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 0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費曼在課堂上進行他的保齡球擺錘演示

費曼在課堂上進行他的保齡球擺錘演示


另一種對稱稱為「時間對稱」,基本等式都有這個特性,意思是說,無論在時間上向前或向後,等式都有效。

這個意義下的對稱可以再用我們那個旋轉的球體來做比喻。

假如將時間逆轉,鏡子的球體影像便「還原」到順時針方向旋轉,這也算是一種對稱。

還有一種對稱稱為「空間移轉」(translation in space),大概的意思是說,假如你在一地設計了某些儀器,為某個對象做某個實驗,然後你在另一個地方,用同樣的儀器,為同樣的對象做相同的實驗,在空間上轉移了的實驗 (translated experiment) 的結果會跟原來的實驗結果一樣。

這其實不太正確,而且往往被誤解。

很多科學主義者及科學哲學家常說科學之所以正確或優勝是因為無論在何地 (或何時),重覆同一個實驗可以取得同一個結果,就是這樣的一個誤解。

我們試用費曼的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8

譬如在某實驗室內做一個鐘擺實驗,假如向左邊平移 6 公尺,根本不可能重覆實驗,因為那裡湊巧有一堵牆。

向右邊平移 33,333 公里怎麼樣﹖

同樣不能重覆實驗,但原因非常不一樣。

做鐘擺實驗的條件已經沒有了,因此鐘擺不會正常運作。鐘擺需要地球表面的重力運作。向右平移 33,333 公里,大概已經進入大氣層的外層散逸層 (exosphere)了,地球的引力一方面減弱了,另一方面又可能受其他星體的引力影嚮,擺錘的實驗肯定不能有原實驗的結果。所以作為對稱的一種的空間移轉,概念的界定必須考慮到足以影嚮實驗 (或系統) 的情況的因素﹕當進行空間移轉時,必需同時移轉足夠足以影嚮實驗的相關條件。換句話說,當要將擺錘實驗向右平移 33,333 公里時,如果我們想像同時將儀器和地球向右平移 33,333 公里,儀器將會如常運作。

 乍看之下,這似乎有取巧之嫌。

讓我們換一個說法﹕如果我們改變了一個實驗的一些應備條件 (譬如重力),我們便不可能測試 —— 譬如擺錘 —— 的性質。這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這些都跟愛麗絲有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待會愛麗絲進入鏡像世界中,是否一個空間移轉﹖

