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麵包剛出爐,那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蓬鬆的內部結構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咬下一口。
你是否想過,這背後是什麼在發揮魔法?答案藏在看似平凡的「麵粉」中,而麵粉中的「蛋白質」,正是讓麵團蛻變為美味麵包的關鍵英雄!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麵粉中的蛋白質,如何將麵包變得柔軟蓬鬆或是嚼勁十足吧!
想像麵團像一座小房子,既需要鋼筋的穩固,也需要彈簧的柔韌。而這兩個角色正是麵粉中的蛋白質——麥穀蛋白(Glutenin) 和 醇溶蛋白(Gliadin):
麥穀蛋白(Glutenin):
像鋼筋,提供麵團的結構強度和韌性,幫助捕捉酵母產生的氣體,讓麵團膨脹而不塌陷。
醇溶蛋白(Gliadin):
像彈簧,賦予麵團延展性和黏性,能拉得長長的,不容易斷裂。
當你將水加入麵粉並揉捏時,這兩種蛋白質會完美分工合作,結合形成穩定的麵筋網絡。這個網絡讓麵包既輕盈柔軟,又擁有支撐結構的彈性。如果蛋白質不足,麵筋網絡無法穩固,麵包可能塌陷或口感乾硬。
想要做出理想中的麵包,選對麵粉是第一步!仔細觀察麵粉包裝上的「蛋白質含量」,你會發現不同的含量對應不同的用途:
分類系統小知識:
在這裡我們以「美國系統」為例,根據蛋白質含量將麵粉分為高筋、中筋和低筋。值得注意的是,這與以「灰分」含量分類的歐洲系統式不同,但無論是哪個系統,麵粉的蛋白質含量依然是在製作麵包時,非常關鍵的參考指標。
蛋白質不僅決定麵包的結構,還會影響麵團的吸水能力。你可以把它想像成麵粉中的「海綿」,吸收水分後展開並結合,形成穩定的麵筋網絡。
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高)需要更多水分,讓麥穀蛋白和醇溶蛋白充分結合,構建支撐麵包結構的麵筋。如果水分不足,麵筋無法完全形成,麵包的彈性與穩定性也會受影響。
實用小規則——根據蛋白質含量調整水分比例:
蛋白質含量每增加 1%,麵團水分應增加約 2%。
反之,蛋白質含量每降低 1%,水分也應相應減少。
範例:
如果原食譜使用蛋白質含量11.5%的高筋麵粉,水量為60%,改用蛋白質含量為12%的麵粉時,需增加水量至61%;若改用蛋白質含量10.5%的高筋麵粉,則需減少水量至58%,避免麵團過於濕軟。
不同的發酵時間對麵筋的強度需求不同,因此選擇合適的蛋白質含量至關重要:
長時間發酵(超過6小時)
短時間發酵(2〜4小時)
下一次烘焙時,不妨觀察麵粉的蛋白質含量,試試不同種類的麵粉,看看麵包口感的變化!
有任何發現或心得,歡迎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