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清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送今年七十五歲,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出生到老,不管是求學、工作,從來沒有離開過台南。六十歲那一年,天送退休了,孩子也都長大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平時家中就只有天送、妻子,以及母親三個人。


有一年,天送的母親走路跌倒,復原後身體開始走下坡,漸漸無法走路,日常生活都要人照顧,出入也要輪椅代替。天送的弟弟們商量把母親送到專人照顧的安養院,天送說他已經退休,有時間照顧母親,於是與其他兄弟商量,由天送作為主要照顧者,其他兄弟誰有空誰來搭把手,照顧一夜或兩夜。


七十五歲的天送要照顧九十七歲的媽媽,名符其實的老人照顧老人,但是他甘之如飴。天送說,雖然自己也有年紀了,但是退休時間很多,如果嫌麻煩就把母親放到安養院,讓她晚年孤獨老去,對他來說太慘忍。天送除了貼身照顧母親,也做老人食物,一次做一個星期冷凍起來,要吃的時候再解凍很方便。天送還有一本記事簿,上面記載母親幾點吃藥、喝果汁,連大便顏色形狀都詳實紀錄,就是為了讓弟弟們隨時知道母親的狀況。


有人問天送,天天貼身照顧不會累嗎?天送說,累了就換做別的事。天送也是掃街志工,里長成立掃街隊,天送第一個加入,清晨五點半,抓著掃帚沿著馬路一路掃下去,看到街道乾乾淨淨,他的心就像清晨的天空,清淨沁涼。除了掃街,天送也在慈善團體免費教圍棋,從教棋的過程中導正孩子的心性,讓孩子學習棋藝的同時也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


照顧老人不容易,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更困難,老人照顧老人更是難能可貴的孝行。當有一天,父母需要我們抱上抱下、餵食擦拭的時候,我們是否能有他們當初在照顧嬰兒時期的我們的千分之一耐心,其實很難說。人生在世,責任每個人都會分配到,有的人勇於承擔,有的人推諉卸責,做與不做端視自己的心,在今生圓滿之前有做到,心不會遺憾,沒有做到就會帶著這一份遺憾到下一世重修。有人說,天送老先生是人間清醒者、大覺者,確實如此。


