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的願望 》讀書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刺蝟的願望》   2025年2月7日

作者:敦·德勒根

繪者:祖敷大輔

譯者:林敏雅

出版社:未來







「孤單就像我身上的刺,

是我的一部分。

如果我有翅膀而不是刺,

就不會那麼孤單了。

我就可以隨心所欲飛到任何地方,

再也不需要什麼願望。」——刺蝟







刺蝟很孤單,從來沒有動物拜訪他。

他寫了一封邀請信,

想請森林的動物來他家玩,

卻總是想太多,

遲遲不肯寄出那封信,

就這樣時序就從秋天到了冬天。







這本書是女兒在學校借的,

還推薦我一定要看,

因為她說我好像書中的主角-刺蝟。

想邀請朋友來家裡玩,

又擔心家裡太亂、擔心自己身上的刺傷害別人、擔心別人覺得無聊、擔心招待不周,

刺蝟有好多擔心,

這些擔心的底層就只有一件事:怕別人討厭他、不喜歡他。







還記得以前的我非常沒有自信,

但自從失戀換了一個髮型設計師,

他把我變得完全不一樣,變得漂亮了,

讓我在大學裡可以昂首抬頭,

不輸給台北的時尚女子。




為此,我非常感謝他,

還特地買了當時有名的甜點想送給他、表達感謝。




可是擔小如我,

在他店外徘徊許久,

甜點終究沒有送到他手上。

當時的我,想說如果人家不喜歡怎麼辦?

人家不吃甜點怎麼辦?

不合人家胃口怎麼辦?

甜點款式不夠fancy 怎麼辦?




腦中小劇場演了無數回,

最後甜點還是自己帶回家吃掉了。







大概是從小被教育著要思慮周詳方可成事。

可是過了頭就會產生兩種情況:

(1)做了各種預防措施,

以避免糟糕的情況發生,

可是未來不可預期,

越是努力想,

只會更加焦慮,

最後像刺蝟一樣,

在腦海中腦補一堆卻跨不出原點。




(2)而且,每想一次,

大腦就會強化「我不夠好」的信念,

久而久之,

對自己的無力感越來越強,

對生活的掌控感卻越來越弱,

最後只想「躺平」算了。




對於那個討厭的自己或是想太多的自己,

現在我會用更多的耐心去包容、去等待,

因為那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唯有誠心悅納自己,

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

才能好好地繼續在這個世界生存。




鬱悶的話,出去走走吧!

讓大自然撫平一切,

也許會遇到那個「就是覺得你很不錯」的松鼠朋友!




