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二世為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四子,因為其三位兄長未及成年即已亡故,因此作為愛德華一世存世最年長之子的他,便在愛德華一世去世後登基為王。初繼位的愛德華二世本來頗受英格蘭人愛戴,然而他在蘇格蘭戰爭的拙劣表現,使得英格蘭貴族對他的能力深感失望。更糟糕的是他寵信一位來自加斯科涅的年輕騎士皮爾斯‧加維斯頓(Piers Gaveston),將國政交給了這個佞臣,而疏遠了王國內的貴族與重臣,因而讓貴族們怨聲載道。
愛德華二世雖氣忿於皮爾斯‧加維斯頓之死,但局勢對他不利,他也不得不低頭。皮爾斯‧加維斯頓死後,人們對愛德華二世的惡感頓消。不過此時蘇格蘭的羅伯特‧布魯斯領導的蘇格蘭獨立戰爭已近尾聲,班諾克本之戰讓愛德華二世的聲望再受打擊。蘇格蘭人不但贏得獨立,更將戰火燒往愛爾蘭及北英格蘭,而威爾斯的叛亂與國內派系之間的紛爭,更使得愛德華二世的統治幾近崩潰。
值此之際,愛德華二世開始偏信于格‧勒‧德斯彭瑟父子(Hugh le Despenser)。愛德華二世不但對他們分封無度,更使小于格‧勒‧德斯彭瑟娶了自家姪女,使他得以繼承格洛斯特伯爵的龐大遺產。愛德華二世對于格‧勒‧德斯彭瑟父子的寵信,更甚於皮爾斯‧加維斯頓的寵信。1321年,忍無可忍的貴族們透過國會,宣布放逐德斯彭瑟父子。這次愛德華二世決定以武力支持德斯彭瑟父子。領導叛亂的蘭開斯特伯爵湯瑪斯,遭到敗績,而為愛德華二世處決。愛德華二世終於得以擺脫貴族對他的長期掌控,然而愛德華二世的統治卻沒因此轉好。1323年,愛德華二世在經過徒勞的戰爭後,承認羅伯特‧布魯斯為蘇格蘭國王,造成他聲望受損。
而在朝中,德斯彭瑟父子的飛揚跋扈,使起愛德華二世的王后法蘭西的伊莎貝拉大為不滿。1325年伊莎貝拉藉口為兒子安排婚事,而返回法蘭西王國,很快地,伊莎貝拉在那裡與反對德斯彭瑟而遭到流放的貴族羅傑‧莫蒂默聯手(伊莎貝拉甚至成為羅傑‧莫蒂默的情婦),一起圖謀反對愛德華二世。1326年,伊莎貝拉與羅傑‧莫蒂默在獲得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的支持下,率領流亡貴族入侵英格蘭,並在隨後的戰爭中,打敗了愛德華二世。王后伊莎貝拉與羅傑‧莫蒂默一但掌握政權,他們便迅速地下令將德斯彭瑟父子處決。
1327年1月25日,在伊莎貝拉與羅傑‧莫蒂默主導下,國會宣告愛德華二世將王位讓給了他的長子愛德華三世,隨後便被囚禁於南威爾斯。當年9月21日,為了避免愛德華二世再次逃脫,並成為反對他們統治的號召工具,因此他們便下令將愛德華二世殺害於巴克利城堡。而傳說中,愛德華二世是被人用燒紅鐵棒,從肛門插入,將他的內臟燒爛(但外表不留痕跡),而愛德華二世就在其淒慘的嚎叫聲中痛苦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