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篇] 面對流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的新聞讓我想起年輕時被多人排擠的事,當時身邊友人都叫我不要理他們,事情就會慢慢平息。我又氣又委屈,明明只是詢問活動的事,不料惹了對方不快,對方告知身邊的支持者,一群人開始明裡暗裡散發消息,說我干涉太多,流言愈來愈多,剎那間,我變成群裡的壞份子。

然而我只是詢問,告訴我沒有這個計畫我也就沒說什麼了,許是溝通與傳遞方式有落差,單槍匹馬的我,對上有實力且自認在正義一方的一群人,結果可想而知。當時我是極為沮喪的,也不明白為什麼問一件事能被曲解成這樣?

曾讀過一個故事,有位母親因為兒子死了,她哀傷不已,於是就去請求法力廣大的佛陀讓她的兒子活過來。佛陀對婦人說,也不是做不到,如果能找到吉祥草,就能救你的兒子。你到每戶人家去問有沒有死過人,如果沒有死過人,他家裡面所長的草就叫做吉祥草。於是這位母親就到處去問別人家裡有死過人嗎?想當然是找不到的,過程中她漸漸領悟,生死是平常且自然的事,傷痛才慢慢地減少。

生死是自然,流言與誤解又何嘗不是?

年輕時會極力想澄清誤解,但真相並不是愈辯愈明,因為世人只想聽自己想聽的,看自己想看的,有人帶風向,風就往那裡吹。也因此,學會了言論一面倒時,絕不輕信,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太在意旁人的酸言酸語,訓練久了,也能做到一二。隨著年齡成長,臉皮漸厚,感到困擾的事愈來愈少,天地自然愈來愈寬。

最近迷上台大中文系歐麗娟老師的公開課,由文學史與《紅樓夢》講貴族文化與人性,回想過去清楚發現,只憑聽說就認定為事實的那一群人,不過只是覺得自己是正義使者,想剷奸除惡。故事改變、主角換人,正義使者依然永留存,只要人類存在,這樣的情節就風起而生,永不止歇。