__________

8 Richard P. Feynman, 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2; 85頁。

待續

內容總結
對稱
2
/5
avatar-img
7會員
354內容數
我們這裡談兩個東西: 哲學和邏輯,以及與哲學和邏輯相關的東西。 首先開設的房間是《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隨後將陸續開設《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和《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聯絡作者﹕sen.wong@proton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七 回到我們放在鏡子前面的旋轉球體,雖然旋轉的方向相反,但無論原球體或球體的鏡中影像都以物理定律容許的方式旋轉。 這就是物理學者說的一種對稱。 溫伯格對物理定律的對稱有這樣的一個解說﹕7 此亦即所謂的不變原則 (princ
4/5對稱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六 自然界中最簡單的對稱應該屬於形狀或物件的對稱一類。 如果我們將一個正方形旋轉 900 或 1800,它看來仍然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對稱。 一個含六面的立方體,從六個面的方向看都一樣,每一面都與四面成直角,與相對的一面平行﹔
2/5哲學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五 鏡子反映出來的事物都反過來了是貫串《越鏡而過,及愛麗絲所見》全書的其中一個主題。 這個印象與對稱 (symmetry) 的概念緊密相關。 對稱有好幾個定義《牛津英語詞典》說「對稱」是「一個容許將物體從劃分點或線或平面劃分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四 在進入有關對稱的討論之前,讓我們談一下對比。 《越鏡而過,及愛麗絲所見》與《愛麗絲奇境歷險記》有很多刻意的對比。 愛麗絲的首個歷險記 ——《愛麗絲奇境歷險記》—— 以暖洋洋的夏日為背境﹔她的第二個歷險記 ——《越鏡而過,
2/5愛麗絲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三 就邏輯的視角而言,假如 B 世界是 A 世界的鏡像, A 世界同樣是 B 世界的鏡像,因此沒有所謂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世界,起碼我們沒有足夠的邏輯理據去假設一個真實的世界或我們的那個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 愛麗絲觀察得對,除非客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二 冬夜﹐清冷。 如果你能夠靠近玻璃窗﹐你便會見到雪花在黑夜中飄落。 看到了嗎﹐有些還軟軟地吻在玻璃上哩﹖ 愛麗絲對著小貓細說獨白。小貓是黛娜的初生﹐喜歡躺在愛麗絲溫暖的懷裡纏綿。 你會下象棋嗎﹐小貓﹖ 剛才﹐要不是那
2/5愛麗絲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七 回到我們放在鏡子前面的旋轉球體,雖然旋轉的方向相反,但無論原球體或球體的鏡中影像都以物理定律容許的方式旋轉。 這就是物理學者說的一種對稱。 溫伯格對物理定律的對稱有這樣的一個解說﹕7 此亦即所謂的不變原則 (princ
4/5對稱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六 自然界中最簡單的對稱應該屬於形狀或物件的對稱一類。 如果我們將一個正方形旋轉 900 或 1800,它看來仍然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對稱。 一個含六面的立方體,從六個面的方向看都一樣,每一面都與四面成直角,與相對的一面平行﹔
2/5哲學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五 鏡子反映出來的事物都反過來了是貫串《越鏡而過,及愛麗絲所見》全書的其中一個主題。 這個印象與對稱 (symmetry) 的概念緊密相關。 對稱有好幾個定義《牛津英語詞典》說「對稱」是「一個容許將物體從劃分點或線或平面劃分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四 在進入有關對稱的討論之前,讓我們談一下對比。 《越鏡而過,及愛麗絲所見》與《愛麗絲奇境歷險記》有很多刻意的對比。 愛麗絲的首個歷險記 ——《愛麗絲奇境歷險記》—— 以暖洋洋的夏日為背境﹔她的第二個歷險記 ——《越鏡而過,
2/5愛麗絲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三 就邏輯的視角而言,假如 B 世界是 A 世界的鏡像, A 世界同樣是 B 世界的鏡像,因此沒有所謂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世界,起碼我們沒有足夠的邏輯理據去假設一個真實的世界或我們的那個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 愛麗絲觀察得對,除非客
1 Looking-Glass House : 對稱 鏡子屋 二 冬夜﹐清冷。 如果你能夠靠近玻璃窗﹐你便會見到雪花在黑夜中飄落。 看到了嗎﹐有些還軟軟地吻在玻璃上哩﹖ 愛麗絲對著小貓細說獨白。小貓是黛娜的初生﹐喜歡躺在愛麗絲溫暖的懷裡纏綿。 你會下象棋嗎﹐小貓﹖ 剛才﹐要不是那
2/5愛麗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閉上眼,看 張開眼,卻...
大家都知道對同一件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就會有不過視角,不同視角就會有不同視野,進而產生不同感受。 電影同個腳本,運鏡方式不同,拍出效果也完全迥異。是長鏡頭背景入戲亦或人物表情特寫,同是發生一樣的事情,觀眾接收到的訊息肯定不同。
Thumbnail
⋯⋯攸關我們生計的事,需要反覆省視。就讓《一如既往》扮演一面鏡子,一面意若思鏡,映照出想望,並指引自己下一步的行動。
Thumbnail
在《奇蹟課程》裡面談到不少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我們都知道非常地抽象,那個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因為這個時間觀,其實隱含在所有的奇蹟裡面或者是操練的背後。尤其是它隱藏在所謂我們的寬恕法門裡面。 任何希望別人改變的想法都假設「別人已經錯了」,這個假設會成為你的經驗。 別當一回事吧。
Thumbnail
  何謂建築現象學?何謂建築的意向性?建築如何被我們知覺?或者說,如何在知覺中意向建築的同一性?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我們如何知覺自我的同一性?   以正立方體為例,同一個面相在不同的時間中呈現不同的輪廓。藉由輪廓,我們得到正立方體的「同一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前一秒與下一秒的
Thumbnail
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覺察自己的盲目,人其實不容易分辨自己看到的究竟是「實像」或「虛像」;除非真能處在另一個維度,自提其神於太虛,俯身自瞰;如其不然,未必不可能終身處於盲目的狀態..。
Thumbnail
一旦掌握資訊、瞭解本質就是輸的開始 你可以假想成今天播放一部影片,從0秒開始到結束,接著你倒著播,那麼影片裡的所有動作就是逆向播給你。而當你要使用任何逆轉物品時,你的心流方向是必須跟原本你想的一樣,譬如說你跑步、游泳、喝水,心態都是保持與現實世界一模一樣的狀況。當你對著逆轉物品這麼想時,逆轉物品就
閉上眼,看 張開眼,卻...
大家都知道對同一件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就會有不過視角,不同視角就會有不同視野,進而產生不同感受。 電影同個腳本,運鏡方式不同,拍出效果也完全迥異。是長鏡頭背景入戲亦或人物表情特寫,同是發生一樣的事情,觀眾接收到的訊息肯定不同。
Thumbnail
⋯⋯攸關我們生計的事,需要反覆省視。就讓《一如既往》扮演一面鏡子,一面意若思鏡,映照出想望,並指引自己下一步的行動。
Thumbnail
在《奇蹟課程》裡面談到不少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我們都知道非常地抽象,那個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因為這個時間觀,其實隱含在所有的奇蹟裡面或者是操練的背後。尤其是它隱藏在所謂我們的寬恕法門裡面。 任何希望別人改變的想法都假設「別人已經錯了」,這個假設會成為你的經驗。 別當一回事吧。
Thumbnail
  何謂建築現象學?何謂建築的意向性?建築如何被我們知覺?或者說,如何在知覺中意向建築的同一性?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我們如何知覺自我的同一性?   以正立方體為例,同一個面相在不同的時間中呈現不同的輪廓。藉由輪廓,我們得到正立方體的「同一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前一秒與下一秒的
Thumbnail
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覺察自己的盲目,人其實不容易分辨自己看到的究竟是「實像」或「虛像」;除非真能處在另一個維度,自提其神於太虛,俯身自瞰;如其不然,未必不可能終身處於盲目的狀態..。
Thumbnail
一旦掌握資訊、瞭解本質就是輸的開始 你可以假想成今天播放一部影片,從0秒開始到結束,接著你倒著播,那麼影片裡的所有動作就是逆向播給你。而當你要使用任何逆轉物品時,你的心流方向是必須跟原本你想的一樣,譬如說你跑步、游泳、喝水,心態都是保持與現實世界一模一樣的狀況。當你對著逆轉物品這麼想時,逆轉物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