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颽颽已經睡著了。」當我還在滔滔不絕地分析颽颽的錯誤,並且努力找出佐證、曉以大義的時候,恰巧經過一級戰區的翧淡淡地說。
我又成功把孩子唸到睡著了是嗎?
「你沒有發現,你一直唸,我們其實沒在聽嗎?」
有啊。
「那你到底為什麼每次一生氣就一直唸啊?一唸就是一兩個小時欸!」
因為我需要發洩的出口。
「發洩甚麼?」
對你們、對生活、對這個世界的不滿。
「你是大人欸,這些情緒不能自己消化掉嗎?」
大人也只是人、普通的人。
我雖然年紀比你們大、而且還是你們的媽媽,但不代表我萬能欸。
我也會覺得生氣、失落、無力,我也需要抒發啊!
當你們同樣的錯誤一直重複發生、把我剛整理好的家弄得一團亂、或許剛好遇到我今天工作不順利,這些負面情緒在我腦子裡轉,我需要靠講出來把它釋放掉。
雖然,我一直唸很煩,但事實上,我也沒有因為你們睡著了,再把你們叫醒繼續聽不是嗎?
「你的意思是以後可以,你唸你的,我們不用理你嗎?」翧想了一下,似乎已經想好下次要怎麼把耳朵閉上了。
可以給點尊重嗎?我唸的內容大多是要矯正你們的行為,好歹多少聽一點。
「可是你會偏題,我常常不知道你到底在講甚麼。」
這講難聽點叫借題發揮,但講好聽一點叫延伸探討。
像是東西找不到,肯定是不夠自律,那我就會延伸想到過去所有不自律的事情,像是吃飯掉滿桌啊、忘記帶東西出門或忘記帶回家啊之類的,就順便一起講啊。
不想聽我唸,你們倒是改啊!
「今天忘記帶東西的是颽颽、不是我喔!不要遷怒。」翧立馬打斷我,然後轉身去搖已經開始打呼的弟弟。「颽颽,起床!你自己聽你媽唸!」
你幹嘛把他叫醒啦!
「他事情就還沒做完啊!」
像是?
「像是坐起來、睜開眼,聽你把那些話唸完。免得你沒發洩完的怒火往我這裡噴。」翧講完便離開現場,躲回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