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 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於淵也。 2. 白話文 訟卦的卦象顯示,上卦為乾(☰),象徵剛健;下卦為坎(☵),象徵險難。剛健在上、險阻在下,這顯示雙方爭執不下,形成訟卦。 訟卦說:「訟卦包含誠信,但受到阻礙,應該謹慎警惕,堅持中正之道則吉祥。剛強的一方雖然得中,但終究會導致凶險,因為爭訟本來就不可能真正獲勝。」這說明,訟爭雖然可能暫時獲得公正,但訟爭的本質使其無法真正圓滿解決。 「利見大人」,表示在訴訟與爭端中,應當尋求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來裁決,因為他們秉持中正之道。「不利涉大川」,則表示這種情況下貿然行動只會使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如同涉入深淵,難以脫身。 3. 解釋 訟卦是《易經》第六卦,象徵爭端、訴訟、紛爭。它的核心精神在於提醒人們,爭訟雖然有時無可避免,但最終無法真正帶來好的結果,應當慎重考慮,避免輕易捲入紛爭。 (1)卦象分析:剛健在上,險阻在下 訟卦的上卦為乾(☰),象徵剛健;下卦為坎(☵),象徵險難。這樣的結構顯示「剛者在上,險者在下」,表示強硬的一方試圖控制或壓制另一方,而對方則充滿險阻,不肯讓步。這種情境最容易導致爭訟,因為雙方各持己見,無法妥協。 例如,法庭上的訴訟,通常源於雙方皆不肯退讓,各執己見,最終不得不交由公正的仲裁者來裁決。然而,即使訴訟有判決,也未必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其中仍可能存在怨恨與後續糾紛。 (2)「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 訴訟的本質與警示 「有孚」:表示在訴訟過程中,必須堅持誠信,才能得到公正的判決。 「窒」:代表阻塞,說明爭訟過程並不順利,雙方都會受到一定的阻礙。 「惕」:提醒當事人應該警惕,避免過度爭鬥,否則可能引火上身。 「中吉」:表示如果能夠保持中正,則仍有可能獲得吉祥的結果。 這一段話的核心意義是:「訟爭雖有可能帶來公正的裁決,但過程充滿阻礙與風險,唯有保持中正,才有可能獲得相對良好的結果。」這對於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法律訴訟、商業競爭都有很強的啟發性——如果能夠和平解決問題,往往比訴訟來得更好。 (3)「終凶,訟不可成也」—— 爭訟的結果終究不圓滿 這句話告誡我們,訟爭的本質決定了它最終不會有圓滿的結果。即使訴訟勝訴,雙方的關係也已經受到破壞,後續仍可能有爭端。例如,家族財產爭端、商業糾紛,即使法庭判決塵埃落定,當事人之間的裂痕已經形成,甚至可能帶來更長遠的後果。因此,《易經》提醒我們,除非必要,應當儘量避免爭訟,透過和解與智慧化解衝突,才是上策。 (4)「利見大人,尚中正也」—— 智慧與公正的重要性 這句話強調,在訴訟與爭端中,應當尋求有智慧、有道德的大人(如公正的法官、賢明的長者)來進行裁決,因為他們能夠秉持中正的態度,而不被個人情緒與利益所左右。這與現代社會的司法精神一致,公平、公正的仲裁者能夠讓糾紛獲得相對合理的解決。 (5)「不利涉大川,入於淵也」—— 不宜輕舉妄動 這句話比喻,訟爭就像涉水過河,若貿然行動,將陷入險境,如同掉入深淵。這警示我們,在面對爭端時,應該審慎考慮後果,不要因一時衝動而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例如,一家公司與競爭對手發生商業糾紛,如果選擇訴訟,可能會拖延多年,影響公司的發展,甚至造成雙方兩敗俱傷。 總結 訟卦教導我們,爭訟是人際與社會關係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但訴諸爭端往往難以獲得真正的勝利,因為即使贏得官司,也可能失去人心,甚至造成更深的對立。因此,訟卦強調: 1. 慎重面對爭端,能和解則和解,避免輕易走向訴訟之路。 2. 即使爭端無法避免,也應秉持誠信與正直,不可偏激或投機取巧。 3. 訴訟過程充滿阻礙與風險,唯有堅持中正之道,才能減少負面影響。 4. 應尋求公正、有智慧的人來裁決,而非盲目爭鬥,以免陷入更深的困境。 這卦對於現代社會的法律訴訟、企業競爭、國際關係甚至個人糾紛都極具啟發性。它提醒我們,在紛爭中最重要的並非勝負,而是如何讓事情得到最好的解決。智慧與謹慎,才是處理爭端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