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的矛盾 愛因自由而炙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艾絲特·佩瑞爾(Esther Perel)《親密關係的矛盾》核心概念解析:愛與自由的微妙平衡


艾絲特·佩瑞爾(Esther Pere(台灣翻譯為:埃絲特‧沛瑞爾)是當代最受矚目的心理治療師之一,專精於兩性關係與親密心理學。

她在《親密關係的矛盾|台灣翻譯為:情欲徒刑 給困在親密關係卻失去性愛的你》(Mating in Captivity)一書中探討了一個極具現代意義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在渴望親密的同時,又害怕親密?為什麼穩定的關係往往扼殺激情,而距離反而能激發吸引力?

這本書挑戰了傳統的愛情觀念,並提供了一種新穎的視角,幫助情侶在親密與獨立之間找到平衡。


1. 愛與慾望的矛盾:為何穩定關係常常扼殺激情?


佩瑞爾指出,親密感與激情之間存在著天生的矛盾。當兩個人越來越親密、依賴彼此時,他們的關係會變得安全、穩定,但同時也可能失去神秘感與吸引力。她形容:「愛尋求親密,慾望則需要距離。」這是一種普遍存在於長期關係中的現象,因為激情通常來自於未知,而穩定關係則往往讓一切變得過於可預測

舉個例子,熱戀期的兩人會充滿激情,因為他們對彼此仍充滿探索的渴望;然而,當關係進入穩定後,對方變得熟悉可預測,激情也可能隨之下降。這並不是因為愛消失了,而是因為關係變得太過親密,以至於缺乏了新鮮感與挑戰性



2. 為什麼「空間」可以讓愛更長久?


佩瑞爾強調,維持一段關係的激情,關鍵在於「適當的距離」。她認為,當我們完全融入一段關係、失去自我時,我們反而會感覺窒息,甚至失去對伴侶的興趣。因此,她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我們需要在親密關係中創造「想像中的缺席」,也就是說,即使兩人住在一起,也要適時地給彼此一些空間,讓關係保持新鮮感與吸引力。


如何在關係中保有「空間」?

  • 擁有各自的獨立生活:不要所有事情都一起做,讓彼此有獨處與發展興趣的機會。例如,一方可以專注於自己的嗜好或事業,而另一方則有自己的朋友圈與生活節奏。
  • 神秘感與好奇心:佩瑞爾認為,吸引力來自於「未知」,所以即使是伴侶,也不需要分享每個細節。例如,你不需要每天報告自己的行程,適度保有自己的私人領域,反而能讓對方對你更感興趣。
  • 偶爾分開旅行或短暫的距離:有時候,一場短暫的分離(例如出差、單獨旅行)能夠重新燃起彼此的渴望。因為當我們不在對方面前時,我們才會開始想念對方,這種「缺席感」反而能加強吸引力。



3. 如何在穩定與激情之間找到平衡?


佩瑞爾認為,最健康的關係並不是完全融合在一起,而是找到一種既親密又保有自我的方式。她提出了幾個可以讓關係更有活力的方法:

  • 「轉換視角」看待你的伴侶:有時候,長期相處讓我們對伴侶過於熟悉,而失去欣賞他的眼光。試著透過朋友或陌生人的視角來重新看待對方,例如,當你的伴侶在社交場合中發光發熱時,你是否會突然覺得他/她很有魅力?這就是因為你重新看到了他的獨立性與不可預測性。
  • 創造新的共同體驗:重複的日常會讓關係變得乏味,因此,佩瑞爾建議情侶一起探索新的活動,例如旅行、學習新技能、參加有趣的社交活動,這樣才能讓關係持續充滿新鮮感。
  • 允許對方擁有自己的秘密與界線: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分享,適當的隱私與界線反而能夠維持吸引力。例如,讓對方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書房、嗜好、私人時間),而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一起。就我知道,知名藝人劉若英的婚姻生活便是如此。



4. 欲望來自於「自由」,而不是「責任」


佩瑞爾在書中提到,許多人在長期關係中失去激情,是因為他們把愛情變成了一種責任,而不是選擇。當我們開始覺得:「我應該這樣做,因為我是你的伴侶」,而不是「我想要這樣做,因為我渴望你」,這時慾望就會逐漸消退。因此,她建議情侶重新找回「選擇的自由感」,例如:

  • 重新約會的儀式:即使已經交往多年,仍然可以安排約會,像剛開始戀愛時一樣,讓對方知道你依然願意花時間來追求他/她。
  • 打破日常模式:每天的生活過於規律,容易讓人感到無趣。試著改變小細節,例如換個新的餐廳、一起參加不同類型的活動,讓關係有新的刺激。



愛是親密,慾望是距離


佩瑞爾在《親密關係的矛盾》書中提醒我們,一段穩定的關係並不代表你必須放棄激情,而是要懂得如何在親密與自由之間找到平衡。當你給彼此足夠的空間,讓雙方都能保持獨立性時,反而能夠讓愛情更加持久且充滿吸引力。

所以,與其擔心「距離會讓我們變遠」,不如思考——適當的空間,是否能讓我們更渴望彼此?

