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育兒、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育兒與自我之間拿回「我」的主權



今天在看博恩的影片訪談中,來賓談及職場主管應有的新觀念:「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我覺得這句話不只適用於職場,讓我聯想到家庭與育兒。


我觀察到部分人過去的觀念,感覺爸媽要跟孩子綁在一起一輩子,而現在主是提倡親子平等、以及尊重孩子,但我覺得更應該要提及我們該學習站在「自己的人生軌道」上,因為在我看來,陪伴是一段共享而非永久依附的關係,孩子和我們都享有各自的自主權,而到目前甚少有人去提起這件事,只是很單純提到要尊重、要當朋友。


如果沒有「我」,或者說讓我變成「次要」,可能會造成父母在孩子成長、離巢後失去重心,而孩子在脫離後遇到事情也可能不知道怎麼回歸到我。我覺得育兒只是一個人生軌道,你的人生可以有很多種軌道,可以把它多重並行,也可以把它階段性的延伸,但這都不能去取代掉你原本的那個「我」的軌道,即便你的前段人生再怎麼無聊,還是要去思考自己的接下來人生該怎麼去前進,而不是跨越自己的軌道去發展別人的軌道,這並不是你自己的課題。


孩子終究會大、離開,如果可以將育兒視為人生擁有過即可,是否就能把原本失焦的軌道回到正途上,而也是示範給孩子看,再將來他們不管是面對外面人生轉折,自己也是可以回歸去尋找、探索自己的世界。而當彼此有這樣的心態,也許能讓雙方都能快速地放手、以及去適應彼此,也才能更加的靠近彼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HA
0會員
5內容數
一位媽媽和一位兒子的互動以及自我觀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我們短短的生命旅程中,應該珍惜每分每秒,並將時間用在對自己重要且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事情上。我們不需要與他人比較,也不需在意外界的評比和嘈雜聲音,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獨特光芒。
Thumbnail
在我們短短的生命旅程中,應該珍惜每分每秒,並將時間用在對自己重要且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事情上。我們不需要與他人比較,也不需在意外界的評比和嘈雜聲音,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獨特光芒。
Thumbnail
▓我的育兒期是有期限的,但有些人不是   我在某幾年的時候,清楚地明白到我哪幾年是處在「母愛高漲的時候」,為小孩做了很多,那也是在母愛減少的時候才體悟到的。在36歲那年生了老三,本來「以為」會跟以前一下,興緻滿滿、無怨無悔地帶小孩的,結果發現,不是,原來育兒期已過,太晚生了,也是離前面2個女兒很
Thumbnail
▓我的育兒期是有期限的,但有些人不是   我在某幾年的時候,清楚地明白到我哪幾年是處在「母愛高漲的時候」,為小孩做了很多,那也是在母愛減少的時候才體悟到的。在36歲那年生了老三,本來「以為」會跟以前一下,興緻滿滿、無怨無悔地帶小孩的,結果發現,不是,原來育兒期已過,太晚生了,也是離前面2個女兒很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