生而為人,總會有各種關卡要突破,只能堅韌自己來面對未來的風雨,從古人智慧中努力學習、領會,就是我採用的方法。

raw-image

人間福報刊登於2024/12/20

avatar-img
62會員
350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箏。女子生活學 的其他內容
古樸的屋瓦、錯落的枝條和搖曳的光影,在藍天下特別迷人。當它們各自獨立時,並不會引起我的關注,以這樣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竟令人如此著迷。人生其實就是排列組合,不斷地重新排列,呈現不同樣貌,也創造各種可能,人生就不只是生老病死而已。在生老病死的間隙裡,實驗出自己的旋律或色彩,真好! 人間福報刊登於202
到仁愛路辦事,順便繞到光復市場買周家豆腐捲和無名燒餅,又逛了逛市場,看到亞麻包特價一百,就下手挑了兩個,搭車回家途中,看到成功市場,竟興起逛市場之旅的念頭,下一秒我笑了。 小時候母親總在髒亂吵雜的市場挑選物品,回家後總要我們猜多少錢?對於買到便宜又好的東西,母親是很興奮的。我覺得市場裡的東西,雖便
颱風假第一天,為老媽媽煮了豆漿麵線,高纖無糖豆漿兌一點水,放入腰果、木耳、海帶芽、雞蛋,滾了就關火,入一些豆乳醬汁,另外一鍋煮好手工麵線,撈起入豆漿鍋,老太太本人表示滿意。第二天,準備了紅糟蛋炒飯,滿滿一盒飯能吃兩餐,第二餐再補一些青菜、煎顆蛋或豆腐就可以了。
這一期讀書會書目是《中年之路》,年少時我們向外發展,尋求更多向上與被看見的機會,中年之後,若經過風霜洗禮,性子沉澱下來後,在過去與未來的交會處,回頭探求內心,「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少年對人世間的探索與理解,是接軌成人世界的橋梁,大受歡迎的成功經驗與心理學叢
有人說麗江古城太過商業化,不如束河古鎮。到了麗江古城後,我發現自己就是喜歡商業化,商業化代表管理,金流物流都有,對應的是街道乾淨、廁所有人清理,人們和善親切,旅遊好感度瞬間提高好幾個層次,最吸引我的是除了商業化管理,還有文化院落的開放,讓我在體驗古城的美感時,也能有精神上的饗宴。 第一個走進的文化
陪母親到醫院看診時,宣導短片正在演長輩罹癌,家屬希望醫師配合,不要告訴病人實際狀況,醫師要家屬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生病,希不希望知道實情?醫師說,如果是自己,不希望被隱瞞,好做所有安排。影片最後是醫生與家屬一同告知病人,一同商討治療方法。 剛考上高中那一年,父親罹癌,醫師判斷,最好的狀況是到年底,
古樸的屋瓦、錯落的枝條和搖曳的光影,在藍天下特別迷人。當它們各自獨立時,並不會引起我的關注,以這樣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竟令人如此著迷。人生其實就是排列組合,不斷地重新排列,呈現不同樣貌,也創造各種可能,人生就不只是生老病死而已。在生老病死的間隙裡,實驗出自己的旋律或色彩,真好! 人間福報刊登於202
到仁愛路辦事,順便繞到光復市場買周家豆腐捲和無名燒餅,又逛了逛市場,看到亞麻包特價一百,就下手挑了兩個,搭車回家途中,看到成功市場,竟興起逛市場之旅的念頭,下一秒我笑了。 小時候母親總在髒亂吵雜的市場挑選物品,回家後總要我們猜多少錢?對於買到便宜又好的東西,母親是很興奮的。我覺得市場裡的東西,雖便
颱風假第一天,為老媽媽煮了豆漿麵線,高纖無糖豆漿兌一點水,放入腰果、木耳、海帶芽、雞蛋,滾了就關火,入一些豆乳醬汁,另外一鍋煮好手工麵線,撈起入豆漿鍋,老太太本人表示滿意。第二天,準備了紅糟蛋炒飯,滿滿一盒飯能吃兩餐,第二餐再補一些青菜、煎顆蛋或豆腐就可以了。
這一期讀書會書目是《中年之路》,年少時我們向外發展,尋求更多向上與被看見的機會,中年之後,若經過風霜洗禮,性子沉澱下來後,在過去與未來的交會處,回頭探求內心,「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少年對人世間的探索與理解,是接軌成人世界的橋梁,大受歡迎的成功經驗與心理學叢
有人說麗江古城太過商業化,不如束河古鎮。到了麗江古城後,我發現自己就是喜歡商業化,商業化代表管理,金流物流都有,對應的是街道乾淨、廁所有人清理,人們和善親切,旅遊好感度瞬間提高好幾個層次,最吸引我的是除了商業化管理,還有文化院落的開放,讓我在體驗古城的美感時,也能有精神上的饗宴。 第一個走進的文化
陪母親到醫院看診時,宣導短片正在演長輩罹癌,家屬希望醫師配合,不要告訴病人實際狀況,醫師要家屬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生病,希不希望知道實情?醫師說,如果是自己,不希望被隱瞞,好做所有安排。影片最後是醫生與家屬一同告知病人,一同商討治療方法。 剛考上高中那一年,父親罹癌,醫師判斷,最好的狀況是到年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我總是不經意將自己放在受害人的位置,覺得全世界都在欺負我。 誰對我說的話輕蔑地笑,誰和誰在我走進茶水間時散開,某某不斷反對我的意見,又將我的缺點無限放大,讓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連帶討厭起自己來。 為什麼大家都討厭我?連上天也欺負我,心裏的渴求一直求而不得,每天陷入無止盡的抑鬱之中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上的一個留言發問被別人非常稍微的揶揄一下,但我看到後卻很不想去面對它,明知道他絕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但自己的心情卻有點受到影響。 大部分人眼裡稀鬆平常的說話態度,有時我會不能接受,一句以前覺得根本沒如此的話,如今卻會印象深刻。小時候都能很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及接觸任何想做的事
Thumbnail
不要理我  我就是不爽  你要怎麼樣 氣死我了  走著瞧  就是瞧你不順眼  # @+%@&$*& 這些字眼,年輕時經常伴隨著我(羞) 直到有一天~當我又要脫口而出時 忽然間,似乎有一種時間停頓與自我分離 我看見了對方和我面對面,對方破口連罵完後看著我 然後那個小我只是看著對方,對方破口
最近在練習說出心裡真實的想法。
好累,今天情緒崩潰了。 崩潰了,然後呢? 換來的也只有被指責,被批評。 覺得我不懂事,覺得我亂發脾氣。 我不懂事? 我很小開始就懂事了,因為你們。 事事順你們的意,做你們想我做的。 以前學生時期老師總說我文靜有禮, 但我自己的性格,我自己想做的事我壓抑了多久,只有我知道。 有任
Thumbnail
我真的受夠了,從2021年開始,一個叫「後沙發」的網路文字工作者一直糾纏我、詆毀我,緣由起因當時我在自己的ig回答網友問答時用了一張照片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結果她看不懂,誤會我是在取笑她長得像那張照片,從此她言行瘋魔到今日,處處針對我,而且各種幻想、臆測。這事情的始末Dcard網友那時整理了一篇文章
Thumbnail
正經思考後,我一度在臉書發文表明:有什麼話,我們神明面前再說。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我總是不經意將自己放在受害人的位置,覺得全世界都在欺負我。 誰對我說的話輕蔑地笑,誰和誰在我走進茶水間時散開,某某不斷反對我的意見,又將我的缺點無限放大,讓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連帶討厭起自己來。 為什麼大家都討厭我?連上天也欺負我,心裏的渴求一直求而不得,每天陷入無止盡的抑鬱之中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上的一個留言發問被別人非常稍微的揶揄一下,但我看到後卻很不想去面對它,明知道他絕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但自己的心情卻有點受到影響。 大部分人眼裡稀鬆平常的說話態度,有時我會不能接受,一句以前覺得根本沒如此的話,如今卻會印象深刻。小時候都能很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及接觸任何想做的事
Thumbnail
不要理我  我就是不爽  你要怎麼樣 氣死我了  走著瞧  就是瞧你不順眼  # @+%@&$*& 這些字眼,年輕時經常伴隨著我(羞) 直到有一天~當我又要脫口而出時 忽然間,似乎有一種時間停頓與自我分離 我看見了對方和我面對面,對方破口連罵完後看著我 然後那個小我只是看著對方,對方破口
最近在練習說出心裡真實的想法。
好累,今天情緒崩潰了。 崩潰了,然後呢? 換來的也只有被指責,被批評。 覺得我不懂事,覺得我亂發脾氣。 我不懂事? 我很小開始就懂事了,因為你們。 事事順你們的意,做你們想我做的。 以前學生時期老師總說我文靜有禮, 但我自己的性格,我自己想做的事我壓抑了多久,只有我知道。 有任
Thumbnail
我真的受夠了,從2021年開始,一個叫「後沙發」的網路文字工作者一直糾纏我、詆毀我,緣由起因當時我在自己的ig回答網友問答時用了一張照片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結果她看不懂,誤會我是在取笑她長得像那張照片,從此她言行瘋魔到今日,處處針對我,而且各種幻想、臆測。這事情的始末Dcard網友那時整理了一篇文章
Thumbnail
正經思考後,我一度在臉書發文表明:有什麼話,我們神明面前再說。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