#自修自得

#百善孝為先

#積善之家有餘慶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越南人吃狗肉,聽在愛狗人士耳裡簡直不可思議。在越南,他們養狗,養到有一天時機成熟就宰來吃,跟台灣人在後院養雞養鴨,養到有一天覺得肥了可以宰來吃是一樣的意思。有人說,自己養的狗怎麼吃得下去,可是雞鴨也是自己養,一樣都是生命,怎麼會有如此差別待遇。又有人說,狗通人性,家禽哪裡比得上,我們既不是狗,更不是
李義阿公到殯儀館冷凍室看長孫最後一面的時候崩潰了,像發瘋一樣大吼大叫,不停拍打自己的頭。那一場車禍帶走李義阿公的大兒子、大媳婦,以及萬分疼愛的孫子,倖存的小孫女不滿三歲。 傷痛過後,李義阿公的腦海中有一本帳冊,應該說是一本喪葬禮儀簿,裡面一筆一筆記載社會善心人士的名字和捐助的金額,李義阿公對這
秀錦說,全身關節痛起來就像上千支針在骨頭與骨頭的細縫不斷穿刺,那種痛會讓人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所以她想過自殺,一了百了,至少肉體不用再承受。然而,秀錦想到兩個兒子,她便又咬牙撐下去,日復一日,反覆疼痛,類固醇吃到最後也無反應,吃與不吃都痛。 醫生跟秀錦說,類風濕關節炎目前還不知道發病的原因,所以
有些因緣,需要用半生,或一生來驗證來觀察來感謝,但是凡夫俗子沒有這等耐心,或說,因為過於著重眼前的利益,對於需要先付出的「買賣」,多半不願意。也有少部份人從來不問自己能得到什麼,而是著重於對方需要什麼,這種人,通常是最後的「贏家」。 有一位小女孩,四歲開始頻繁進出醫院,醫生卻診斷不出病因,女孩
有一位婦人,在十五六歲還沒嫁人就經常下田做農事,這位婦人有一個罩門,特別害怕蚯蚓、蛇等無足爬蟲類,不小心挖到蚯蚓,全身馬上起雞皮疙瘩。蚯蚓都如此害怕,遑論蛇,那是她最難克服的天敵,然而,也許是久遠劫來的因緣,越是害怕越難纏。一日中午,女孩到田裡喊親人回家吃飯,經過陰涼田埂,看見一條成人手臂粗的蛇盤蜷
「屋寬不如心寬、錢多不如福重。」在市場賣春捲皮的仙桃從前不懂這句話的意義,她說,自己的肚皮自己顧,吃飽太閒才會管別人的肚皮是包是扁,心心念念都是自己的生計、自己的幸福。 大半生汲汲營營賺錢,追求更富裕的生活,卻也沒有順心如願,不斷辛苦操勞,每個月還是一樣在追錢,做得沒日沒夜,錢到底去了哪裡。老
越南人吃狗肉,聽在愛狗人士耳裡簡直不可思議。在越南,他們養狗,養到有一天時機成熟就宰來吃,跟台灣人在後院養雞養鴨,養到有一天覺得肥了可以宰來吃是一樣的意思。有人說,自己養的狗怎麼吃得下去,可是雞鴨也是自己養,一樣都是生命,怎麼會有如此差別待遇。又有人說,狗通人性,家禽哪裡比得上,我們既不是狗,更不是
李義阿公到殯儀館冷凍室看長孫最後一面的時候崩潰了,像發瘋一樣大吼大叫,不停拍打自己的頭。那一場車禍帶走李義阿公的大兒子、大媳婦,以及萬分疼愛的孫子,倖存的小孫女不滿三歲。 傷痛過後,李義阿公的腦海中有一本帳冊,應該說是一本喪葬禮儀簿,裡面一筆一筆記載社會善心人士的名字和捐助的金額,李義阿公對這
秀錦說,全身關節痛起來就像上千支針在骨頭與骨頭的細縫不斷穿刺,那種痛會讓人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所以她想過自殺,一了百了,至少肉體不用再承受。然而,秀錦想到兩個兒子,她便又咬牙撐下去,日復一日,反覆疼痛,類固醇吃到最後也無反應,吃與不吃都痛。 醫生跟秀錦說,類風濕關節炎目前還不知道發病的原因,所以
有些因緣,需要用半生,或一生來驗證來觀察來感謝,但是凡夫俗子沒有這等耐心,或說,因為過於著重眼前的利益,對於需要先付出的「買賣」,多半不願意。也有少部份人從來不問自己能得到什麼,而是著重於對方需要什麼,這種人,通常是最後的「贏家」。 有一位小女孩,四歲開始頻繁進出醫院,醫生卻診斷不出病因,女孩
有一位婦人,在十五六歲還沒嫁人就經常下田做農事,這位婦人有一個罩門,特別害怕蚯蚓、蛇等無足爬蟲類,不小心挖到蚯蚓,全身馬上起雞皮疙瘩。蚯蚓都如此害怕,遑論蛇,那是她最難克服的天敵,然而,也許是久遠劫來的因緣,越是害怕越難纏。一日中午,女孩到田裡喊親人回家吃飯,經過陰涼田埂,看見一條成人手臂粗的蛇盤蜷
「屋寬不如心寬、錢多不如福重。」在市場賣春捲皮的仙桃從前不懂這句話的意義,她說,自己的肚皮自己顧,吃飽太閒才會管別人的肚皮是包是扁,心心念念都是自己的生計、自己的幸福。 大半生汲汲營營賺錢,追求更富裕的生活,卻也沒有順心如願,不斷辛苦操勞,每個月還是一樣在追錢,做得沒日沒夜,錢到底去了哪裡。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落魄的退休男精神有些狀況,目前希望到院裡安置 女主的媽媽目前住在院裡,說了一段故事~~~ 我叫黃曉,回首過去的三十年,那是一段浸滿淚水與痛苦的歲月。 曾經,我也像許多懷揣夢想的年輕女孩一樣,對愛情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當我遇到他時,被他的甜言蜜語所迷惑,堅信他會為我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夜晚降臨,高樓大廈的燈光閃爍,宛如繁星點點。街頭上,一個身材瘦弱,像座山一樣駝著背的女士在慢慢前行。她就是招娣,今年已經48歲啦,還是個單親媽媽呢。   說到過去,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幾年前,就是在那個時候,招娣的先生因為車禍離她而去,留下她和兩個還沒長大的寶貝孩子。那一刻啊,她感覺整個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落魄的退休男精神有些狀況,目前希望到院裡安置 女主的媽媽目前住在院裡,說了一段故事~~~ 我叫黃曉,回首過去的三十年,那是一段浸滿淚水與痛苦的歲月。 曾經,我也像許多懷揣夢想的年輕女孩一樣,對愛情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當我遇到他時,被他的甜言蜜語所迷惑,堅信他會為我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夜晚降臨,高樓大廈的燈光閃爍,宛如繁星點點。街頭上,一個身材瘦弱,像座山一樣駝著背的女士在慢慢前行。她就是招娣,今年已經48歲啦,還是個單親媽媽呢。   說到過去,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幾年前,就是在那個時候,招娣的先生因為車禍離她而去,留下她和兩個還沒長大的寶貝孩子。那一刻啊,她感覺整個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