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有時候會聽到。要依自己的感覺做事情,這些年來尤其在身心靈成長的說法裏也常聽到。
我們在做事情或做決定時是怎麼做的呢?通常除了自己本來就會,依照自己的經驗去做之外,會找資料,再來是問人,問周圍的人的意見,或是聽聽看專家或有權威的人說的,綜合這些資訊,最後的決定還是要自己做。有的人事後發現這個決定不好或是錯誤時,會說:「是XX要我這麼做的。」、「我是聽YY的說法的」,這些推託的話已經沒用了,決定不好就是不好,後果是自己在承擔的,是自己沒負那個做決定的責任。
資料再多,權威的專家再怎麼說,決定要怎麼做呢?何況資料各式各樣,有的說法還是相反的,專家說的也各自不同,到最後還是要問自己,那要怎麼決定呢?「問自己的感覺」。
自己的感覺是最準的。我十多年前開始學花精諮詢,上自我療癒課程,花精可以平衡情緒,要先認識、辨認自己的情緒,我才知道,之前我太理智,太用頭腦了,很少去感覺自己的感覺,這才開始多用感覺,在意自己的情緒。
我們老師的「自我療癒」的方法,是用生活周圍的事件和訊息來看到自己的缺失,進而修正它,讓自己更好,這也要用到情緒,當周圍的事件引起我的情緒時,就是有問題,對我有意義,有作用的。
不只是做重大的決定,我們每天隨時都在為生活中的小事做決定,如:要選咖啡或紅茶?要先看書還是寫作?要搭捷運去,全部的時間都算上會比較快到達,但是下車後要走8分鐘;或是搭公車,車行時間比較久,下車後走路只要2分鐘,要選哪一個呢?
我一路學習、練習到現在,中間加進去的修鍊方法,也會提到「感覺」,用感覺來過日子是沒問題的,只是當說這話的人是一起工作的伙伴的話,我生出了不同的想法。
當對方將這個基本原則說出來時,我會想到:
1.那說好一起做的事情,你的感覺不同了,就不做了嗎?
2.原來討論好要用A法做的事情,中間的時候,你的感覺不同,就要改變了嗎?
那我和其他的伙伴要怎麼辦呢?
原來我覺得這樣的原則在一起工作時是危險的,那人是不可靠的,現在寫的當下,不得不承認,事情變來變去是現在世界的基本原則,是常態,不能去扺抗那個變化,如果說用感覺是最準的,用在很多地方都是行得通的,重點是:
看要怎麼表達,怎麼討論變化後的做法,而不是堅持當初的決定,不想改變。
(20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