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比嗎?(於12/8分享)
我有看過張忠謀先生的自傳,因此我認為這篇文章應該不是他寫的,筆觸略有不同,而且我認為張先生沒有動機去發表這樣的「勸世」文章,但我也好奇為何要冒名張忠謀呢?台灣成功的企業家比比皆是,擁政治才華的人物也不勝枚舉,我想可能是因為張先生跨足於兩個領域之間,又成立了台灣最成功的公司吧!
如何不以人廢言?
雖然我已經認為這篇文章不是張先生寫的,但我依然想嘗試教授在群組訊息提及的:「你可以不因人廢言嗎?」我覺得很困難,非常困難,因爲這篇文章與我的價值觀相悖,我不認為在大學時期「不比較」是有助於成長的,我也不認為他人「敗絮其中」的情況可以成為你「躺平」的理由,直到我遇到了人生中的困難。
體育課的期末測驗:失敗
這篇文章的理念有被我記住,但直到羽球課時才被我喚醒。
羽球課期末考的測驗時,我雖然很努力練習,但是選課同學大多已有基礎,所以我的成績自然比不上大多數的同學,即使我在每一堂的助教課都有出席,也花費許多課餘時間練習,期末的成績依然是不及格,這讓我想到雖然我有我擅長的領域,例如圍棋、鋼琴等,他人可能會覺得我的外表光鮮亮麗,在擅長的領域得了很多獎項,但我仍是一個「不完美」的人,禁不起放大鏡的檢視。同理而言,每個人都會有他們不擅長的地方,所以在比較之前,可以先珍視自己所擁有的,因爲人生不是一場單項比賽,成王敗寇,而是要依靠自己的雙腳走出不一樣的道路,要以自己的雙手彩繪出人生。
要作一隻受盡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的蚌嗎?
我不會讓自己受盡「一生痛苦」,但我認為在大學階段,可以在能力範圍,多做一些,多參與服務,多幫助他人,雖然這樣會比躺平來得辛苦,但人生總要冒險。
教育系的「痛苦」或許是偏鄉的服務營隊,我會參與金山高中的史懷哲營隊,想藉由自己的小小力量,多做一點,去聽、去想、去感知,多收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