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台中首都興」這棟高達二十層樓的豪華住宅,推案至今已逾半年,銷售數字卻始終停留在諷刺的個位數。四戶一棟的規劃,搭配動輒百坪的大空間,在景氣低迷的房市中顯得格外冷清。
銷售商想出一個「妙計」:既然賣不掉,那就假裝有人住!於是,在二十層樓的四戶中,每棟樓層的其中一戶被選中進行了精美的裝潢。大樓外牆甚至配合性地在這些「樣品房」的窗戶後透出或明或暗的燈光,營造出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的熱鬧景象。銷售人員每天會固定開啟這些樣板房的燈,讓「巨台中首都興」從遠處看去,不再是死氣沉沉的空殼。
然而,當「人氣」被刻意地製造出來,卻沒有真正的人居住其中時,這份虛假的繁榮反而成了某種「召喚」。那些原本徘徊在陰暗角落的魑魅魍魎,被這份不屬於活人的「生活氣息」所吸引。這些假裝有人居住的樓層,陰氣日漸凝重,形成了一個無形的陰氣據點,也就是後來人們口中的——空居煞。故事,從一個名叫林志明的人看房開始。
林志明是個務實的上班族,看房半年多,為的就是想給妻小一個更寬敞的空間。當仲介興沖沖地向他推薦「巨台中首都興」時,他其實是帶著些許疑慮的,因為建案銷售停滯的傳聞不脛而走。然而,仲介信誓旦旦地保證,只是因為「惜售」,並強調建案品質如何超群,甚至特別安排他參觀了一間「已裝潢好的實品屋」,聲稱是「未來屋主的品味展現」。
仲介領著林志明走進一間位於中高樓層的樣品房。門一打開,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味撲鼻而來。那不是新屋裝潢常有的甲醛味,也不是久置空屋的霉味,而是一種甜膩的怪異氣息。屋內燈光明亮,家具擺設一應俱全,從客廳的組合沙發到餐桌上的仿花瓶,甚至連臥室的床頭都擺著一對看似用過的枕頭。一切都營造出「家」的溫馨氛圍,卻顯得異常僵硬。
客廳的落地窗簾拉得恰到好處,沒有一絲褶皺,陽光也篩得完美。廚房的流理台上擺著一套嶄新的刀具,主臥室的大床鋪得一絲不苟,床單與被褥平整得讓人不敢觸碰,好像一旦碰了,就會破壞某種精心維持的秩序。
「林先生,您看,這套家具都是選用歐洲進口品牌,質感非常好!」仲介熱情地介紹著,但屋內的寂靜感產生了另一種異樣的氛圍。明明是裝潢好的「家」,卻聽不到任何屬於生活的氣息,這種徹底的寂靜,比任何噪音都更令人感到不安。
當他走到陽台時,一陣不合時宜的涼意襲來,即使是正午,涼意也讓他打了個哆嗦。轉頭看向屋內,總覺得有什麼東西,正無聲地注視著他。那些看似溫馨的家具,此刻在他眼中,更像是擺放在某種祭具。
離開後林志明腦海中揮之不去的,不是這棟樓的豪華氣派,而是那股不自然的冰冷與死寂。他試圖說服自己只是想多了,畢竟是空屋,有些怪味和寂靜也正常。然而,當他回到家,身體卻開始出現異樣……
回來的當晚,便感到身體有些不適。一開始只是頭重腳輕、昏昏沉沉,他以為是看房奔波導致的疲勞。然而,他開始發高燒,全身痠痛,整個人像被抽乾了力氣。妻子焦急地帶他去看醫生,診斷結果卻是普通的感冒。
藥物作用下昏睡的林志明夢境圍繞著那棟「巨台中首都興」。起初是白天看房的情景,但他會看到那些精心佈置的家具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詭異的灰塵,或者在陽光下,某些角落有著扭曲的陰影。
漸漸地,夢境變得越來越真實,也越來越駭人,沙發上、餐桌旁、甚至臥室的床邊,都開始浮現出半透明的人影,或坐、或站、或臥,彷彿真的將這裡當成了家。它們會靜靜地看著他,那種無聲的注視比任何嘶吼都更令人毛骨悚然。
