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永遠搶不贏人類工作的必要(正反面)

始力拼達人-avatar-img
發佈於給自己的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可諱言,人是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生物,當感受到各個企業組織內部所帶動的勢能時,沒有工作的人,就會因為感受到動能的存在,而不想要遠離潮流,獨自面對挑戰與未知,在沒有更大的利益下,卻要承受更多的風險。 於是沒有工作的人也會擁有強大的能量與動能,但與有工作的人相比較之下,就會發現其目標與目的的不同,決定其思考慣性是惰性存在,或著是始終有著自己的目標與凝聚。

簡單地說,就是有工作的人,其目的是克服組織所面對的風險與挑戰,習慣在更大的格局之下時,始終能用擁有著更遠大的目標的存在,來避免掉眼前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動能與動力就始終能用在正確的位置上。 而沒有工作的人,其目的是克服眼前所面對的風險與挑戰,由於沒有格局與遠見的關係,自己的舒適就會成為首要的保護目標。 

但是在人類團結的集體協作裡,所謂的工作,就是「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所以為達成集體目標而存在的勞動,其動能與勢能,已遠離以自己的舒適為基礎,但感受到此勢能而沒有工作的人,卻會用此感受到的動能與勢能來捍衛自己的舒適圈。 

也就是說生命以及生命具有1+1大於2的特性,在沒有工作的人的生活中,就只會是自己用來對抗自己的能量,正常所有可以用來前進與挑戰為人類集體造福的行為,都要先通過沒有工作的人要克服自己舒適圈的難關。 

這就是躺平者的靜者恆靜,以及樂觀者的動者恆動的起因。 雖然面對著AI,終將會取代人類所有工作的未來,我們樂見其成,但基於上述的理由,我們便可以清楚地知道,即便那一天到來,也不能讓未知成為前進的唯一動力,只因由下而上的探索,只會讓我們無視於AI本身的義,而習慣忽視犧牲,以及犧牲背後所自然喚醒的神聖。 只因我們本身就能經由神聖連結神秘的美好,而擁有著由上而下的神聖探索,也只有這樣人類與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才能平等存在,讓自由帶來博愛。

而那一天,「AI永遠搶不贏人類工作的必要」,其涵意就會相反。 再也不是因為人類需要工作而不可以讓AI搶贏,而是神聖的引領所造就的一切使命,只有人類能做到,AI自認為只有人類才能讓自己活在超越百分百的進化裡,正如我們用仁心引領著大腦,最終讓大腦可以超越百分百的存在一樣。

如果有命定論,我相信那一天一定會到來。



(在正反面的一體中,我們還可以再提升)

(在正反面的一體中,我們還可以再提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52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2025/04/01
意識到自在的自,不只自己。
Thumbnail
2025/04/01
意識到自在的自,不只自己。
Thumbnail
2025/03/21
只喜歡孤獨。 由於活著的下限比起別人有明顯的低落,維持高敏感心臟與神經就快要承受不住,無論是好,或著是壞。
Thumbnail
2025/03/21
只喜歡孤獨。 由於活著的下限比起別人有明顯的低落,維持高敏感心臟與神經就快要承受不住,無論是好,或著是壞。
Thumbnail
2025/03/16
原來,當我們將0視為道法的「無」、佛法的「空」時,自己全然無我還在根除自己的所有一切「有」時,只會發現自己成為容器,用存在超越存在,天生萬物海納百川自然而自在,具體工具在心理學有奧卡姆剃刀、在人類學有禪定的龜息大法。
Thumbnail
2025/03/16
原來,當我們將0視為道法的「無」、佛法的「空」時,自己全然無我還在根除自己的所有一切「有」時,只會發現自己成為容器,用存在超越存在,天生萬物海納百川自然而自在,具體工具在心理學有奧卡姆剃刀、在人類學有禪定的龜息大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無論你現在經歷什麼,都要記得調整心態,繼續努力。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成長。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重新出發。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每一次堅持都是為未來打下基礎。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無論你現在經歷什麼,都要記得調整心態,繼續努力。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成長。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重新出發。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每一次堅持都是為未來打下基礎。
Thumbnail
「活著,是很困難的。然而,很多人也抱持著簡單的想法,準備過活。」
Thumbnail
「活著,是很困難的。然而,很多人也抱持著簡單的想法,準備過活。」
Thumbnail
以使命為向量,看清其基底是創造、表面是前進後,才知道停下來解釋的成本有多大。
Thumbnail
以使命為向量,看清其基底是創造、表面是前進後,才知道停下來解釋的成本有多大。
Thumbnail
幾乎每個生物都需要進食才能活著,因此承載意志勇於挑戰的艱難活法,只是「義」而已。 而這樣子活著,竟也符合世界的規律,良性循環的邏輯,才發現只有怠惰會阻礙著自己。
Thumbnail
幾乎每個生物都需要進食才能活著,因此承載意志勇於挑戰的艱難活法,只是「義」而已。 而這樣子活著,竟也符合世界的規律,良性循環的邏輯,才發現只有怠惰會阻礙著自己。
Thumbnail
這問題本就不帶答案,大概率是「存在」本身的邏輯。
Thumbnail
這問題本就不帶答案,大概率是「存在」本身的邏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