avatar-img
0會員
18內容數
我們在這邊討論生活、生命、享受、關係的各種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品報|品味好生活 的其他內容
情侶之間,需要保有各自的空間嗎? 關係裡的界線與品味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距離感」一直是一個微妙而重要的議題。有些人認為戀愛應該是彼此形影不離,彷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也有一派認為,唯有保留個人的界線與空間,才能讓感情長久保鮮。你所提出的觀點——「需要有自己的界線與空間,這樣反而可以讓感
情侶之間,需要保有各自的空間嗎? 關係裡的界線與品味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距離感」一直是一個微妙而重要的議題。有些人認為戀愛應該是彼此形影不離,彷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也有一派認為,唯有保留個人的界線與空間,才能讓感情長久保鮮。你所提出的觀點——「需要有自己的界線與空間,這樣反而可以讓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兩性關係中的共依存和自戀問題,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出發,關注了兩個人之間的平衡怎樣或怎麼被打破了,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另外,文章也強調了多元的問題回應方式,希望讀者可以重新檢視當初吸引兩人的平衡是如何構成的,並以轉化的方式重拾吸引的動力。
Thumbnail
引言 戀愛,這個從古至今讓無數人魂牽夢縈的話題,不論是在詩詞歌賦還是現代文學中,總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然而,戀愛中的情侶問題卻往往令人頭疼。 當面臨愛情中的種種困境時,我們該如何反應?是選擇冷靜理智,還是隨心所欲? 在這篇文章中,將探討戀愛中的情侶問題,並對理智腦與戀愛腦的反應進行解析。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性關係在關係中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新的檢視關係破裂的角度。藉由精神分析師 Richard Zeitner 的觀點,引導讀者以彼此之間的平衡與失衡為出發點,重新檢視關係中的問題。作者以豐富例子和分析探討了不同類型的關係,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誰說愛情不能是一場科學實驗?如果你想破解ISTP的愛情哲學密碼,那麼你來對地方了。我們即將開始一段旅程,揭示ISTP如何看待愛情、如何在關係中運作、不可避免的挑戰,以及如何與ISTP一起順暢地走過這段路。在這裡,我們將全盤托出,希望你能像我們一樣無法抗拒這種清爽、直接的方法論。 ISTP與愛情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愛情教人癡迷、令人心醉;之後呢?多是自傷或彼此傷害了!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段不被社會認同的感情故事,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感受。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作者以自己特立獨行的方式處理,並反思了愛的本質。文章中融入了作者的個人感情和心境,並且在結尾呼籲讀者對愛的思考。
首先謝謝大家關心我的情事。 雙偏同、近無性戀、迴避性依戀人格、付出型人格以上四點,我覺得剛好集結了對自己甚至對他人最不適合的戀愛條件,先前也提到自己沒有想要和需要婚生,總之戀愛這方面我是直接斷開放棄了。 我很容易對人產生好感,僅止於好感,很怕對方因此喜歡我,尤其是男性朋友,我也為了跟
Thumbnail
2024 年的大家好,我是 Harris 蘇俊濠心理師。 讓我們回顧一下,要學會愛的藝術,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指出,每個人都得致力於「專注、紀律、耐心、無上關注」的實踐精神──這算是十分個人的修行,因為,就算有人能拿著鞭子助你專注,但誰又能真的替你專注呢?如沒有外在的規條就沒有紀律的話,那不就只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兩性關係中的共依存和自戀問題,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出發,關注了兩個人之間的平衡怎樣或怎麼被打破了,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另外,文章也強調了多元的問題回應方式,希望讀者可以重新檢視當初吸引兩人的平衡是如何構成的,並以轉化的方式重拾吸引的動力。
Thumbnail
引言 戀愛,這個從古至今讓無數人魂牽夢縈的話題,不論是在詩詞歌賦還是現代文學中,總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然而,戀愛中的情侶問題卻往往令人頭疼。 當面臨愛情中的種種困境時,我們該如何反應?是選擇冷靜理智,還是隨心所欲? 在這篇文章中,將探討戀愛中的情侶問題,並對理智腦與戀愛腦的反應進行解析。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性關係在關係中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新的檢視關係破裂的角度。藉由精神分析師 Richard Zeitner 的觀點,引導讀者以彼此之間的平衡與失衡為出發點,重新檢視關係中的問題。作者以豐富例子和分析探討了不同類型的關係,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誰說愛情不能是一場科學實驗?如果你想破解ISTP的愛情哲學密碼,那麼你來對地方了。我們即將開始一段旅程,揭示ISTP如何看待愛情、如何在關係中運作、不可避免的挑戰,以及如何與ISTP一起順暢地走過這段路。在這裡,我們將全盤托出,希望你能像我們一樣無法抗拒這種清爽、直接的方法論。 ISTP與愛情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愛情教人癡迷、令人心醉;之後呢?多是自傷或彼此傷害了!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段不被社會認同的感情故事,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感受。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作者以自己特立獨行的方式處理,並反思了愛的本質。文章中融入了作者的個人感情和心境,並且在結尾呼籲讀者對愛的思考。
首先謝謝大家關心我的情事。 雙偏同、近無性戀、迴避性依戀人格、付出型人格以上四點,我覺得剛好集結了對自己甚至對他人最不適合的戀愛條件,先前也提到自己沒有想要和需要婚生,總之戀愛這方面我是直接斷開放棄了。 我很容易對人產生好感,僅止於好感,很怕對方因此喜歡我,尤其是男性朋友,我也為了跟
Thumbnail
2024 年的大家好,我是 Harris 蘇俊濠心理師。 讓我們回顧一下,要學會愛的藝術,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指出,每個人都得致力於「專注、紀律、耐心、無上關注」的實踐精神──這算是十分個人的修行,因為,就算有人能拿著鞭子助你專注,但誰又能真的替你專注呢?如沒有外在的規條就沒有紀律的話,那不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