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了解黑道參政對政治影響的政治學分析—讀高永光〈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

黎胖-avatar-img
發佈於黎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鄉民愛在網路提的「關狗籠」,到近日竹聯幫人物過世,政治人物擔任治喪委員會成員一事,引起議論,高永光教授這篇〈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探討地方派系、政治選舉、黑道三者之間的關係。本文圖片均截自論文。

背景

社會事-權勢者的勝利手冊:台灣地方政治史的50個關鍵字》一書曾提及黑金政治的背景。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之前,因國民黨提名基本保證當選,基本上國民黨控制派系,而派系與黑道之間的合作也僅止於水面之下,然而民進黨成立以後,國民黨已不是當選保證,派系所需的政治職缺遭到威脅,地方派系遂未必與國民黨合作。

為了鞏固政權,國民黨、地方派系開始與經濟起飛的豪商和黑道合作浮上水面,而黑道為了保護自身非法和商業利益,商人也為了獲取更多有利政策,倚賴黑道打擊對手,民主化之後,「國民黨(派系)—黑道—商人」三位一體的黑金政治從威權時代的檯面下操作浮上水面。

raw-image


1992年首次立委全面改選,國民黨雖取得多數席次,但民進黨得票率創下新高,國民黨一黨獨大受到嚴峻挑戰,而中央層級選舉開放,也成為地方政治實力雄厚的派系、富商或黑社會覬覦的位置,他們撒下大筆資金,取得位置後,再藉由職權滾出更多財富。國民黨為了在民主化繼續掌政,更加依賴黑金政治,過往盤據地方的黑金政治人物一舉躍上全國檯面迄今。

在此脈絡下,本文想探討三個問題:一、地方派系跟黑道如何合作,是否因此獲得動員較多選票;二、是選舉才短暫結合,還是長期結盟,更進一步是否有派系黑道化,或黑道派系化情形;三、若以恩庇侍從主義角度看兩者關係,黑道予以選票,那派系給予他們什麼?

定義

本文派系定義係以關係為基礎,政治人物透過政治結盟、利益交換、人情義理等結合起追隨者,以尋求利益、影響地方政治。作者指出,因為台北縣當時雖有跨鄉鎮派系,但已無全縣級,甚至可能侷限在一個鄉鎮市,且為數眾多,所以亦與地方幫派、角頭或組合有較多互動。而黑道定義則係以《檢肅流氓條例》第二條為核心,後續訪談對象則侷限在觸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且判刑確定、在監服刑者。

raw-image


因為資料取得不易,作者考察報導文獻、犯罪學術研究、研究黑道與派系或政治關係之學術研究三類文獻。第一類文獻能夠了解黑道幫派分佈與經濟實力,例如理解黑道如何勾結政商,尋求圍標,或以五種類型(原始股東、炒作股價、爭取董監事、影響營運和仲裁型)介入上市公司等。

raw-image

第二類指出台灣幫派發展可依照時間、類型分類,從早年經營聲色娛樂場所的社會型,演化為從事企業經營、有組織規模的經濟型,再進而到勢力串聯、事業公開化國際化多角化且積極參與政治、開拓合法公開生存空間的政治型。

類型則分為嚴密結構的組織型,無嚴密組織但有地盤、隨老大存亡而興滅的角頭型,無特定幫會名稱、不霸佔地盤、因共同從事一項犯罪或非法利益而結合之組合型。這類文獻並指出,流氓幫派在政治活動有三種:勒索候選人者(特別是逃亡要犯);居中折衝政治人貨或派系衝突者;漂白之民選公職。

raw-image

第三類文獻將黑道分為社會型(介入選舉以恐嚇勒索,參與助選,當保鑣,協助買票綁樁)、經濟型(多數參與助選,少數恐嚇勒索,當保鑣和協助買票綁樁)和政治型(直接參選),並指出都市較多前兩者,而鄉下較多政治型,參與政治換取利益的方式不一,如參選、助選、調解政治派系紛爭、暴力介入、平常的養來、勒索候選人、布樁、搓圓仔湯等。

