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人生再無花季│黑箱日記 Black Box Diaries (20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影論重點:
本片和<她有話要說>如何東西方對話
受害者x記者雙重身分的解離與和解
檢討被害人/蕩婦羞辱的人性心理

早在2017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引爆me too運動之前、卻反而晚在他被判入獄之後我們才看到這樣的紀錄片,由此可見娛樂界/政治界、西方/東方面對禁忌議題的方式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同時想起以哈維·溫斯坦事件為背景的<她有話要說 She said, 2022>,當時在影論寫下:「這群受害者甚至沒能說出『我』有話要說,而得藉著記者報導說出『她』有話要說……如同在被侵犯的那一刻,就被剝奪了『我』這個主體……說出來固然痛苦,但保持緘默更將化成禁錮一生的巨大牢籠;而英文片名<She Said>更單純以過去式呈現現實的殘酷,或許她們已然說了,卻沒有聽眾,話語成為了過去式,傷害卻從來不曾過去。」巧合的是在<黑箱日記 Black Box Diaries>中,受害者和記者都是同一個人,主角伊藤詩織甚至是本片的導演、在過程中還成了作家,不論以怎樣的身分,每訴說一次就痛苦一次,卻或許是她所能做的反擊:一一解離自己,拿回因被迫害而破碎的「我」的主權。

「如果我以受害者面對自己,我會崩潰。」

開場沒多久,她這樣說道,也說明她選擇露面是為了改變大眾對性侵受害者悲慘、無助的刻版印象,的確在電影前半,她展現出主動、果斷、理性的記者特質,但勇氣和堅定並不是理所當然的,隨著時間過去、出現更多阻礙,鏡頭前面的她反而像是刻意鎮定,一如當懷疑自己可能被監聽、聽著夥伴口述自己的證詞時故作無謂的神情,隨著電影進入後半,曠日廢時的徒勞、無意將親人推上風口浪尖、意外證人的相助……在在使她破防,失去(勉強地)自持,她依然變成了她不希望別人看到的樣子,然而允許自己崩潰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也唯有如此她才能真正不管不顧別人怎麼看待她,這種覺悟就如同她發現支持她的群眾依然會喊她「那個被強姦的女生」的那種哀傷,當她發現自己不論怎麼做都無法與「受害者」這個標籤切割,也就只需要在乎自己怎麼好好看待自己。

若是必須自我解離才能爭取正義,也必須重新拾起不同的身分,才算完整了自己。許多方面伊藤詩織都成為了典範,但更令人佩服的是她願意將這番內心的曲折暴露在全然陌生的大眾眼前,尤其知道這個社會仍存在許多惡意,扭曲的性別意識、嗜血的盲目批判,卻還是硬生生吞下了二次~N次傷害。

咎責於受害者為什麼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往往比起去承認「世上可能存在純粹的惡」還要容易得多,人類害怕無法解釋、理解的事物,而傾向明確的因果使自己得以安心,然而即使最初可能是因為伊藤詩織期望爭取國外任職的機會才有了與加害者的會面,卻不代表對夢想的慾望等同他者胡亂投射的慾望,女性可以擁有野心而必接受(潛)規則的「教訓」,人類矛盾地用不公正的眼光尋找公正的可能性,根植於人性的偽善與社會進步與否並沒有絕對關係,所謂的「黑箱」不只是事件中官權黑手的攪擾,也是具體化人類內心黑暗的一面,於是每個站出來的受害者都是標靶,法律也只是維護最低限度的尊嚴,即使勝訴,仍不是贏家。

從25歲一直到33歲,最美好的年紀卻是人生最黑暗的時光,像是電影開場落水中的櫻花,旅人們記憶中的燦爛盛放,就伊藤詩織來說竟是纖細的氣味不設防地觸動那次事件的感官印象,人生再無花季。片尾,終於獲得遲來的正義,她從原本欣慰的表情逐漸緩和下來,那一幕像是<畢業生>片尾激動之後的迷茫,關於伊藤詩織另一段的人生才要開始但又該往何處。

