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早在公元前就開始了:漢朝的時候,羅馬皇帝曾經派人到中國,而中國皇帝也回信了(筆友?)。但是像那樣的交流都是小規模的,也僅限於社會上的特定階層。
到了地理大發現(Great Discovery)之後,不同大陸、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變得極為密集,而且這時的交流是全面的!歐洲人帶了小麥、葡萄到美洲,從美洲帶了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到歐洲。為了種鳳梨,歐洲人發明了溫室;為了不要種馬鈴薯,許多國家的人民都與政府發生衝突。
到了現代,因為不要種某種農作物而發生衝突這樣的事情,雖不能說完全沒有,但也已經變得極少了。現在大家反而認為,我想要種什麼就應該能夠種什麼!
其實植物有它們的「本性」,比方說發源於安地斯高地的馬鈴薯,當然是在比較涼爽的地區會長得比較好,而發源於墨西哥的玉米,當然是比較愛溫暖的氣候囉!如果把馬鈴薯種在熱的地方、玉米種在冷的地方,雖然不見得就會死翹翹,但是產量一定會比較低,這是很自然的。
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想「認命」...認植物的命!他們不但要把植物種在氣候不合適的地方,還要這些植物長得好。在古代,這樣的人叫做皇帝;在現代,這樣的人叫做科學家。
最近有一群科學家,他們想要讓玉米在冷的地方也可以種,而且表現得不輸給種在熱的地方的玉米。他們認為,只要能找到玉米的抗寒基因,應該就可以找到讓玉米不怕冷的方法了。
要怎麼找基因呢?研究團隊收集了205個玉米自交品系,來進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這些品系包括了88個熱帶/亞熱帶品系、75個溫帶品系和42個混合品系。他們把這些品系的2週大的幼苗在25°C或4°C下生長4天,然後測量葉片受傷面積作為耐寒性指標。初步的觀察發現,不同品系間表現出0-100%的受傷程度差異,顯示玉米應該是有耐寒基因的。
藉著他們使用SNP標記進行關聯分析,在第3號染色體上發現了一個顯著的關聯峰,那裡有5個緊密連鎖的SNP位點。有趣的是,他們全部都位於一個bHLH轉錄因子基因的啟動子區域,所以這個bHLH轉錄因子就被命名為COOL1。
研究團隊發現COOL1這個轉錄因子,會去抑制DREB1與TPS家族的耐寒基因們。也就是說,它的功能是負向調控植物的耐寒反應(讓植物變得怕冷)。
因為落在啟動子區域實在有點特別,所以研究團隊又做了進一步驗證,結果又發現了4個與耐寒性強相關的SNP,也都落在COOL1的啟動子區域。不過,這次的驗證還發現,COOL1的啟動子區域有兩種單倍型:HapA和HapB。HapA的序列是TACGTA,HapB則是AGCCTG,相差蠻大的。
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其中4個最顯著的SNP竟然剛好位於所謂的「A-box序列」。什麼是A-box序列呢?A-box是bZIP型轉錄因子的已知結合位點。
這個發現,意味著應該是有個bZIP型轉錄因子負責調節COOL1的基因表現。但是,植物有很多bZIP型轉錄因子啊!為了把它找出來,研究團隊分析已發表的玉米對冷反應轉錄體資料,結果發現HY5對冷處理有明顯的反應(表現量顯著上升),而它又恰好是一個能結合A-box的bZIP轉錄因子。
於是,他們製作了高度表現HY5與hy5突變株,結果發現,高度表現HY5的玉米比較不怕冷,而少了hy5的玉米就變得比較怕冷了。接著,他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證實HY5確實會跟COOL1啟動子結合並抑制它的表現。
如果HY5會抑制COOL1的表現,而HY5高度表現會讓玉米變得比較不怕冷,這是否意味著COOL1這個轉錄因子對耐寒這件事是有反效果的?研究團隊製作了高度表現與剔除COOL1的玉米,結果發現,高度表現COOL1的確會讓玉米怕冷,而剔除了COOL1的玉米,的確比較不怕冷。
由於HY5是透過抑制COOL1的表現來讓玉米變得不怕冷,而研究團隊一開始找到COOL1時,其實是找的它的啟動子。在當時,他們還發現COOL1的啟動子有兩種類型,HapA與HapB。那麼,對HY5來說,HapA與HapB有什麼不同呢?
研究團隊測試後發現,HY5對HapA的結合能力比對HapB要強。這造成有HapA的玉米,因為COOL1被HY5強力抑制,所以會比較不怕冷。是這樣嗎?
為了證實這一點,研究團隊分析了1,008個地方品系玉米(landrace)的DNA。這些地方品系是原始的地方品系,代表了前哥倫布時期美洲原生玉米的遺傳多樣性。結果發現,在北美高緯度地區的地方品系中,HapA變異型出現的頻率顯著高於低緯度地區。雖然這種分布模式在南美洲並不明顯,但是在北美的分析結果還是足以支持研究團隊的假說。
所以,天氣冷的時候HY5表現量會上升,抑制COOL1表現。接著會發生什麼事呢?然後這樣就會讓DREB1與TPS表現量上升,這樣植物就會變得比較不怕冷了。
如果就這麼簡單,應該會讓人蠻開心的。但是,利用COOL1當作餌,研究團隊找到了另一個基因「CPK17」。CPK17是一個蛋白質激酶,會磷酸化COOL1,而且,磷酸化以後的COOL1會變得比較穩定,而CPK17在冷的時候也會變多!這不科學啊!
更不科學的還有:研究團隊發現,低溫會讓COOL1的轉錄上升!可是不是說低溫會讓HY5的轉錄上升,然後會去抑制COOL1的轉錄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研究團隊認為(如上圖):低溫的時候,COOL1表現量上升,而CPK17會跑到細胞核裡面去磷酸化COOL1讓它變穩定。這麼一來,COOL1就會去抑制DREB1與TPS家族的表現。
而HapA之所以會讓玉米變得比較不怕冷的原因就在:有HapA的玉米,HY5可以緊緊地抓住COOL1的HapA版本的啟動子,讓COOL1的表現量沒辦法升高,如此一來玉米就會變得比較不怕冷。還真是複雜,可見想耍酷也不容易呢!
所以,瞭解了COOL1這麼複雜的調控機制,育種專家們在未來選育玉米時,便可以優先將具有HapA啟動子的玉米挑出來,作為耐寒的保證,這是不是很酷呢?
參考文獻:
Zeng, R., Shi, Y., Guo, L., Fu, D., Li, M., Zhang, X., Li, Z., Zhuang, J., Yang, X., Zuo, J., Gong, Z., Tian, F., & Yang, S. (2025). A natural variant of COOL1 gene enhances cold tolerance for high-latitude adaptation in maize. Cell, 188, 1-15.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