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小步找幼兒園一直是件令我很煩惱的事,在參觀過多所幼兒園後,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非營利體系的教學方式,主題教學、角落教學,還會融入社區資源和特殊活動,沒有簿本練習、才藝教學和家長們互相攀比的節慶裝扮、慶生活動,而且收費便宜、吃得好,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本來小步已經有備取上一間我們很喜歡的非營利幼兒園,離家也不遠,我還記得第一次去參觀時,就在心裡暗暗祈禱:「希望我們能有機會進來。」
好不容易備取上,但最近又意外發現他們有幾筆裁罰紀錄,行為人和負責人都是3萬元以上的罰款,身為媽媽真的會很在意。我打電話去詢問,園長的回應讓我有點失望,避重就輕的回答:「那是前年的事了,因為小孩爬到桌子上,老師打屁股,而且那位老師也已經退休了。我們也不清楚為什麼會被罰這麼重,應該是有人檢舉的。」
這種回答讓我感覺比裁罰本身更讓人心裡不踏實,我再三權衡,還是決定不能把孩子交給一個無法信任的園所,即使它曾經是我們的首選。
離開這個選項後,我的焦慮感瞬間湧上來,離家近的、環境、餐點OK的、理念相符的,都沒有名額了,一想到還要重新尋找、評估、等待,我又覺得好累。
小步最近每到週一就不想去托嬰中心,可能是因為週一症候群,也可能是因為她最近又換了一位主責老師。她常常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我不喜歡XX老師。」看著她楚楚可憐的模樣,我突然覺得,也許該聽聽她的聲音,而不只是從大人的角度來做選擇。
好吧!那今天就先不急著去托嬰中心,我們來去參觀幼兒園吧!早上我帶著她一起去參觀另一間幼兒園,這間幼兒園離家有點遠,校舍比較老舊,廁所也離教室有點距離,一開始我其實沒抱太大期待。
但才一走進去,小步就眼睛發亮地問:「可以玩溜滑梯嗎?」,看到好多小朋友在教室玩,也一直問:「可以進去玩嗎?」接著又看到老師把大積木倒出來,她馬上加入其他孩子,一起玩得不亦樂乎。
我蹲下來問她:「妳想來這裡上學嗎?」,她毫不猶豫地回答:「好!」。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也許選擇幼兒園,不只是關於「哪個看起來比較好」, 而是「哪裡能讓她真正感覺到放鬆、被接住,並且願意展開探索」。
我們總是想為孩子找最完美的選項,但其實孩子最需要的,可能是我們在旁邊的陪伴與傾聽,是給她一個「能開心迎接每一天」的地方,而不是勉強出來的理想方案。
雖然這不是當初計劃好的路,但我們一步步走來,也會走出屬於我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