<黑箱日記>必然不是真正的日記,我們所看到的只是銀幕前的伊藤詩織、紀錄片中有擷取到的片段,那些沒被寫下的日子她是怎麼度過的?而超過九成沒能為自己發聲的受害者又是怎麼活的?但願有一天我們能有溫柔的答案。

同場加映:

集體暴力下的倖存者<她有話要說+花漾女子>:Me Too

不肯被鎮靜的疼痛<所有的美麗與血淚>:女性x社會議題x紀錄片

不無辜的叛徒<失速芭蕾>:上位潛規則

懸疑總在電影後<紅色房間>:慾望殺人

她的身體成為巨大的謎語<無法融化的祕密>:受害者的反擊

avatar-img
129會員
237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馬奎斯《百年孤寂》:「世界太新,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去指」 世界的源起,說要有光就有光,底層的命令是「說那叫光就叫光」; 得靠著定義外界事物,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 人類的認知模式迭代完成,具體而微化作那盞香氛蠟燭, 其實誰能說清一樣東西為何就該是那樣的味道? 氣息,看不見,卻
Romy是個自動化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這個設定不只對應Romy的自我要求(最佳妻子、媽媽、老闆,更是女性典範),機器人、自動化的一步到位是基於程式和指令,而人類的行為舉止往往比那還要複雜得多,片頭Romy的假高潮便是一例,也暗示她擁有的完美都是靠偽裝得來,但人為何擅於偽裝又為何要偽裝,也有複雜
開場舞作《穆勒咖啡館》(Café Müll)女舞者的「夢遊」強化了「空間」的邊界感,呼應電影中兩名女主角成為植物人的肉體禁錮狀態。身為鬥牛士的Lydia象徵勇氣、韌性、挺拔,芭蕾女伶Alicia則是維納斯般優雅、柔美、靈巧的存在,她們是阿莫多瓦女性崇拜的雙重化身,然而女性強大神祕的精神力卻往往在男性
時代才是真正的主題,影響了這部片成為一部失敗的類型片,披著刑偵探案的骨架,卻毫無蒐證推理的過程,關於舊村拆遷衝突現場官員老唐為何死亡,全都靠著鏡頭一點點交代出來,由井柏然飾演的年輕警官小楊:「我要把你們一個一個查清楚」立下徒然熱血的flag,他輕易地走入構陷中,使自己與關係人牽扯不清,這個角色對應渴
日子轉眼就偷走了我們的時間,回顧2024,是我近幾年金馬看最多部的一年,也因為暫別工作而夠空閒能在11月猛看金馬獎入圍的院線片……為了列出一年中私心喜歡的10部電影斟酌了許久,這份清單也只是想透過影像好好記得2024,挑選標準為「願意馬上再看一遍」的片子,以下不分排名,並簡述個別喜好的原因。
疫情後的創作,大都概念式、符號性地拆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人際關係、經濟體系、公衛環境的轉變,很難想像都已經2024年了,該怎麼處理「原始事件」全人類仍舊一籌莫展,自2019年開始的集體痛苦記憶到底要如何追尋才算完整?不論如何,事件爆發初始的隱瞞、否認都該向中國究責,無法被揭露的真相就等於沒有真相
馬奎斯《百年孤寂》:「世界太新,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去指」 世界的源起,說要有光就有光,底層的命令是「說那叫光就叫光」; 得靠著定義外界事物,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 人類的認知模式迭代完成,具體而微化作那盞香氛蠟燭, 其實誰能說清一樣東西為何就該是那樣的味道? 氣息,看不見,卻
Romy是個自動化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這個設定不只對應Romy的自我要求(最佳妻子、媽媽、老闆,更是女性典範),機器人、自動化的一步到位是基於程式和指令,而人類的行為舉止往往比那還要複雜得多,片頭Romy的假高潮便是一例,也暗示她擁有的完美都是靠偽裝得來,但人為何擅於偽裝又為何要偽裝,也有複雜
開場舞作《穆勒咖啡館》(Café Müll)女舞者的「夢遊」強化了「空間」的邊界感,呼應電影中兩名女主角成為植物人的肉體禁錮狀態。身為鬥牛士的Lydia象徵勇氣、韌性、挺拔,芭蕾女伶Alicia則是維納斯般優雅、柔美、靈巧的存在,她們是阿莫多瓦女性崇拜的雙重化身,然而女性強大神祕的精神力卻往往在男性