綜上可看出威權時代到民主化後,黑道的演變以及與政治之關聯,恩庇體制則從提供服務跟政黨、派系合作以交換利益,到自身參選從政。而黑道提供的服務類型多元,不同類型能做的也不同,情況也會因不同地點而有所變化。作者總結上述定義後,進一步採用質化與量化統計方式探討提出的三個問題。


探究黑金政治關係

質化研究採取深度訪談,共訪談14位黑道幫派分子、19位民選政治人物(包括廖學廣)和主管此類業務之警調單位8位。結果證明,黑道確實參與協助選舉,會因區域及情況不同而有程度差異,政治人物與黑道之間的關係則較多屬長期交情、平時即有結盟的信賴關係,而非貪圖一時利益,但黑道受訪者均認為彼此關係是互相利用。至於幫助之選舉類型扣掉總統選舉,從立委到村里長均有,並否認彼此有收受禮物,以免構成賄選。

在地方派系給予禮物與黑道提供服務的恩庇關係之間,黑道提供最多者多為對付其他候選人,恐嚇脅迫選民則為較少,派系所能提供者則多以協助取得營業執照、解決警調取締為主。訪談也發現道上兄弟彼此知道出來選舉參選情形相當高,從立委到村里長都有,最多為鄉鎮市民代表,此點與相關研究者所言狀況吻合。而本文當時調查台北縣黑道介入機會較高者,以板橋、三重、中和、永和、新店、新莊、土城、蘆洲、汐止等市為主。

raw-image

不過,相較村里長的坦誠,鄉鎮市民代表及首長受訪者大多數基於防衛心態,否認當地有地方派系,因為既然沒有地方派系,就沒有派系與黑道結合的問題(作者特別強調連新店市也否認)。不過本文成功訪問唯一不在監服刑的竹聯幫老大則斬釘截鐵說一定都有幫忙。顯見派系與黑道之間確實存在恩庇關係,平時有生意上結合,黑道更是選舉時買票、拉票、綁樁及固票的重要助手。

而量化分析假設民代候選人若有黑道背景,根據上述黑道採取各種手段獲得選民投票支持的情況,得兩者票率應該是正相關,另因政黨(國民黨、無黨籍,作者於審查意見指出,沒有這類型的民進黨和新黨候選人)、派系也會影響得票率,亦併入計算。結果顯現得票率是黑道背景>非黑道,特別是鄉鎮市民代表。政黨和派系要素若與黑道結合,則無法幫助提升得票率,並無加分效果,黑道參選者能當選,仍依賴自身幫派力量。

總結

作者認為地方派系跟黑道並不是二合一的結合體,地方政治的主體仍是一般政治人物,但是因少數黑道參選,或有過結合,導致人們對台灣有普遍黑金政治的錯誤認知現象。而派系、政黨與黑道三者和得票率並不具顯著相關性,所以前兩者對參選黑道並無加分,黑道能贏多半靠兄弟,作者藉此推論,政黨和派系若願意跟黑道劃清鴻溝,對政治實力影響不大。

讀後省思

本文結論認為政黨和派系若劃分清楚,對政治實力影響不大,但我個人讀後,認為關聯性極為巨大,此因這僅係以得票率去思考對當下政黨選舉有沒有幫助,但政黨或許是考量政治席次與權力的極大化,所以即使是黑道參選,也願意提供黨籍,藉此極大化在地方甚至中央民代機關的政治勢力。

而政黨與地方派系若與之接合,確實能夠壯大兩者在當地的政治影響力,寧可結盟而不樹敵,藉此壯大彼此、鞏固在地勢力,黑道反之亦然。畢竟選後能夠發揮的政治影響力十分重要,也可能間接影響警調單位甚至司法單位,對於三者之間來說有好無壞,也才因此出現人民批評的黑金政治現象,推測作者認為應該劃清鴻溝並且無影響,可能受限於研究方法之故。 