#2025第二本 #莉娜家的書房 #方格子 #莉娜讀書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愛珠從她自小浸潤的蘆洲、大稻埕出發, 寫下她往昔不曾覺察的吃食烹煮細節。 看著她的文字, 忍不住熱淚盈眶, 裡面寫著不只是食物, 更是對母親的想念。 她說:「把一道家常菜反覆練熟,隨身攜帶,是自保的手段。逝者喚不回,如果連菜也丟了,味覺以後就無處可泊岸。」 寫的真的好, 用辭遣字也帶有老派的氣味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以父親的暢銷書《與成功有約》的7個習慣為基礎,西恩·柯維用故事的方式,幫助孩子將7個重要的習慣運用在生活中。 裡面緊扣著七大主題: 1️⃣主動積極 2️⃣以終為始 3️⃣要事第一 4️⃣雙贏思維 5️⃣知彼知己 6️⃣統合綜效 7️⃣不斷更新
最暖心❤️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是你陪著我慢慢走,是我們一起辦到了。」 能有祖父母(阿公阿嬤爺爺奶奶)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 這些回憶都是無可取代, 也把 #阿公的跟屁蟲 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一直覺得,繪本不只是給小朋友看的, 大人也可以在裡面收穫幸福。 從小到大,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受傷的經驗。 受傷、結痂,最後痊癒, 不管是身體的疤還是心裡的傷疤, 最終都會慢慢好起來, 留下的只是那淡淡的痕跡, 還有當時滿滿的回憶, 而我們就在這樣的過程長大茁壯。
洪愛珠從她自小浸潤的蘆洲、大稻埕出發, 寫下她往昔不曾覺察的吃食烹煮細節。 看著她的文字, 忍不住熱淚盈眶, 裡面寫著不只是食物, 更是對母親的想念。 她說:「把一道家常菜反覆練熟,隨身攜帶,是自保的手段。逝者喚不回,如果連菜也丟了,味覺以後就無處可泊岸。」 寫的真的好, 用辭遣字也帶有老派的氣味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以父親的暢銷書《與成功有約》的7個習慣為基礎,西恩·柯維用故事的方式,幫助孩子將7個重要的習慣運用在生活中。 裡面緊扣著七大主題: 1️⃣主動積極 2️⃣以終為始 3️⃣要事第一 4️⃣雙贏思維 5️⃣知彼知己 6️⃣統合綜效 7️⃣不斷更新
最暖心❤️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是你陪著我慢慢走,是我們一起辦到了。」 能有祖父母(阿公阿嬤爺爺奶奶)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 這些回憶都是無可取代, 也把 #阿公的跟屁蟲 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一直覺得,繪本不只是給小朋友看的, 大人也可以在裡面收穫幸福。 從小到大,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受傷的經驗。 受傷、結痂,最後痊癒, 不管是身體的疤還是心裡的傷疤, 最終都會慢慢好起來, 留下的只是那淡淡的痕跡, 還有當時滿滿的回憶, 而我們就在這樣的過程長大茁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可以是一隻刺蝟,因為我是一隻穿山甲,在你生氣的時候可以捲縮成一團保護自己。」 昨天我男朋友對我説了這樣的一句話,我覺得有點可愛,就把它記錄起來了。 其實我是一個情緒很細膩的人,在大多數時間都能講講道理,但有些時候還是會不小心急躁,導致説話有點衝。 我知道這樣的自己不好,也有特別注意自己
Thumbnail
多希望關掉呼吸 很想要關閉心跳 也許感覺跟想法就流進天空 彷彿靈魂飛出鳥籠 或者一切都不存在了   羨慕雲氣,風一吹就消散 同情月亮周而復始 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 卻從不能更換感知工具   那麼不愛自己是為什麼 或許就是太愛自己了 老鷹需要飛翔 海龜渴盼優游 花豹喜歡賴在
Thumbnail
青春,是一隻斑斕的鳥兒,就是一直飛啊飛的,只能純欣賞,卻不能有太多的干涉。 昨晚明明我已經入睡,167還是將我叫醒,支支吾吾又興奮地問,「明天我們有什麼事嗎?」被擾醒的我沒好氣的回,「哪有什麼事!」她接著說,「那我和同學有約」。 在這種情狀,睡神當然已經凌駕於我所有的思路之上,所以我
Thumbnail
常常說:心情不愉快 常常覺得:生活不開心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今天我用分享吸引”知音”到我的生命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妙莉葉·芭貝里《刺蝟的優雅》 Art by ​Oeuvre de Marita Fenske
Thumbnail
一如往常地翱翔淡水河上空 鳳頭蒼鷹沒戴安全帽 飛行不需同伴 獵殺也是獨行俠 麻雀和野鴿子啄食滿地飼料 一大群撲翅聲幾乎能覆蓋天地 太陽不在乎遊客怎麼說 月亮圓缺哪管什麼多多指教
Thumbnail
有些人可以像花蝴蝶般穿梭在人群而悠遊自得,而有些人卻是無法忍受嘈雜的聲音而選擇遠離人群,無論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都勢必要適應兩者,因為人是群體的動物,也同時需要獨處的時間蓄積能量。 《獨處很好,有朋友分享也不錯》繪本中的麋鹿先生非常享受獨居的生活,他沈浸於日常的靜謐氛圍,也懂得寵愛自己。
Thumbnail
真正的幸福快樂 是一隻蝴蝶 停在你的肩上
Thumbnail
「你可以是一隻刺蝟,因為我是一隻穿山甲,在你生氣的時候可以捲縮成一團保護自己。」 昨天我男朋友對我説了這樣的一句話,我覺得有點可愛,就把它記錄起來了。 其實我是一個情緒很細膩的人,在大多數時間都能講講道理,但有些時候還是會不小心急躁,導致説話有點衝。 我知道這樣的自己不好,也有特別注意自己
Thumbnail
多希望關掉呼吸 很想要關閉心跳 也許感覺跟想法就流進天空 彷彿靈魂飛出鳥籠 或者一切都不存在了   羨慕雲氣,風一吹就消散 同情月亮周而復始 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 卻從不能更換感知工具   那麼不愛自己是為什麼 或許就是太愛自己了 老鷹需要飛翔 海龜渴盼優游 花豹喜歡賴在
Thumbnail
青春,是一隻斑斕的鳥兒,就是一直飛啊飛的,只能純欣賞,卻不能有太多的干涉。 昨晚明明我已經入睡,167還是將我叫醒,支支吾吾又興奮地問,「明天我們有什麼事嗎?」被擾醒的我沒好氣的回,「哪有什麼事!」她接著說,「那我和同學有約」。 在這種情狀,睡神當然已經凌駕於我所有的思路之上,所以我
Thumbnail
常常說:心情不愉快 常常覺得:生活不開心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今天我用分享吸引”知音”到我的生命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妙莉葉·芭貝里《刺蝟的優雅》 Art by ​Oeuvre de Marita Fenske
Thumbnail
一如往常地翱翔淡水河上空 鳳頭蒼鷹沒戴安全帽 飛行不需同伴 獵殺也是獨行俠 麻雀和野鴿子啄食滿地飼料 一大群撲翅聲幾乎能覆蓋天地 太陽不在乎遊客怎麼說 月亮圓缺哪管什麼多多指教
Thumbnail
有些人可以像花蝴蝶般穿梭在人群而悠遊自得,而有些人卻是無法忍受嘈雜的聲音而選擇遠離人群,無論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都勢必要適應兩者,因為人是群體的動物,也同時需要獨處的時間蓄積能量。 《獨處很好,有朋友分享也不錯》繪本中的麋鹿先生非常享受獨居的生活,他沈浸於日常的靜謐氛圍,也懂得寵愛自己。
Thumbnail
真正的幸福快樂 是一隻蝴蝶 停在你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