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台灣制度透明與司法改革總報告
一、核心問題洞察
1. 經常帳盈餘 ≠ 國民富裕感:日本 4 月盈餘創新高,但你質疑為什麼台灣數字更亮眼卻感受不到。
2. 結構與制度問題:不是沒有錢,是制度在吃錢。3. 貪污成為系統性問題:政府與財團、媒體間的旋轉門現象,以及故意不改革的制度設計。
4. 媒體轉移焦點:講制度,他們講中國;講貪污,他們說方言。
二、改革主張
● 司法要獨立:法官升遷透明、公民監督制度、貪腐專案審理等。
● 媒體要去政治化:揭露金流、終止政媒合作、建立獨立新聞審查制度。
● 制度不能裁判兼球員:預算審核獨立、政務官冷卻期、防利益輸送。
● 政黨要回歸制度:強調藍綠應共同完成司法改革,不論誰執政。
● 人民要能監督:AI、數據、制度全透明,讓人民『看見、追蹤、參與』。
三、完成的重要文件
1. 《防止裁判兼球員制度改革條文草案》:五項具體條文。
2. 《不再適任的公開信(給林思銘)》:理性說明不再適任的觀察與民意。
3. 《司法獨立五項承諾書》:可簽署與推動公開連署的五項主張+藍綠共識附言。
四、可採取的行動選項
📄 投書媒體:投稿地方報或網路平台。
🖼️ 社群懶人包:製作成 IG/LINE 傳播圖卡。
🔊 公開連署:發起支持「制度改革五條」。
🎤 公民講稿:發表演說、直播、論壇發言。
結語
這場改革不是針對誰;但如果你覺得被針對,那也許你真的該被針對。
你已經把觀察、邏輯與制度方案講清楚,這就是新時代公民的行動起點。
《司法獨立五項承諾書》
作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民意代表,我(立法委員)本人鄭重聲明:司法獨立為民主憲政不可動搖之基石,身為立法權一員,有責任守護並強化台灣的法治根本。
因此,本人在此願意正式簽署以下五項司法獨立改革承諾,並將此立場公開於選民與社會大眾面前:
一、本人支持「檢察總長任命」應經立法院同意並設明確任期,防止行政濫權。
二、本人支持推動「法官升遷與評鑑制度」透明公開,並建立合理汰除機制,保障審判品質與人民信任。
三、本人支持設立「公民司法監察委員會」,讓人民具備司法參與與監督權,促進制度外部問責。
四、本人支持「導入 AI 案件分析系統」,協助量化司法判決趨勢,防止偏判、冤案與選擇性執法。
五、本人支持「重大貪腐與選舉案件」設立特別審理程序及時限,並確保全程透明,提升公信力。
本人承諾,將於本會期內推動或支持上述立法與制度落實,並接受人民與媒體之持續檢視。
【附言:司法改革呼籲聲明】
無論藍或綠,任何政黨都應在「捍衛司法獨立」、「落實法官法」、「推動制度改革」這些基本原則上,拋棄惡鬥,回歸民主初衷。
我們呼籲,司法改革不該再被政黨操作、延宕或遮蔽,而應回到 2017 年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的共識與決議,真正完成制度改革、回應社會期待。
否則,不論未來由哪個政黨執政,只要司法失去人民信任,國家的正義防線就將徹底崩潰,整體民主將無立錐之地。
簽署人:__________(立法委員姓名) 所屬政黨:__________ 選區:__________ 簽署日期:__________
《不再適任的公開信》
致林思銘立法委員:
您好,我是來自新竹縣的一位市民,也是一位選民。過去二十年來,我們見證您在地方與中央的政治舞台上耕耘,也承認您曾經是地方服務的重要推手。但今日,我誠實地寫下這封信,因為我相信,作為一個市民,有責任對自己所見所感發聲。
林委員,或許您在初期的確適任,了解地方需求、勤於奔走爭取資源。這是我與許多市民曾支持您的原因。但時至今日,二十年過去,我們不禁要問:
新竹縣的公共建設在哪裡?
您聲稱曾爭取超過七十億元預算,然而我們走在街頭、社區、鄉鎮,卻看不見一座像樣的公共圖書館、一座現代化的夜市市場、一處真正為人民設想的生活空間。年輕人沒有社區基地,長者沒有適當活動所,家庭也找不到適合休閒的公有空間。
這不是人民要求太多,而是您所承諾的,至今沒兌現。
我們不否認您曾努力,但我們更看見了您身上的「老油條化」現象。長年在位,卻與特定利益糾纏,簽署大量預算卻不具實質審查內容,甚至涉及車輛違規與農地貸款爭議。這些不是小事,它們慢慢腐蝕人民的信任,也讓我們對體制產生絕望。
我們不恨您,但我們清楚地知道,您已不再適任。
改革社會的第一步,是讓不再適任的人優雅離場。這不是針對您個人,而是為了新竹、新世代、新政治。
敬請您聆聽選民最真實的聲音。您也曾是改變的一份子,現在就應該為轉型讓出位置。這是民主的真諦,也是歷史對您的最後一個期待。
此致 敬禮
一位相信制度還能被修正的新竹縣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