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您提供的文件《中高齡者之樂齡活動滿意度對主觀幸福感分析》,以下是針對文中重點的分析與建議:
文件內容分析
1. 研究背景與目的
- 研究背景: 中高齡者樂齡活動的重要性在於提升健康生活品質,因應老齡化社會的挑戰【67†source】。 研究聚焦於樂齡活動的參與滿意度,如何影響其主觀幸福感,並應用於改善政策與活動設計。
- 研究目的: 探討中高齡者參與樂齡活動的滿意度與主觀幸福感概況。 比較不同性別中高齡者在參與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上的差異。 分析參與滿意度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力【67†source】。
2. 研究方法
- 研究對象:採立意抽樣,以高雄地區樂齡大學與社區中心為研究場域,樣本數100人,男女比例分別為58%與42%【67†source】。
- 研究工具:自編量表,包括參與滿意度量表和主觀幸福感量表,分別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與信效度檢驗【67†source】。
- 數據分析: 描述性統計。 獨立樣本t檢驗。 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 多元逐步迴歸分析【67†source】。
3. 研究結果
- 性別差異分析: 參與滿意度:男性在「生理方面」與「心理方面」滿意度上顯著高於女性。 主觀幸福感:男性在「自我成效」與「人際關係」上顯著高於女性,而女性在「情緒反應」上得分較高【67†source】。
- 相關性分析: 參與滿意度各因素與主觀幸福感各因素間均達正相關,以「心理方面」對幸福感的相關性最高【67†source】。
- 迴歸分析: 參與滿意度對整體主觀幸福感的解釋力為27.5%,其中「心理方面」的預測力最佳,達13.2%,其次為「生理方面」(5.5%)和「教育方面」(5.3%)【67†source】。
4. 結論與建議
- 研究結論: 參與滿意度中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對主觀幸福感具有顯著影響。 活動滿意度越高,中高齡者的幸福感越高。 建議從心理層面入手,設計能激發自信與成就感的活動【67†source】。
- 政策與實務建議: 政府應加強推廣樂齡活動,提供更多資源(如免費參與)鼓勵高齡者參加。 地方政府應強化軟硬體設施,並提供更友善的參與平台。 已參與者可作為樂齡活動的推廣大使,分享參與益處,提升整體參與率【67†source】。
建議與應用方向
1. 政策建議
- 提供經費補助,針對弱勢高齡者群體減少經濟障礙。
- 制定樂齡活動的全國性標準,促進學習與社會融合。
2. 活動設計
- 增加心理支持的課程,如壓力管理、社交技巧和正念訓練,提升心理滿足感。
- 在活動中加入健康促進(如運動與飲食指導)元素,強化生理效益。
3. 後續研究方向
- 擴大研究樣本規模,涵蓋不同地區與文化背景,探討結果的普遍性。
- 探索其他相關變項,如高齡者的社會支持網絡對幸福感的影響。
張蕙麟、鄭淑芬(2024)。中高齡者之樂齡活動滿意度對主觀幸福感分析。《體育運動健康學刊》,38,1–9。https://doi.org/10.6634/JKH.202404_(3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