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每天來一口魔法麵包》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樣的麵包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天來一口魔法麵包》是以傳統麵包業、麵包工廠、烘焙原料供應商三個角度,來探討「麵包製作」的紀錄片──談到麵包,我相信大多數台灣人一定會聯想到路邊麵包店販賣的菠蘿麵包、鮮奶吐司、紅豆麵包......然而你知道嗎?這些我們曾吃過且熟悉的麵包,它們的原料與製作方式,通常都會放入「添加物」來改良它的品質,甚至連內餡都會使用大量的香料與油、糖,以確保「口味一致」。
食物放入添加物,你很難去說它的對錯。因為就商業角度而言,你要提供的是品質穩定、能夠持續供給市場販售的「標準食品」,同時還要顧及成本,那麼添加物勢必是最良好的選擇。
商業酵母、使用添加物的麵粉,能夠用固定的攪拌方式、發酵時間,製作出有一定水準、賣像標準的麵包;食品工廠所提供的紅豆餡料、奶油,除了口味能固定,也可以節省麵包店的原料成本與製作時間,加速麵包製作的流程。它們甚至還會提供現成派皮、月餅餡、麵團,方便麵包店直接使用、販售──如果移除掉添加物,那麼上述這些作業流程,勢必得耗費更多的人力經驗與時間成本去累積。這也是片中焙樂道宣傳公關卡爾‧達‧史密特會特別一再強調,使用他們的產品所製作的麵包,為何能夠被市場、店家接受,且大受歡迎。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麵包?
現在我們反過來看看傳統麵包店:
如果要製作一顆「酸麵包」,以你的猜測,你認為需要多久時間呢?
就我以前在大安一家麵包店工作的經驗,起碼要將近一整天的時間。而在《每天來一口魔法麵包》片中所介紹這些位在法國、奧地利的麵包店,他們製作麵包,可能要花上兩到三天的時間──這不是單指將麵粉加入水、鹽還有Sourdough(老麵)攪拌後即放置三天就好,而是要依據氣候、溫度、環境濕度,以及老麵發酵的狀況,來決定麵包放置時間的長短。
※:台灣因為氣候偏潮濕悶熱,因此麵包發酵的時間相較歐美各國略短,但麵包保存期限也較短。
說到這裡,或許你就會明白傳統麵包的難處在哪了。氣候與溫度,環境與濕度,將會對麵團造成哪些影響,這都考驗著麵包師傅的經驗是否足以隨時掌握、判斷;傳統麵包所使用的老麵,由於並非像商業酵母那樣是提取單一可用作迅速發酵的菌種,而是可能來自空氣的微生物,也可能來自麵粉本身蘊含的菌種所混合而成、性格與活躍度各自不同的酵母菌組合,因此傳統麵包需要的發酵時間通常不穩定、需要時間等候並且多加觀察──但這正是傳統麵包的誘人之處。
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醞釀,老麵裡的酵母菌會在水份作用下將麵粉裡的營養分解、排出的氣體使麵團膨脹,來自老麵的香氣會慢慢擴散至整顆麵團;發酵完畢將麵包拿去烘烤,你將會得到一顆表皮酥脆而內部柔軟、四溢著風味獨特的「Sourdough bread」。這是只使用單一菌種構成、氣味單一的商業酵母所無法做到的。
兩相對照後我們其實就可以看得出來,使用老麵製作的傳統麵包,與商業酵母以及添加物製作的麵包,以各自所站足的市場與需要角度而言,它們並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是若要單論「食品健康」,吃下使用添加物的麵包可能會讓身體的負擔過多,因為這類麵包往往會為了凸顯風味與口感,加入過多的糖、油脂,甚至化學香料,儘管吃起來很美味,卻也連帶將多餘的成份吃進嘴裡。這也是片中來自奧地利、法國的傳統麵包師傅,為何對食品工廠所製造的麵包多有疑慮。
很多人說「吃麵包不健康」,這個說法對了一半,也錯了一半。
所謂吃麵包,取決於「你吃的是什麼麵包」;若你總是選擇口感柔軟且帶有明顯鮮奶油香氣、放入餡料的麵包,那麼這種麵包自然是不健康的;但若你選擇的是傳統鄉村麵包、黑麥麵包、長棍麵包這類無添加物的麵包,則多是健康的──但前提是,你要知道該怎麼品嚐它們。
這種傳統麵包很好吃,但前提是你要知道「切片後配上火腿、培根、起司,或者塗抹果醬或是奶油,甚至夾入燻牛肉做成三明治」才能真正品嘗到它的美味之處。
《每天來一口魔法麵包》免費觀看期限到2/4號,也就是後天,如果想對「吃進嘴裡的麵包」有進一步認識,那麼很推薦去欣賞。這部紀錄片雖然是從國外烘焙環境來探討,但其中的疑慮,確實也與台灣的麵包生態有些重疊。

〈關於Moonrogu〉
嗨,我是Moonrogu!一位奇幻小說家,你可以叫我村長。從2018年加入方格子並持續寫作至今,已累積數百篇極短篇小說創作以及三篇長篇奇幻小說的連載;而除了小說,我也寫我的寫作觀點,並發展成付費專題「奇幻寫作事」。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透過追蹤、訂閱,隨時follow最新的文章資訊!另外,誠摯邀請加入vocus Premium,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創作!
