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練習曲 Ch.7】愛不是一個人的修練,愛的練習裡總有他人的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4 年的大家好,我是 Harris 蘇俊濠心理師。今年的文章主題,我會放在 #伴侶 #相處 #婚姻 #出軌 這些關鍵字上。

先讓我們回顧一下,要學會愛的藝術,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指出,每個人都得致力於「專注、紀律、耐心、無上關注」的實踐精神──這算是十分個人的修行,因為,就算有人能拿著鞭子助你專注,但誰又能真的替你專注呢?如沒有外在的規條就沒有紀律的話,那不就只是服從而非自律?同理,做事沒有耐心,就永遠在酒釀成功以前便開封木筒而敗掉所有。無法一心一意地關注要完成的事,就怎樣都無法達到匠人精神的境界,而匠人精神是藝術的必要元素。

要是做到以上四點,我們就會得到四種愛的能力: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四個能力與前者有某種對應關係(見【愛的練習曲 Ch.6】),但它們有種本質的不同:「專注、紀律、耐心、無上關注」可以完全是個人的修為,或只涉及某物的擁有式(having)關係;但「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幾乎無法只從個人層面去定義,它甚至無法只談與物的關係,幾乎必須是與另一個人的存在式(being)關係──照顧愛人,對他有責任,尊重他的個體性,了解他有別的感受與想法。

因此,我相信可以這樣表達:修練愛的藝術,難在於人如何才能突破個人的障壁而走向他人。

這裡涉及一種從個人到他人的「精神的質變」,而我們還不清楚這件事是怎樣發生的。一個人能夠專注創作木雕,他對此無上關注,每天早睡早起地保持練技與創作的紀律,而且年復一年的充滿耐心……但所有一切,都不保障他能愛上或善待另一個人,而且很有可能反過來,他是個糟透的脾氣古怪的藝術家,根本無法愛人!

那麼,我們就可以設想,當佛洛姆說「專注、紀律、耐心、無上關注」的時候,他腦中仍是佛洛伊德那套一人心理學的思維,他其實未詳細解釋某一「能力」之於「從物到人」的「質變」是如何完成的──這些解釋要到《愛的藝術》出版 20 多年以後的《聆聽的藝術》或《存在的藝術》才變得清晰。

自戀(narcissism),常被精神分析圈以籠統的方式解析作這個轉變的障壁,彷彿不自戀,人就自然能夠別人。但我們用心想想,就知道事情絕不是這樣簡單!

就算一個人不太自戀,他能夠把情感投放到他人身上,甚至能夠表達自己的需要與期待,但他的「愛」跟你定義的「愛」是相同的嗎?你說的「自戀」跟他自認「自戀」,可有甚麼自戀的相同?

要破除障壁,得回到愛的羅生門

甚至,我們被迫去思考,真的有不自戀的愛嗎?換言之,自戀到底是不是一個明確的敵人,這本身就是可質疑的!

這不常常就是愛情裡的羅生門嗎?你吵你的,我說我的。我們彷彿在面對同一件事,但心中各自有不同的想法和答案。我們以為「尊重和了解」有明顯的定義,但真的問下去,也許發現原來甚麼都不再確定!

既然不清楚,就先聽個歌吧,也許音樂裡甚麼都有!我想起 2015 年有一首由麥浚龍及謝安琪合作,由伍樂城作曲,黃偉文填詞的〈羅生門〉,女方的第一句歌詞唱道:

很感激  喜歡我十年仍不休
近日舊同學說  我已耿耿於你心六百週

表達了十年前她和一位男生曾在一起,分手了,但彷彿對男生來說,時間也停在十年前,他一直耿耿於懷,念念不忘。我們不知道二人曾交往多久,有愛得多深。如果在女方的主觀感受上,二人未曾有多深愛,她也早已忘了這男生,不就更凸顯愛這件事有多羅生門嗎?

男方開場的第一句歌詞是「若果你  未覺荒謬  被傳聞談論的瘋子挽著手」,如果時間放在十年前,就代表男生自知自己是別人眼中的怪咖、瘋子,但女方居然跟這樣荒謬的自己拍拖交往。如果把這句話放在十年後,意境便完全不同,「傳聞談論的瘋子」是指在舊同學之間一直八卦謠傳,有一位分手多年仍放不下女方、心不死的情痴男子。「挽著手」就不是實際上的牽手,而是在男方在記憶中對這段舊情的耿耿於懷、死心不息──如果女方知道,十年以來他還愛著她,會覺得荒謬嗎?

這樣的男生,沒有做到「專注、紀律、耐心、無上關注」嗎?也許某個意義上,他對女生的情感是做到這四點了,但這跟「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愛的能力,仍是兩回事

這時候,女方想起跟他的一些回憶,唱道:

我愛過哈囉吉蒂嗎  似乎沒有
狄更斯是漫畫嗎  仍然少女誤會了嗎
迷戀蔽眼才給美化  但其實真懂得我嗎

男方的愛從來沒有達到「從自己/從己物→真實他人」的質變。他一直以為女生喜歡Hello Kitty,但沒有;他聽到女方說起查爾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1812-1870) 這位英國作家的名字,就自以為是什麼漫畫角色,也沒有求證,如果這當中有什麼誤會,是少女的她誤會男方只是在開玩笑、耍白痴?