時代才是真正的主題,影響了這部片成為一部失敗的類型片,披著刑偵探案的骨架,卻毫無蒐證推理的過程,關於舊村拆遷衝突現場官員老唐為何死亡,全都靠著鏡頭一點點交代出來,由井柏然飾演的年輕警官小楊:「我要把你們一個一個查清楚」立下徒然熱血的flag,他輕易地走入構陷中,使自己與關係人牽扯不清,這個角色對應渴
日子轉眼就偷走了我們的時間,回顧2024,是我近幾年金馬看最多部的一年,也因為暫別工作而夠空閒能在11月猛看金馬獎入圍的院線片……為了列出一年中私心喜歡的10部電影斟酌了許久,這份清單也只是想透過影像好好記得2024,挑選標準為「願意馬上再看一遍」的片子,以下不分排名,並簡述個別喜好的原因。
疫情後的創作,大都概念式、符號性地拆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人際關係、經濟體系、公衛環境的轉變,很難想像都已經2024年了,該怎麼處理「原始事件」全人類仍舊一籌莫展,自2019年開始的集體痛苦記憶到底要如何追尋才算完整?不論如何,事件爆發初始的隱瞞、否認都該向中國究責,無法被揭露的真相就等於沒有真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訂票 又到了每年2、3月的賞櫻旺季,繼上次去了福壽山千櫻園後,這次目標轉為武陵農場(是說我從來沒去過武陵農場會不會太誇張?),為了不再讓人生白活立馬手刀訂了國光客運的賞櫻專車,來回加上門票才730大洋(臺北轉運站app訂購,另加手續費10元),算是便宜,畢竟路途那麼遙遠。 上車出發 茶莊午餐 回程
花下泡茶,想起英國詩人布萊克的名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觀察一粒小小的沙,可以看到浩瀚的世界,從一朵花中,可以欣賞到宇宙之美,只要用心,就可以從日常事物中領悟生命的意義。美感第一步,就是訓練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力,多看多領略大自然之美,就是在收集自己的美感資料庫。
今年的立春多雨,看著窗外不斷落下的雨水,感覺濕冷的天氣還會持續一陣子,春天真的來了,春天是好佳節吧?
最近和家人來到桃園翠墨莊園賞櫻~ 到訪時間:2022/01/20 當時櫻花約開三成 春節期間櫻花應該會盛開~這裡也是寵物友善空間,不仿和家人、毛小孩來趟賞櫻之旅吧!
身為晴男,函館行的第一天,從出發時的陰天,陽光與湛藍的交織,到溫暖深紅的夕陽,可說是把晴男的功力發揮的淋漓盡致,沒想到第二天出現了覆蓋能力的陷阱卡...
訂票 又到了每年2、3月的賞櫻旺季,繼上次去了福壽山千櫻園後,這次目標轉為武陵農場(是說我從來沒去過武陵農場會不會太誇張?),為了不再讓人生白活立馬手刀訂了國光客運的賞櫻專車,來回加上門票才730大洋(臺北轉運站app訂購,另加手續費10元),算是便宜,畢竟路途那麼遙遠。 上車出發 茶莊午餐 回程
花下泡茶,想起英國詩人布萊克的名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觀察一粒小小的沙,可以看到浩瀚的世界,從一朵花中,可以欣賞到宇宙之美,只要用心,就可以從日常事物中領悟生命的意義。美感第一步,就是訓練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力,多看多領略大自然之美,就是在收集自己的美感資料庫。
今年的立春多雨,看著窗外不斷落下的雨水,感覺濕冷的天氣還會持續一陣子,春天真的來了,春天是好佳節吧?
最近和家人來到桃園翠墨莊園賞櫻~ 到訪時間:2022/01/20 當時櫻花約開三成 春節期間櫻花應該會盛開~這裡也是寵物友善空間,不仿和家人、毛小孩來趟賞櫻之旅吧!
身為晴男,函館行的第一天,從出發時的陰天,陽光與湛藍的交織,到溫暖深紅的夕陽,可說是把晴男的功力發揮的淋漓盡致,沒想到第二天出現了覆蓋能力的陷阱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是一位娼妓倖存者的真實告白,包含她痛苦的過往以及對社會底層黑暗面的反思。書中詳盡描述了她遭受的身心痛苦和不幸經歷,以及她對自己人生和社會的深刻反思。作者以勇氣將這些痛楚化為文字公諸於世,希望能讓世人對社會上的黑暗面更加認識。
