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集團,以「健康第一、快樂第二、成功第三」的餐飲連鎖企業,從1993年創立至今,共發展出九個品牌(王品、西堤牛排、陶板屋、聚、原燒、夏慕尼、藝奇、品田牧場、石二鍋),事業版圖橫跨海峽兩岸,現有122家分店,年營業額高達53億(統計至2023年),躍居台灣第一大餐飲集團,被譽為餐飲業革新經營的典範。
王品集團自成立以來,透過多品牌策略成功壯大,但這並非創辦人戴勝益最初的計畫。1993年,他在台中創辦王品牛排前,曾涉足餐飲與樂園事業,如外蒙古全羊大餐、一品肉粽及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等。然而,由於品牌定位與市場區隔不明確,投資報酬率不理想,他決定專注於王品牛排,並標準化內部管理流程,為未來擴張奠定基礎。
2000年網路泡沫化影響全球經濟,導致消費意願下降,衝擊高端餐飲市場。此時,戴勝益萌生進軍中價位市場的想法,並於2001年啟動「醒獅團計畫」,鼓勵內部創業。陳正輝率先創立「西堤牛排」,王國雄隨後推出「陶板屋」,開創王品集團多品牌經營模式。此後,集團以每年推出一個新品牌的速度積極拓展市場。
王品集團內部設有由25位核心成員組成的中常會,採取集體決策,每年推舉一名「獅王」,負責創立新品牌並維持企業文化與服務品質。獅王擁有高度自主權,負責市場調研、菜色研發、人員培訓等,並承擔極大壓力。然而,這也激發內部競爭與創業動力,使員工更具使命感。多品牌策略的成功關鍵在於單店模式的可複製性。王品牛排首先制定嚴格SOP,簡化作業流程,使擴展更為順利。此外,每個品牌皆獨立運營,避免品牌間相互混淆,並透過市場差異化確保競爭優勢。王品集團視品牌為獨立個體,從產品屬性、品牌個性到顧客體驗,皆精心打造,以強化品牌印象。
在國際市場布局方面,王品集團以投資為主,與當地龍頭餐飲業者合作,確保品牌經營穩定性。合作對象須為當地前三大餐飲業者且為上市公司,以降低營運風險。在中國市場,王品牛排、花隱及LAMU慕表現亮眼,特別是高端懷石料理品牌「花隱」在短短一年內即實現獲利。
台灣市場已趨成熟,消費者更重視「物超所值」,因此王品積極發展平價品牌,如石二鍋、hot7、ita 等,成功搶攻庶民經濟市場。以石二鍋為例,其親民價格吸引上班族群,滿足消費者日常小奢華的需求。
優質服務是王品集團的核心價值,戴勝益強調「客人就是恩人」,並鼓勵員工主動滿足顧客需求。例如,有顧客於「西堤牛排」多次更換主菜,服務人員仍耐心應對,體現王品對服務品質的極致追求。他堅信,滿足顧客需求可培養忠實顧客,進而提升品牌口碑。
此外,王品集團重視員工培訓與文化塑造,設立教育學分制度,涵蓋健康、人文與專業技能,例如登百岳、橫渡日月潭等活動均可累積學分,作為升遷依據。透過學分機制激勵員工挑戰自我,並增進企業向心力。
為確保企業長遠發展,王品集團制定11條「王品憲法」與28條「龜毛家族」條款,包括「顧客第一、同仁第二、股東第三」、嚴禁內部收受禮物等,確保公平透明的企業文化。
戴勝益期望 : 透過不斷創新與國際拓展,讓王品品牌遍布全球,實現2030年全球展店1萬家、拓展60個品牌的願景,為台灣餐飲業寫下更多傳奇,成為世界級的知名品牌。他深知,品牌的成功來自於細節的堆砌,因此從菜單設計、服務標準、品牌形象到企業文化,他都親自把關,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滿足顧客的期待。同時,透過獅王制度與績效評估,他激勵內部團隊不斷創新,推動企業持續成長。
王品集團不僅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更以百年企業為目標,透過嚴選合作夥伴、深化品牌價值,讓台灣的餐飲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
資料參考 : Wiki、Ni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