自縛,一層層的壓迫自己。 障礙我們解脫的主人是「我執」、「自私、驕傲、我愛」等,是其伴侶。 縱然學了佛,也專心在研究教理,或者兢兢於修持, 但是卻往往忘記了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所以,我們在記錄每天學佛的過程時,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都希望學了佛之後,得到解脫, 但是我們往往同時又不斷地作自縛,一層層的壓迫自己。 障礙我們解脫的主人是「我執」、「自私、驕傲、我愛」等,是其伴侶。 縱然學了佛,也專心在研究教理,或者兢兢於修持, 但是卻往往忘記了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所以,我們在記錄每天學佛的過程時,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