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早晨「例行公事」:音樂、動作、還有「重點」

每天清晨,當第一道陽光灑進耳機工廠,廠區裡便開始了獨有的「例行公事」:熟悉的音樂響起,就是我們獨特的「晨間交響曲」,廣播體操音樂,員工們齊聚一堂,伸展四肢、舒展筋骨,接著是主管站上台前,分享最新的政策與目標。這一套看似簡單的早晨儀式,卻已在工廠裡默默流傳了三十年,成為每個人一天的起點。作為耳機工廠的二代,來好好跟大家聊聊我們工廠這有趣的早晨「儀式」,這些「早操」、「朝會」到底有什麼魔力?
🔧 我們耳機工廠的朝會流程
- 07:40 廣播體操
- 07:45 點名與人員確認
- 07:50 老闆發言、團隊激勵
- 08:00 總務/主管報告
- 08:10 各部門回到崗位
廣播體操:從日本到工廠,怎麼就變成了必備晨間運動?

說到廣播體操,相信不少台灣的朋友都不陌生。那輕快的音樂、簡單的動作,幾乎是許多人學生時代的共同回憶。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廣播體操其實是源自於日本的「國民健康操」。
在台灣的製造業起飛年代,許多工廠為了讓員工進入工作狀態、預防職業傷害,也引進了這套簡單易學的體操。特別是像長時間站在產線、操作機台的電子業,腰酸背痛可是員工最常見的抱怨之一。早上這一套廣播體操,雖然看起來有點老派,但還真的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雖然現在時代不同了,Z世代都是自我為主,另外不少新創公司流行彈性上班、不拘形式,但對傳統工廠來說,一套能讓全體一起的流程,反而是一種默契的養成。也是最重要的收心操,工作前,收心快速暖身,精神喊話注入了正能量。
老闆開講的朝會時間:從害怕發言到愛上這個舞台
如果說廣播體操是身體的熱身,那接下來的「朝會」就是精神層面的開機儀式了。
我們工廠的朝會流程大致如下:早操完畢,全體站定,主管點名,接著輪到老闆或部門代表發言。內容不外乎安全提醒、昨天的產線狀況、當天的出貨目標,有時也會加碼來段雞湯。
我還記得第一次上台時,講了三句話就詞窮,很緊張、很尷尬,場面超級乾。但後來,我轉念了。我開始把每次朝會當作「一次練功」,不求多精彩,但至少要真誠,要有精神。有時會聊聊產品開發的近況,有時會聊聊下月訂單狀況,有時會講一些員工福利的活動。
每次朝會,都是讓我有機會不再只是坐在辦公室裡的「主管」,而是真的與現場人員產生連結。並讓團隊有機會彼此對話、對焦目標的橋樑。
儀式感的力量:為什麼這套模式能傳承30年?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這樣一套看似簡單的早晨「儀式」,能夠在我們工廠持續了二十多年,而且至今仍然充滿生命力呢?我認為,這背後的力量,正是「儀式感」,因為它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種「情感連結」與「價值傳承」的載體。。
儀式的真正力量,在於「穩定感」
每天早上固定時間、固定流程,讓員工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我相信,正是因為這套模式中蘊含的「儀式感」,才能讓它在時間的長河中屹立不倒,並且持續為我們的工廠注入活力和凝聚力。它就像每天早晨的一杯咖啡,雖然簡單,卻能喚醒我們的身心,讓我們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天。
從尷尬到習慣,原來這些早晨習慣真的有效
說真的,以前我總覺得工廠的早操和朝會就像是例行公事,大家做做樣子、講幾句場面話,搞不好還會被說浪費時間。但當我真的開始參與、觀察,甚至接手經營後,我才體會到——這些看似「老派」的儀式,其實正是讓工廠能穩定運作的重要根基。
每天的「早操+朝會」,就是我們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校準開關」。如果你正面臨團隊溝通、士氣凝聚的瓶頸,不妨試著找回那份儀式感。不一定要廣播體操、不一定要站成排,但找出一個讓大家可以「一起開始」的節點,也許就能打開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
所以,下次當你聽到熟悉的廣播體操音樂響起,或是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聆聽某個人講話的時候,不妨也試著去感受一下那份「儀式感」背後的力量吧!說不定,你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真的很愛跟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