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在練習說出心裡真實的想法。

 

一直以來其實都蠻害怕說出心裡的感受,一方面是害怕會給身邊的人製造麻煩,一方面是習慣隱藏自己的感受。雖然早就知道說出來會比較好,但很多時候就因為麻煩,不想撥冷水,而選擇閉上了嘴。

 

就像前陣子大家在搶宿舍,也因為聽很多次我抱怨我的奇怪室友,而提出了要不要跟他們一起住的邀約。在提出的時候,我想都沒想就直接答應了,我只想趕快脫離我的奇怪室友。

 

後來就開始一直聊彼此的生活習慣,新室友是這學期因為朋友而認識的,目前還處在一個半生不熟的狀態,但可能是因為她是朋友的朋友吧,所以我也沒有多想,馬上就答應了。

 

這幾天大家也在互相抱怨現在的室友一些奇怪的舉動,我也加入了這個戰局,而且非常憤怒,且對室友的行為感到不解。

 

「妳有跟妳的室友說過了嗎?」

「沒欸,我超廢,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講,超尷尬。」

「蛤,所以妳就這樣一直忍耐喔。」

 

新室友聽到之後,便直直盯著我的眼睛,並告訴我,以後如果有任何生活習慣上有任何不同的地方,一定要直接告訴她。而她也開始說起她住宿的一些習慣,並問我有沒有甚麼不一樣,或者是受不了的事情。

 

當下我其實沒有多說甚麼,只是覺得,她幫我營造了一個很舒適的空間,讓我可以把想說的話說出來,也不會因為我說了甚麼,她就覺得這樣會製造她的困擾。

 

我記得那時候好像只說,我會需要一些自己一個人安靜下來,跟世界暫時斷連。那個是我在充電,充好了我自己就會充新連線,並把靈魂置入我的身體。

 

新室友當下也告訴我,如果我需要先去充電休息的話,就直接跟她說就好,雖然她是一個多話的人,不過我們目前相處下來非常愉快。可以在喜歡的時候說喜歡,不喜歡的時候直接說不喜歡,真心覺得這樣的相處模式非常健康。

 

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為甚麼要這麼在意他人的眼光,我又不是街頭藝人,又需要靠表演來贏得觀眾的歡心。

 

我老是覺得,每天生活跟不同人相處就好像在演一場大型且公開的舞台劇,只差生活周遭不會出現大字報來提醒你現在要做甚麼。還要根據每個人,轉換表演形式。

 

例如:「對這個人不能說太直接的話,不然他會大走心。」、「對這個人要溫柔一點。」「對這個人要比較果斷,太拐彎抹角的話他聽不懂。」諸如此類的提醒貼在每個人的身上,讓我可以記得面對他的時候我要用甚麼方式去表演。

 

因為過於害怕自己會被討厭,所以只好一昧的掩藏自己,但到最後早就已經不記得自己是甚麼樣子的人了。

 

如果

我們可以在喜歡的時候說喜歡

不喜歡的時候說不喜歡

這樣會不會變得比較好生活

—〈你為甚麼要在我的奶油蛋糕上放草莓〉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ok-t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つづく日々の道の先を 塞ぐ影にアイデアを 雨の音で歌を歌おう すべて越えて響け つづく日々を奏でる人へ すべて越えて届け」 (未來的日子繼續前行 阻礙你的陰影中的想法 讓我們用雨聲唱一首歌吧 超越一切的共鳴 獻給那些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演奏音樂的人們 交付超越一切)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自己出櫃之後,便是將父母關進櫃子裡面。」年幼的我第一次向家人出櫃時,對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走出櫃子的人是我,為什麼是父母被關進櫃子裡?       後來,隨著時間拉長,我漸漸成長,也漸漸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出櫃之後,我的父母便成為了「櫃父母」,而櫃父母不但要在
我不是一個喜歡寂寞的人。
「つづく日々の道の先を 塞ぐ影にアイデアを 雨の音で歌を歌おう すべて越えて響け つづく日々を奏でる人へ すべて越えて届け」 (未來的日子繼續前行 阻礙你的陰影中的想法 讓我們用雨聲唱一首歌吧 超越一切的共鳴 獻給那些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演奏音樂的人們 交付超越一切)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自己出櫃之後,便是將父母關進櫃子裡面。」年幼的我第一次向家人出櫃時,對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走出櫃子的人是我,為什麼是父母被關進櫃子裡?       後來,隨著時間拉長,我漸漸成長,也漸漸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出櫃之後,我的父母便成為了「櫃父母」,而櫃父母不但要在
我不是一個喜歡寂寞的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沒有真正的摯友後,一些私人的想法只能與自己對話。起初,這種內心的對話確實會讓人感到內耗,那些雜亂的想法不斷地在腦中亂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過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今希望能和他人一起練習善意的表達感受。同時提到了理解行為的重要性,並強調用善意的方式去理解對方的感受。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誠實書寫練習 #Day139 我常過度在意家人與朋友,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或評價,常會有複雜的情緒出現。 回頭看看這樣的自己,其實是太缺乏安全感。 如今意識到要把自己的安全感放在最前面。 寫於20240518(週六)
比起跟別人說話 我更擅長跟自己講話 用各種形式 隨筆的靈感 寫日記 錄音 打文字 探索內心 抵達深處 或是隨時 冥想 感到與高我連結
前幾日與朋友聊天時,我與朋友訴說最近的煩惱... 我說 覺得和一位比我年長的友人有溝通上的問題, 我認為他總是期待他什麼都不說,別人就可以讀懂他的心思,因此覺得困擾,心想也許是年齡差異,有代溝吧... 幾天後,我正想著,為什麼我每次做什麼, 我的家人好像都不能支持我,了解我, 我明明做
Thumbnail
學到重要的一課,儘管「高敏感」容易察覺對方的需求,但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對話」的這個溝通過程卻是非常必要的
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很靠預感在活著的人。所以說當感覺不對的時候就要趕快跑了。但我每次都沒有學到教訓。所有違背直覺的堅持,往後所受到的不如意,都是直覺對你的懲罰。我是這麼相信著的,但還是學不會。
Thumbnail
自從沒有真正的摯友後,一些私人的想法只能與自己對話。起初,這種內心的對話確實會讓人感到內耗,那些雜亂的想法不斷地在腦中亂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過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今希望能和他人一起練習善意的表達感受。同時提到了理解行為的重要性,並強調用善意的方式去理解對方的感受。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誠實書寫練習 #Day139 我常過度在意家人與朋友,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或評價,常會有複雜的情緒出現。 回頭看看這樣的自己,其實是太缺乏安全感。 如今意識到要把自己的安全感放在最前面。 寫於20240518(週六)
比起跟別人說話 我更擅長跟自己講話 用各種形式 隨筆的靈感 寫日記 錄音 打文字 探索內心 抵達深處 或是隨時 冥想 感到與高我連結
前幾日與朋友聊天時,我與朋友訴說最近的煩惱... 我說 覺得和一位比我年長的友人有溝通上的問題, 我認為他總是期待他什麼都不說,別人就可以讀懂他的心思,因此覺得困擾,心想也許是年齡差異,有代溝吧... 幾天後,我正想著,為什麼我每次做什麼, 我的家人好像都不能支持我,了解我, 我明明做
Thumbnail
學到重要的一課,儘管「高敏感」容易察覺對方的需求,但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對話」的這個溝通過程卻是非常必要的
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很靠預感在活著的人。所以說當感覺不對的時候就要趕快跑了。但我每次都沒有學到教訓。所有違背直覺的堅持,往後所受到的不如意,都是直覺對你的懲罰。我是這麼相信著的,但還是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