延續上篇前任W的文章,最後提到「愛的時候,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成為致命傷。 最初的我們,因躁鬱症認出彼此有相同靈魂而相愛,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是,因疾病的發作不斷上演對彼此攻擊,最終兩人都被傷到體無完膚,不得不承認我倆本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最近剛追完Netflix上的《女神降臨》,以淚洗面超多次。因為這裡面的女主完全就是在經歷我過去遭遇過的課題,看女主在裡面掙扎逃避就覺得......喔......救命啊……
Thumbnail
《女二》文字很高級,情緒很有厚度,細膩但不瑣碎。一個等功成名就的機會等了十多年的女演員,在追求夢想的漫長旅途中會有的痛苦、糾結、成長和昇華,都很完整、很真實。
Thumbnail
生活無法迴避「政治」的介入,電影《藍色的你》所處的年代正是如此。1988年因著保守派柴契爾夫人宣布的28條款,校園內禁止宣揚同性戀,讓未公開出櫃的女同志體育老師珍備感壓力,她甚至得聽著錄音帶的步驟才能安穩入睡。事實上,正如她女友薇薇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她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與「政治」劃上等號,一如電視上
一個徹底坦白過去、面對自己的人,會是什麼樣子?會更清楚明白自己的樣貌、對於自己所為與所思更加的瞭然於心?還是相反? 《告白者》同前作《同情者》,由同一個敘事者的肉體與心靈,受到諸多的苦難。當然,我們知道,即使作者在此作中再度讓敘事者肉體遭逢巨大的、逼迫至瀕死的酷刑(施虐者確實是以刑求的形式施予酷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是一位娼妓倖存者的真實告白,包含她痛苦的過往以及對社會底層黑暗面的反思。書中詳盡描述了她遭受的身心痛苦和不幸經歷,以及她對自己人生和社會的深刻反思。作者以勇氣將這些痛楚化為文字公諸於世,希望能讓世人對社會上的黑暗面更加認識。
延續上篇前任W的文章,最後提到「愛的時候,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成為致命傷。 最初的我們,因躁鬱症認出彼此有相同靈魂而相愛,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是,因疾病的發作不斷上演對彼此攻擊,最終兩人都被傷到體無完膚,不得不承認我倆本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最近剛追完Netflix上的《女神降臨》,以淚洗面超多次。因為這裡面的女主完全就是在經歷我過去遭遇過的課題,看女主在裡面掙扎逃避就覺得......喔......救命啊……
Thumbnail
《女二》文字很高級,情緒很有厚度,細膩但不瑣碎。一個等功成名就的機會等了十多年的女演員,在追求夢想的漫長旅途中會有的痛苦、糾結、成長和昇華,都很完整、很真實。
Thumbnail
生活無法迴避「政治」的介入,電影《藍色的你》所處的年代正是如此。1988年因著保守派柴契爾夫人宣布的28條款,校園內禁止宣揚同性戀,讓未公開出櫃的女同志體育老師珍備感壓力,她甚至得聽著錄音帶的步驟才能安穩入睡。事實上,正如她女友薇薇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她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與「政治」劃上等號,一如電視上
一個徹底坦白過去、面對自己的人,會是什麼樣子?會更清楚明白自己的樣貌、對於自己所為與所思更加的瞭然於心?還是相反? 《告白者》同前作《同情者》,由同一個敘事者的肉體與心靈,受到諸多的苦難。當然,我們知道,即使作者在此作中再度讓敘事者肉體遭逢巨大的、逼迫至瀕死的酷刑(施虐者確實是以刑求的形式施予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