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人還在學的時候。
大家都穿著什麼樣的制服呢?
詢問之後
「那是穿著『長款學生服』的世代。那時候像是『走在時尚的最尖端』一樣。就這樣會受歡迎的時代。」
「穿成像『低腰褲』一樣。雖然被父母說『不要踩褲管』,還是穿成像是要露出屁股一樣的低腰。」
「穿成辣妹系。把裙子摺了好幾遍變短,被老師叫去的時候才把裙子摺回原樣。」
能在穿著中感覺到時代呢~。
大家都在男女有別的制服中,穿搭出自己的風格呢。
「男女有別」的制服。到了最近,似乎有著逐漸改變的樣子。
根據知名的制服製造商所做的問卷調查。
詢問了全國的國中‧高中的教師1400人之後,70%以上的人表示「正在採用」一種新的制服樣式。
你覺得是甚麼呢?
答案是...
「女生也能穿西裝褲。」
聽說這樣的趨勢,在這幾年廣泛地拓展開來。
(※2023年「カンコー学生服」的調查」
在這個兵庫縣的國中裡,女生也好男生也好,基本都穿著西裝褲。
有意願的話,裙子也OK喲!
雖然在學校的女生約有40%都選擇穿西裝褲
我們來問問她們各自的選擇的理由。
(學生)
「打掃的時候,活動比較方便,我的腳比較容易覺得冷,穿西裝褲感覺起來比較溫暖。」
(學生)
「對國中生和高中生所穿著的裙子有興趣也很憧憬,所以申請穿裙子。」
從學生那裡聽到「穿著同樣的制服,並非『因為是女生』、『因為是男生』,而是學校能把我視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樣的感覺。」
制服的設計也有逐漸改變的趨勢喲。
看看這些男女共通的設計款式。
(圖左:寬褲、圖中:褲裙、圖右:五分褲)
為了不要突顯身體線條而精心設計。
五分褲是做為夏天的炎熱對策而採用的。
這個是男女通用的泳裝。
長袖與寬鬆舒適的五分褲。
聽說是採用學生的意見所做的,像是「不想被曬黑」、「想遮住體型和體毛」等。
甚至也有讓學生自己動起來,改變制服設計的學校。
在大阪的公立小津國中。
4年前,學生開始自己改變制服和校規的活動。
(學生會的學生)
「你會不會覺得校規很奇怪,是不是有需要在意的地方?要不要跟我們學生會一起改變校規呢?」
這就是之前的制服。也就是所謂的學生服和水手服。是很常見的穿著。
但是,學生似乎對此有所不滿。
「女生也想穿長褲」
「學生服既貼身又很熱」
「好土」
似乎有這樣的意見。
因此,就是要我們自己來重新設計!
目標是「誰都想穿」的制服。
說到要如何推動進行...
總之先提出各自的意見。
例如,衣服的顏色就有許多的意見。
(學生)
「像是藍色、紅色之類的,太過張揚。雖然跟制服很搭的紺色還好一點。」
其他還有
「要男女共通的西裝外套」
「要方便動的連帽衣」
「果然水手服也不錯」
等等許多意見,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但是,要整合意見就很辛苦!這麼一想...
不胡亂整合,而是全部接受大家的意見。
而結果
加上一直以來的學生服和水手服,西裝外套和體育服,色彩鮮豔的連帽衣和POLO衫、開襟毛衣等。
算上多樣的設計和顏色的話,居然有100種以上!
這些全部的制服中,不論是穿哪一種都OK!非常棒!
聽說,在服飾店內可以以便宜的價格買到連帽衣等。
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制服很棒呢~
(學生)
「我喜歡黑色。雖然有許多的顏色,但是現在可以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但是,在這個自由的制服完成之前,有必須跨過的一道牆。
那就是,監護人的理解。
例如,學生們在思考「穿著體育服上學也OK」這樣的規定,有著這樣的意見。
(監護人)
「例如『穿著體育服參加畢業典禮』是怎麼想的呢?不要只重視自由,而是要取得平衡。」
嗯~原來如此。對於這個意見覺得「有道理」的人是不是很多?
然後...
(學生)
「並不是真的變得自由,而是透過『可以穿體育服去』這件事來重視思考這件事。如果不做思考就穿著制服去,那麼出社會的時候感到困擾的還是那個人自己。因此如果從國中時期就開始思考TPO,那麼大家不就可以漸漸有了協調性嗎。」
Rin註:TPO是指做出符合該時間與場合的態度或行為
(監護人)
「與其說有很廣闊的視野,不如說我可以了解到學生們花了許多時間提出意見並思考。」
就像這樣跟監護人對話,花了1年半的時間,新制服誕生了。
聽說在學校舉辦像時裝秀一樣,很厲害~。
但是,這樣還沒結束。
這個制服。聽說,居然!每年都會修改。
這天是討論制服的素材與設計重新修改的重點。
(學生)
「例如這件寬褲,把褲管再調寬,修改成誰都可以輕鬆穿的褲子。」
(學生)
「用棉的話,肌膚敏感的人也能穿。」
這次不可或缺的是,跟監護人的討論。因為是監護人出錢的呢。
在那之前,開始作戰會議!
(學生)
「例如,如果被說『毛衣用這種顏色不是很好。』之後問『是為甚麼呢?』,如果我們可以理解的話就可以『再檢討』,如果我們無法接受的話會進行反駁。」
之後,老師...
(老師)
「與其說監護人是提出疑問,不如說是『這樣的話如何呢?』這樣的提問。這樣的話並不是要反駁,我覺得要去尋求監護人的理解會比較好。」
(老師)
「能理解的話就好了,因為我們是要跟監護人在同一個環境下一起過的。」
(學生)
「來自監護人的意見,並不是以反對而是以『疑問』來思考的話,為了讓他們理解,我們也可以用溫和的方式說明。」
很棒呢!就這樣有所成長呢~
(學生)
「一想到將自己做到的事情化成結果,就可以感到有極大的成就感。」
(學生)
「雖然大家大概心裡都有能做到的能力,但這樣的努力把那股力量給引發出來了。也帶來了自信。」
吶吶,老師
都把事情交給學生,您不擔心嗎?
(老師)
「一開始,我真的覺得學生們『正在改變』,與其說不安,不如說一直想著他們真的做得到嗎。但是,他們超乎我所想的思考更多,這幾年真的覺得果然孩子們的能力真厲害啊。」
在討論修改制服的討論中,有著「真要這麼自由的話,不要穿制服的話不也很好?就穿私服不也很好?」這樣的意見。
即使如此,如此執著於制服的原因是
「有著小津國中風格的制服不是也不錯嗎」
「讓在地的居民怎麼想,也是很重要的」
等討論之後,決定要「有制服」。
並不能只想到自己,而是要連同周遭一邊思考一邊決定好規則。
對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並不是只有在學校,在家中和社會中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有任何在意的事情,儘管說出來討論吧!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