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初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越南並不在我想要拜訪的旅遊選項,

沒有為什麼,

感覺就沒有吸引我去拜訪的地方,


這次的出發,

是為了會合正在越南旅遊的美國朋友,

所以對原本不在我選項的越南打開大門,

我對自己說也許有吸引我的地方,

而且和朋友一起創造回憶我覺得更重要!


短短幾天的河內旅遊,

印象深刻的是,

白天聲如洪鐘的汽機車喇叭聲,

車水馬龍亂到不行的交通,

走在路上真的很ㄚ扎!

人多到讓我意想不到,

感覺全世界的旅客都來到這裡,

很多是歐美國家的年輕人或退休老人,

這裡以貨幣來說是他們的天堂,


raw-image


但我覺得河內消費比清邁貴,

我原本以為來這邊按摩很便宜,

想像成跟清邁一樣,

兩個小時$450泰銖,

結果發現並沒有那麼便宜,

也不能這麼比,

畢竟清邁是鄉下!


我們還是想嘗試越式按摩,

逛了逛幾乎每家店都是一小時$450越南幣,

我們殺價到300,

但看似一樓外表還不錯的店面,

進去按摩區讓我嚇到的有點髒,

更讓我驚訝的是,

這家結束後的問卷居然有一條是勾選小費給多少,

妹妹在按摩時就敘訴了悲慘的身世,

結帳時還站在我旁邊,

東方人不好意思的我也只能給點小費,

這個行銷手法讓我佩服但也不舒服,


在台灣你們聽過越式洗頭嗎?

越式美甲也很是流行,

但朋友很想嘗試spa一條龍服務,

於是二話不說,

找了網路上評價挺高的三合一體驗,

臉部、頭髮、身體,

130分鐘耶,8,500,000越南幣,

這次很完美!👍

洗刷了前一天的驚嚇!

raw-image


這次我們還拜訪了三個網路必去必吃的地方,

一個是得過兩次米其林如上圖片的牛肉河粉,

最便宜的一碗是65,000越南幣,

等於台幣將近85,

你們覺得價格如何?

嚐過後感覺其實就是越南河粉🤪


但是排很長的MAMA越式三明治真的好吃,

雞肉蛋口味25000越幣(推薦),

排了30分鐘很值得,


raw-image


另外真心推薦你們一定要來體驗的就是,

到火車街感受火車從你旁邊快速駛過的臨場感,

我在曼谷菜市場曾經感受過一次,

但這次不太一樣的地方是,

火車駛過時完全是正常速度,

真的超近的啦!

鐵路兩旁因著觀光搭建了一個個的鐵道咖啡廳,

坐在旁邊等待火車駛過的體驗挺衝擊我的視覺,

只需要花費一杯咖啡40000越南幣就能靜靜觀賞,

我選的位置是網路上面部落客推薦的74門號,後來我跟朋友討論為什麼他推薦這一個咖啡廳?

結論是…

因為他的位子剛好可以拍到火車轉彎的弧度,

我想這個體驗應該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行程吧!


raw-image


接著來分享當地產物購買,

河內我唯一買的伴手禮就是腰果,

因為住的是觀光區,

所以購買腰果要有策略,

就是到附近所有的雜貨店一家家比價,

果真就能找到更便宜的價格,

從原本的便利商店215,000的越南幣

找到最便宜的是80,000越南幣,

是不是差很大!🧐

我總共帶了七包腰果回來,

所以記得要去傳統雜貨店找你要買的當地東西!


以上就是我這次河內五天的重點心得,

下龍灣的行程我就不談了,

原本他應該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吧,

可是實在是太多旅客了,所以我並不推薦,


如果你問我下次會再來越南嗎?

不!🥳





avatar-img
我的覺察管他什麼學派-符愛鈴的沙龍
14會員
66內容數
人生高高低低的成長故事,如果你仔細地窺探,都逃不掉和個人的性格以及家庭成長背景相關聯,透過文字的書寫與紀錄,試著將混亂的劇情整理歸納,將過去該道別的捨去,如果你願意再細細向下探詢,還能覺察每個人生轉彎處的關鍵因素,每個小小的覺察讓我更靠近自己,理解自己,與接納自己,我稱呼它是一個充滿覺察的破蛋旅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刻意不參加太多的社交,也不太主動找朋友,那時的我想要更多的時間跟自己相處,因為,我想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樣的模式生活?期待哪些人事物停留在我的生命當中,在這樣的想法下,漸漸的,有些朋友就自然漸行漸遠了。 年少時,我對於外界的認同和歸屬感有著強烈的渴望、也許是那時的我
今天在教會聽到一句話深深打動我 「爐上有火,才能炒出一道好菜。」 短短一句話,卻引發我好多聯想,所以想來分享一下這些想法。 有沒有想過,即使我們準備了很豐富的好食材,有一手好廚藝,也知道該怎麼下鍋、調味,但如果爐子沒火,這些都只是靜靜躺在鍋裡的原料,不會變成真正香氣
一次合作經驗的省思 我原本深信,「教練」這個角色承載著特定的價值觀——公平對待每一個人、同理回應對話者、以及尊重彼此的基本態度。這次的經歷,卻讓我對這些價值是否真的能在所有教練身上落實,產生了動搖。 發生了什麼事 這是一個與推廣教練為理念的公益教練平台(不在台灣)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刻意不參加太多的社交,也不太主動找朋友,那時的我想要更多的時間跟自己相處,因為,我想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樣的模式生活?期待哪些人事物停留在我的生命當中,在這樣的想法下,漸漸的,有些朋友就自然漸行漸遠了。 年少時,我對於外界的認同和歸屬感有著強烈的渴望、也許是那時的我
今天在教會聽到一句話深深打動我 「爐上有火,才能炒出一道好菜。」 短短一句話,卻引發我好多聯想,所以想來分享一下這些想法。 有沒有想過,即使我們準備了很豐富的好食材,有一手好廚藝,也知道該怎麼下鍋、調味,但如果爐子沒火,這些都只是靜靜躺在鍋裡的原料,不會變成真正香氣
一次合作經驗的省思 我原本深信,「教練」這個角色承載著特定的價值觀——公平對待每一個人、同理回應對話者、以及尊重彼此的基本態度。這次的經歷,卻讓我對這些價值是否真的能在所有教練身上落實,產生了動搖。 發生了什麼事 這是一個與推廣教練為理念的公益教練平台(不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