黑道進入政界確實有深遠影響,但確實無法避免此種類型與團體存在,以及與之交關,政治人物究竟應該如何應對進退,實為大課題。而這方面研究較少,期待未來有更深入研究,以期讓人們更了解台灣的政治現況。


本篇論文連結:https://jestw.nccu.edu.tw/uploads/paper/tw/11-1%20%E9%AB%98%E6%B0%B8%E5%85%89.pdf

內容總結
書評
5
/5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1983年國民黨為了對抗海外台獨揭露台灣在二二八事件所受的創傷以及台灣民族主義,島內黨外人士亦提出二二八紀念日的主張,國安局結合黨政軍警情治新聞駐外單位等聯手推動「拂塵專案」,應對國內外變遷,企圖以學術詮釋的權威模式,塑造與過往不同的官方論述,主導二二八的歷史解釋。
5/5書評
威權時代,國民黨在各縣市均以「雙派系主義」扶植地方派系,在地方輪流執政以利掌控,全縣型的派系在民主化、都市化與經濟發展下,有些走向消亡、碎片化、山頭化,有些則仍然保持一定的強盛,台中縣紅黑派即為典型案例。本篇論文介紹了台中縣的派系起源、變化與發展。
宗族、宗親會等組織在台灣地方政治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成為選舉兵家必爭之地,金門大學劉佩怡教授這篇〈宗族、宗親會與選舉動員〉,以大姓、宗親會與選舉最密切的桃園縣為例,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作為理解地方政治的一個切入點
民主化以後,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作出變化,在農會等傳統把持的地方進行改變,以試圖持續控制相關人民團體,以抵抗民進黨的挑戰,這篇論文以2017年台中農會改選的大雅、潭子區農會做為案例,認為「農會經營績效」及「內部權力平衡」兩點,是地方派系能夠守住農會,而民進黨為何無法攻下農會的兩大原因。
5/5書評
除了政治學派系政治研究的意義外,台灣地方派系的出現反應了台灣社會的什麼特質?應該怎麼看待與解讀?起源與內容演變為何?又是怎麼定義與互動的?是否光靠「恩庇侍從」就可以說明呢?陳介玄教授30年前這篇研究論文,仍舊是理解此一主題的經典。
5/5書評
本書是想理解這段過往並理解現在的絕佳之書,對於美國、臺灣、中國乃至世界大勢國際關係變遷這段關鍵時刻風向的變化、描繪與評論十分傑出,對於想了解國際大勢變遷的臺灣人,本書無疑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誠摯推薦。
5/5書評
1983年國民黨為了對抗海外台獨揭露台灣在二二八事件所受的創傷以及台灣民族主義,島內黨外人士亦提出二二八紀念日的主張,國安局結合黨政軍警情治新聞駐外單位等聯手推動「拂塵專案」,應對國內外變遷,企圖以學術詮釋的權威模式,塑造與過往不同的官方論述,主導二二八的歷史解釋。
5/5書評
威權時代,國民黨在各縣市均以「雙派系主義」扶植地方派系,在地方輪流執政以利掌控,全縣型的派系在民主化、都市化與經濟發展下,有些走向消亡、碎片化、山頭化,有些則仍然保持一定的強盛,台中縣紅黑派即為典型案例。本篇論文介紹了台中縣的派系起源、變化與發展。
宗族、宗親會等組織在台灣地方政治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成為選舉兵家必爭之地,金門大學劉佩怡教授這篇〈宗族、宗親會與選舉動員〉,以大姓、宗親會與選舉最密切的桃園縣為例,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作為理解地方政治的一個切入點
民主化以後,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作出變化,在農會等傳統把持的地方進行改變,以試圖持續控制相關人民團體,以抵抗民進黨的挑戰,這篇論文以2017年台中農會改選的大雅、潭子區農會做為案例,認為「農會經營績效」及「內部權力平衡」兩點,是地方派系能夠守住農會,而民進黨為何無法攻下農會的兩大原因。