它們的身體雖然虛幻,卻散發出冰冷的陰氣,讓林志明連呼吸都變得困難。就在他感到快要窒息的時候,一個高大的人影緩緩走到床邊,那模糊的臉孔突然湊到他耳畔,發出刺骨的低語:
「滾出去……這裡,是我們的家……你,不准買!」
那聲音既像無數冤魂的低鳴,又像利刃刮過耳膜的尖銳,直透林志明的心底。他猛地從夢中驚醒,大口喘著氣,渾身被冷汗濕透。
「滾出去」三個字卻在耳邊久久迴盪。那一刻,他終於明白,這不是普通的感冒,也不是單純的惡夢,而是某種陰邪之物的警告。他再也不敢踏入那棟房子一步。
林志明決定放棄「巨台中首都興」,轉而尋找其他物件。他輾轉來到一家在當地經營數十年的老牌房仲店,接待他的是一位頭髮花白、經驗老到的王伯。王伯聽完林志明的購屋需求後,隨口問了一句:「年輕人,你是不是也去看過『巨台中首都興』啊?」
林志明愣住了,忐忑地問:「王伯,您怎麼知道?」
王伯呵呵一笑,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那建案啊……出過好幾次問題了。你是不是看完回來就病了?」
林志明聞言大驚,連忙點頭稱是。王伯見狀,嘆了口氣,壓低聲音說道:「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以前我們這行,把那種房子叫做空居煞。」
「空居煞?」林志明疑惑地重複著這個陌生的詞彙。
王伯點了根菸,緩緩解釋道:「以前的建商蓋了房子賣不出去,想省點錢又怕被說空著沒人氣,就喜歡在裡面隨便擺些家具,或者裝個燈,假裝有人住。想說這樣能引人來看,烘托點人氣。但老一輩的師傅說啊,一群空蕩蕩的房子沒住人,就是陰地,你硬是弄得好像有人氣,那些孤魂野鬼、無處可去的陰靈,就會被這種假的人氣吸引過來。它們覺得這裡有『家』的樣子,就住下來了。」
他頓了頓,吐出一口煙圈,繼續道:「這些陰靈沒有實體,沒法子真正使用那些家具。它們只是在裡面看著,佔著。你進去看了,它們就把你當成要搶地盤的。它們住慣了,陰氣自然就重。身體虛弱的人一進去,就容易被沖到,輕則生病,重則……」王伯搖了搖頭,沒有說下去,但那未盡之語卻更讓林志明不寒而慄。
「二十層樓高,大部分都空著,卻還刻意裝潢了那麼多戶營造假象,那陰氣可就真叫衝天了!難怪賣不出去。」王伯最後下了結論,語氣中帶著一絲惋惜和警示。
林志明聽著王伯的話,一切都得到了印證。他心中的恐懼加劇,但同時也感到一絲解脫。至少,他現在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了。
聽完王伯的詳盡解釋,林志明心中的疑慮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後怕。他無法想像,如果當時頭腦一熱買下了「巨台中首都興」的房子,他和家人將會面對怎樣的境地。他轉而將目光投向了中古屋市場。
不再追求最新穎的裝潢或是氣派的外觀,而是更注重房屋本身的人氣與歷史。他開始學習如何觀察房屋的「氣」:走進屋子時是否感到溫暖舒適,鄰居之間是否有日常的互動聲響,甚至連屋主臉上的笑容,都成了他判斷房屋是否宜居的標準。
經過一番尋覓,林志明最終在一個老舊社區裡找到了一間屋齡近二十年的三房公寓。它沒有華麗裝潢,也沒有所謂的「未來潛力」,但屋內充滿了生活過的痕跡:牆壁上留有孩子成長的身高刻度,陽台種滿了綠意盎然的盆栽,廚房裡甚至還留著淡淡的飯菜香。前屋主是一對將孩子撫養長大的老夫婦,言談間充滿了對這間屋子的不捨與祝福。
簽約那天,林志明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與安心。雖然少了新屋的光鮮亮麗,但他知道,自己買到的是一份真正的「家」,一個沒有虛假人氣,不會招惹陰靈盤踞的安寧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