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的阿里》繪本談親子生死別離

《雲上的阿里》繪本談親子生死別離

九日-avatar-img
發佈於平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女兒的閱讀分享單裡,畫了一個可愛的小綿羊阿里,本來以為是在寫阿里媽媽離開的故事,結果小女兒告訴我:「不是,死掉的是阿里。」

媽媽毛衣還沒織完就上天堂的小綿羊,到底是怎麼樣的故事呢?出於好奇,我問女兒書可不可以借我看,因為正忙著煮晚餐,本來說等會兒看,沒想到女兒說:「媽媽,我念給你聽就好了啊!」

故事從焦急的阿里,看到陷入喪子之痛,一動也不動的憂鬱羊媽媽開始,焦急的阿里剃光身上的羊毛,做成毛線繩,從雲上偷跑回人間見媽媽,媽媽當然看不到阿里,但在阿里被帶回去前,她隱約感受到剛剛被阿里擁抱的溫暖,如同阿里還活著時一樣。

此時,一點一滴和相處的回憶,湧入羊媽媽腦海,羊媽媽想起了和阿里的約定,一件要織給怕冷阿里的毛衣,她把未完成的毛衣織完,終於有動力踏出屋外。同一時間,因為無法讓媽媽見到就被帶回來阿里,失去渡河前往另一個世界的勇氣。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媽媽手上的毛衣消失了,把自己毛剃光光的阿里,身上突然套上了媽媽織好的毛衣,看守人路西法將阿里剃下的毛繩,從雲上倒下去,形成美麗的星河,羊媽媽看著消失的毛衣和阿里最愛的星星從天而降,她知道她的思念已經傳遞給阿里,阿里也前往天堂了,得到媽媽毛衣溫暖的阿里,也有勇氣前往下一個地方。

繪本扉頁結束在路西法背後的毛都不見了,想必是有人去幫阿里拿毛衣回來吧!


在阿里用熟悉的方式抱住媽媽,奮力叫喊,媽媽卻怎麼看不到,聽不到時,眼淚真的是忍不住滴下來。這本繪本用溫柔的筆觸和孩童的視角,去看去說親子的生離死別。並透過回憶和約定帶來存在溫暖,走出傷痛。


唯一有點黑色的幽默是,為什麼天堂看守人是叫做路西法的狼呢?



內容總結
雲上的阿里
5
/5
avatar-img
九日的文字廚房
61會員
242內容數
因為重拾幽默感而倍感欣慰的愛吃鬼。 希望文字除了散播歡樂散播愛之外,還可以散播健康與故事。 努力朝醫師斜槓小說家持續邁進! 出版作品: 菜醫師,借過一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3128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九日的文字廚房 的其他內容
坐高鐵真是一個高效閱讀和寫作的時間,短短一天南北來回,看完一本書和寫完心得。作者松浦彌太郎,用感恩的語句和正向的態度,帶領快要40歲的人們,把40以後的人生視作新生開始。 三字頭的末班車,看到這本書不由自主好奇,作者要用什麼方法帶我們做閃閃發亮的一年級生?很喜歡作者一開始要我們列出自己20歲到40
即將升四年級的女兒,在車子的後座問:「爸爸,人類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同樣的場景如同電影重播般衝擊我的腦海,時間回到二十五前的某天下課後,中學的我剛看完蘇菲的世界,我坐在車子的後座問:「爸爸,人活著的意義是甚麼?」           那年的午後,我沒有
          倪匡的科幻小說<規律>,描寫了一個優秀的科學家,發現自己生活的軌跡和昆蟲幾乎一模一樣時,無法接受而自殺。           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思考著是多麼自傲的人格,才會無法接受自己個昆蟲活出相同的軌跡?若是純粹的知識和科學的熱情學者,不是應該兩眼發亮,興奮的說:「什麼,竟然
5/5原子習慣
一年級的妹妹最近學校介紹楊喚的童詩,妹妹很喜歡吵著要我買楊喚全集,想起以前課本最喜歡這一段唸出來的感覺,楊喚的童詩有大量的擬人和譬喻,和特殊的節奏感,唸起來很舒服。 下午慶祝完母親節回程的車上,姊姊突然問我落葉像什麼,我說飛舞的扇子,姊姊說頭皮屑,瞬間開啟了一堂搞笑譬喻詩歌遊戲! 「歲月累積的頭
          「A醫師有兩個女兒,B醫師也有兩個女兒,請問A醫師和B醫師總共有幾個女兒?」           「四個!」周末的數學時間,中年級的姊姊總是喜歡搶答低年級妹妹的題目。           「不對喔!這題有三個解法,A醫師如果是爸爸,B醫師是媽媽的話,只有兩個女兒。
我總是沉默 說很少的話 因為我總是預備兌現它 說得太多 就無法樣樣實現了           ~摘自秋天的筵席 在誠品,剎那背書名的閃電擊中,隨手拿了這本詩集,讀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如此不合時宜,才會日益沉默。詩人的字句由我的主詞開始,默默的代入讀者的我,悄悄的走入我的心中
坐高鐵真是一個高效閱讀和寫作的時間,短短一天南北來回,看完一本書和寫完心得。作者松浦彌太郎,用感恩的語句和正向的態度,帶領快要40歲的人們,把40以後的人生視作新生開始。 三字頭的末班車,看到這本書不由自主好奇,作者要用什麼方法帶我們做閃閃發亮的一年級生?很喜歡作者一開始要我們列出自己20歲到40
即將升四年級的女兒,在車子的後座問:「爸爸,人類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同樣的場景如同電影重播般衝擊我的腦海,時間回到二十五前的某天下課後,中學的我剛看完蘇菲的世界,我坐在車子的後座問:「爸爸,人活著的意義是甚麼?」           那年的午後,我沒有
          倪匡的科幻小說<規律>,描寫了一個優秀的科學家,發現自己生活的軌跡和昆蟲幾乎一模一樣時,無法接受而自殺。           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思考著是多麼自傲的人格,才會無法接受自己個昆蟲活出相同的軌跡?若是純粹的知識和科學的熱情學者,不是應該兩眼發亮,興奮的說:「什麼,竟然
5/5原子習慣
一年級的妹妹最近學校介紹楊喚的童詩,妹妹很喜歡吵著要我買楊喚全集,想起以前課本最喜歡這一段唸出來的感覺,楊喚的童詩有大量的擬人和譬喻,和特殊的節奏感,唸起來很舒服。 下午慶祝完母親節回程的車上,姊姊突然問我落葉像什麼,我說飛舞的扇子,姊姊說頭皮屑,瞬間開啟了一堂搞笑譬喻詩歌遊戲! 「歲月累積的頭
          「A醫師有兩個女兒,B醫師也有兩個女兒,請問A醫師和B醫師總共有幾個女兒?」           「四個!」周末的數學時間,中年級的姊姊總是喜歡搶答低年級妹妹的題目。           「不對喔!這題有三個解法,A醫師如果是爸爸,B醫師是媽媽的話,只有兩個女兒。
我總是沉默 說很少的話 因為我總是預備兌現它 說得太多 就無法樣樣實現了           ~摘自秋天的筵席 在誠品,剎那背書名的閃電擊中,隨手拿了這本詩集,讀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如此不合時宜,才會日益沉默。詩人的字句由我的主詞開始,默默的代入讀者的我,悄悄的走入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