經營出版專題: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6K會員
1.7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上上禮拜我去參加了台灣本土麥農「十八麥」的講座,活動結束後拿到了贈送的石磨麵粉與全麥粉,還有一個水解法的實驗品,於是我就拿這個實驗品來養酵母菌;趁著我沒寫小說以及回老家的空檔,我就趁機做了實驗,並為我的養菌過程寫下這篇文章。
混種麵包有一個特色,就是裡頭會加大量果乾、醃漬物、乳酪起司。而且麵包的口感或許是為了迎合台灣人,在麵包內加入油類、奶油、牛奶等可讓麵包口感更加柔軟的原料。 然而這種模式,卻創造了各式各樣不倫不類的「混血歐式麵包」。對於硬麵包愛好者來說,混血種簡直莫名其妙。而對台式、日式麵包愛好者來說,它就是不好吃。
上上禮拜我去參加了台灣本土麥農「十八麥」的講座,活動結束後拿到了贈送的石磨麵粉與全麥粉,還有一個水解法的實驗品,於是我就拿這個實驗品來養酵母菌;趁著我沒寫小說以及回老家的空檔,我就趁機做了實驗,並為我的養菌過程寫下這篇文章。
混種麵包有一個特色,就是裡頭會加大量果乾、醃漬物、乳酪起司。而且麵包的口感或許是為了迎合台灣人,在麵包內加入油類、奶油、牛奶等可讓麵包口感更加柔軟的原料。 然而這種模式,卻創造了各式各樣不倫不類的「混血歐式麵包」。對於硬麵包愛好者來說,混血種簡直莫名其妙。而對台式、日式麵包愛好者來說,它就是不好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 走進診間諮商的人,是否都是因為想獲得某個程度的改變才踏進去的呢?這是我對心理諮商的第一個想法。還記得年初時訪問從事心理諮商的朋友,她說「心理師要走到那裡,才能帶個案走到那裡。」當時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直到看了這本書,似乎可以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如同
Thumbnail
# 48《高敏感是種天賦》:你沒辦法一直參與別人的聚會嗎?需要獨處空間?總是無法憤怒嗎?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嗎?一起認識這樣帶有高敏感特質的你吧!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可以將習慣養成區分呈垂直習慣及水平習慣。那,我們該如何開始訂定你自己專屬的彈性習慣計劃,或是如果你還沒有想好要培養甚麼習慣,可以從哪裡下手?而大型習慣與小型習慣內容,到底怎麼定義才不會高估或低估? 簡單七步養成彈性習慣
Thumbnail
在書局逛書時,看到架上的《彈性習慣》一書,封面上因為有女力校長S姐的推薦,所以吸引了我閱讀。 在看書前我好奇的是 到底怎麼樣的習慣養成法可以稱為彈性習慣? 為什麼會比較容易養成呢? 我自己有沒有甚麼習慣也可以透過彈性習慣來微調降低自己壓力或提升習慣後面帶來的優點呢?
Thumbnail
柏木聖輔,我們的主人公在蕭瑟的秋天裡,變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真正的一個人。既兩年前失去父親後,也失去了母親,還是工作中的猝死。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聖輔就是這句話的最佳寫照,連夜雨就算了,還是豪大雨等級。
Thumbnail
故事是在敘述兩位精靈兄弟伊恩和巴利,在某一天他們的母親給了他們父親留給兩兄弟的遺物,於是他們就此展開了拯救老爸上半身的任務。|無雷分享
Thumbnail
透過六段仿紀錄片的小故事,描述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們,他們在死前一天的日常生活。而探討「死亡」議題的電影作品相當多,《明天,最後一天》也絕對不是第一部將死亡作為主題的作品,但用「記錄前一天」的方式,來反應了人們對死亡的態度,以及死亡在生命中的份量,《明天,最後一天》的敘事手法可說是相當新鮮。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 走進診間諮商的人,是否都是因為想獲得某個程度的改變才踏進去的呢?這是我對心理諮商的第一個想法。還記得年初時訪問從事心理諮商的朋友,她說「心理師要走到那裡,才能帶個案走到那裡。」當時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直到看了這本書,似乎可以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如同
Thumbnail
# 48《高敏感是種天賦》:你沒辦法一直參與別人的聚會嗎?需要獨處空間?總是無法憤怒嗎?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嗎?一起認識這樣帶有高敏感特質的你吧!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可以將習慣養成區分呈垂直習慣及水平習慣。那,我們該如何開始訂定你自己專屬的彈性習慣計劃,或是如果你還沒有想好要培養甚麼習慣,可以從哪裡下手?而大型習慣與小型習慣內容,到底怎麼定義才不會高估或低估? 簡單七步養成彈性習慣
Thumbnail
在書局逛書時,看到架上的《彈性習慣》一書,封面上因為有女力校長S姐的推薦,所以吸引了我閱讀。 在看書前我好奇的是 到底怎麼樣的習慣養成法可以稱為彈性習慣? 為什麼會比較容易養成呢? 我自己有沒有甚麼習慣也可以透過彈性習慣來微調降低自己壓力或提升習慣後面帶來的優點呢?
Thumbnail
柏木聖輔,我們的主人公在蕭瑟的秋天裡,變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真正的一個人。既兩年前失去父親後,也失去了母親,還是工作中的猝死。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聖輔就是這句話的最佳寫照,連夜雨就算了,還是豪大雨等級。
Thumbnail
故事是在敘述兩位精靈兄弟伊恩和巴利,在某一天他們的母親給了他們父親留給兩兄弟的遺物,於是他們就此展開了拯救老爸上半身的任務。|無雷分享
Thumbnail
透過六段仿紀錄片的小故事,描述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們,他們在死前一天的日常生活。而探討「死亡」議題的電影作品相當多,《明天,最後一天》也絕對不是第一部將死亡作為主題的作品,但用「記錄前一天」的方式,來反應了人們對死亡的態度,以及死亡在生命中的份量,《明天,最後一天》的敘事手法可說是相當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