5/5書評
除了政治學派系政治研究的意義外,台灣地方派系的出現反應了台灣社會的什麼特質?應該怎麼看待與解讀?起源與內容演變為何?又是怎麼定義與互動的?是否光靠「恩庇侍從」就可以說明呢?陳介玄教授30年前這篇研究論文,仍舊是理解此一主題的經典。
5/5書評
本書是想理解這段過往並理解現在的絕佳之書,對於美國、臺灣、中國乃至世界大勢國際關係變遷這段關鍵時刻風向的變化、描繪與評論十分傑出,對於想了解國際大勢變遷的臺灣人,本書無疑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誠摯推薦。
5/5書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馬英九執政時期藍反對綠支持, 蔡英文執政時期能拖就拖~~~ 賴清德時期綠營直接反對不演了,反而藍營變成支持! 而黃國昌要得始終如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黃捷闖入議會廳的非法行為,並指責民進黨濫用民主在搞獨裁專制,以及對抗議者的暴力言論。建議關鍵字包括:黃捷、黃賊、民進黨、濫用民主、抗議者、臺海開戰。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最近台灣國會裡的藍白拖垮台灣亂象真的很讓人覺得噁心,連小學生開班會都知道要遵守開會程序,而這群國家立法代表人卻如此這般藐視國會,當人民自主性抗議那群不尊重民主的藍白立委行為時,他們竟然還摸黑造謠說執政黨的動員,更說這樣的民眾自主活動裡有跟黑道掛鉤,這些都是藍白拖自己會做得出來的事情吧
Thumbnail
1947年3月25日,嘉義火車站前的廣場上,德高望重、在幾天前代表地方前往談判的菁英們:潘木枝、盧炳欽、陳澄波、 柯麟,雙眼被上衣遮蔽、向後揹的手被電線綑綁,一步步拖行前進,隨後遭槍決示眾。 瞬間,他們胸口所淌出的,是全體台灣民眾的血,血流不止至今。
Thumbnail
黃國昌及柯文哲遇到違建問題處理了但是賴清德沒有依然當選~~ 居住正義這東西早已淪為口號~~
Thumbnail
何謂塔綠班?就是瘋狂信徒的代名詞!塔綠班果不其然展現雙標! 此為舊文整理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馬英九執政時期藍反對綠支持, 蔡英文執政時期能拖就拖~~~ 賴清德時期綠營直接反對不演了,反而藍營變成支持! 而黃國昌要得始終如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黃捷闖入議會廳的非法行為,並指責民進黨濫用民主在搞獨裁專制,以及對抗議者的暴力言論。建議關鍵字包括:黃捷、黃賊、民進黨、濫用民主、抗議者、臺海開戰。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最近台灣國會裡的藍白拖垮台灣亂象真的很讓人覺得噁心,連小學生開班會都知道要遵守開會程序,而這群國家立法代表人卻如此這般藐視國會,當人民自主性抗議那群不尊重民主的藍白立委行為時,他們竟然還摸黑造謠說執政黨的動員,更說這樣的民眾自主活動裡有跟黑道掛鉤,這些都是藍白拖自己會做得出來的事情吧
Thumbnail
1947年3月25日,嘉義火車站前的廣場上,德高望重、在幾天前代表地方前往談判的菁英們:潘木枝、盧炳欽、陳澄波、 柯麟,雙眼被上衣遮蔽、向後揹的手被電線綑綁,一步步拖行前進,隨後遭槍決示眾。 瞬間,他們胸口所淌出的,是全體台灣民眾的血,血流不止至今。
Thumbnail
黃國昌及柯文哲遇到違建問題處理了但是賴清德沒有依然當選~~ 居住正義這東西早已淪為口號~~
Thumbnail
何謂塔綠班?就是瘋狂信徒的代名詞!塔綠班果不其然展現雙標! 此為舊文整理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