許多時候,人會愛上另一個人,真的只是被對愛的理想化(美化)所暫時蒙蔽了雙眼。就像一個太太常常在諮商中談起自己的老公時,總是說:「真不知道當年瞎了什麼狗眼!」──「懂得(了解)」對方一事,好像在激情與浪漫中,從未出現過。

事已至此,十年前的女方決定分手。也許當年為了找個理由退場,擠出一些不太傷害彼此的話,曾跟對方說過:「也許xx年後,我們再有機會再次相愛呢!」之類的話,因此,二人合唱出一句:「情人若你也未忘  約定誰過十年暗渡陳倉  再續夜航」

十年過去,所幸是二人都記得說過這句話,但不幸的是:

別瘋狂 下個一月
(男)願如期團聚於 冰島某地方
(女)讓前塵沉澱於 福島某地方

今天,女生只希望這段前塵往事,確實能在當年隨口說的一句「也許十年後的一月我們會在福島再次相愛」中沈澱與消逝,但男方卻還在期待,也許他已經買好機票,準備在一月前往十年前承諾的冰島,但他仍然聽錯,不是冰島,而是福島。

當然,就算男士真的去了福島,他也不會等到女士的出現,因為他由始至終,都沒有聽懂女方話語背後的意思。也許,他很笨,因為很笨才愛成這樣,對這段情專注、紀律、耐心、無上關注了十年。可惜,這就是愛情裡的羅生門。

除了物理意義上的聽見,還要心理意義上的聽懂

為此,為了達到具有從自己/從己物→真實他人的質變的愛,除了物理意義上的聽見(她沒有喜歡 Hello Kitty),也要達到心理意義上的聽懂(狄更斯,文學,代表了女方的品味,要愛,就得去了解和尊重,而不是笑說甚麼漫畫角色),達到虛空自己的聽見,聽出存在或靈魂的質地。

所以,愛,難以在沒有他人的情況下獨自修練完成,因為愛(loving),得從聆聽(listening)他人開始。

最後,就像我 2023 年底在【終將結束的書寫(上)】裡說的,我會抱著「以2024年底作為暫停更新方格子的付費專題」的心態,繼續書寫還未寫完的【愛的練習曲】和【心理師不筆記】。但這很大可能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必須的改變,我也會努力研究方格子從 2024 年開展的「沙龍」,有任何決定和規劃,都會在今年內給大家正式公佈!

- To Be Continued-


※ 我的首作《願你,永恆少年》已於 2023 年時報出版,誠心推介你去翻閱!也歡迎到專題【守望的麥田】看我的創作心得。

※ 記得「給心+分享+留言」,及追蹤我的 FB 及 IG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3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4/12/01
伴侶關係是一種複雜的結合,涉及意識與潛意識的多重因素。文章探討了浪漫、情慾與依戀之間的聯繫,以及性在伴侶關係中的重要角色和挑戰。性不僅是身體的聯結,更反映了內心的需求與潛意識的矛盾。透過瞭解性意識的衝突及自體情慾的自我實現,伴侶可以更好地建立持久的關係。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持續經營彼此的愛情。
Thumbnail
2024/12/01
伴侶關係是一種複雜的結合,涉及意識與潛意識的多重因素。文章探討了浪漫、情慾與依戀之間的聯繫,以及性在伴侶關係中的重要角色和挑戰。性不僅是身體的聯結,更反映了內心的需求與潛意識的矛盾。透過瞭解性意識的衝突及自體情慾的自我實現,伴侶可以更好地建立持久的關係。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持續經營彼此的愛情。
Thumbnail
2024/11/01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三角關係,分別為浪漫吸引、情慾和依戀,並分析它們如何在一段關係中形成有效的平衡。透過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角度,作者探討了不同愛情型態的特徵,以及家庭背景如何影響伴侶之間的互動與連結。文章指出成熟的愛情需要滿足激情、親密與承諾,並強調這三者的相互依存關係。
Thumbnail
2024/11/01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三角關係,分別為浪漫吸引、情慾和依戀,並分析它們如何在一段關係中形成有效的平衡。透過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角度,作者探討了不同愛情型態的特徵,以及家庭背景如何影響伴侶之間的互動與連結。文章指出成熟的愛情需要滿足激情、親密與承諾,並強調這三者的相互依存關係。
Thumbnail
2024/10/01
本篇文章探討二人長期親密關係的動態變化,從莎士比亞的詩句引入,深入分析影響關係的內部和外部因素,包括依戀風格、環境變遷與人生階段的影響。透過模擬伴侶,揭示互動模式的轉變可能導致關係失衡,並探討在面臨挑戰時,伴侶應如何重建安全感與依賴關係,以維護健康的親密連結。
Thumbnail
2024/10/01
本篇文章探討二人長期親密關係的動態變化,從莎士比亞的詩句引入,深入分析影響關係的內部和外部因素,包括依戀風格、環境變遷與人生階段的影響。透過模擬伴侶,揭示互動模式的轉變可能導致關係失衡,並探討在面臨挑戰時,伴侶應如何重建安全感與依賴關係,以維護健康的親密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繫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
Thumbnail
“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繫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本篇文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上篇提到,戀愛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身心舒暢,在這個前提之下,有幾個階段需要先釐清。 1、成為自己欣賞的模樣,擴大選擇權 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都會想戀愛、追求的人?這很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追求、跟這個人在一起,
Thumbnail
(本篇文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上篇提到,戀愛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身心舒暢,在這個前提之下,有幾個階段需要先釐清。 1、成為自己欣賞的模樣,擴大選擇權 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都會想戀愛、追求的人?這很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追求、跟這個人在一起,
Thumbnail
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人與人的靠近都是一種愛與被愛的親密練習,如何表達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面對自己對於失去愛的恐懼,都是人們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人與人的靠近都是一種愛與被愛的親密練習,如何表達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面對自己對於失去愛的恐懼,都是人們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