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快一點啦!」的催促背後,我開始練習放下焦躁,跟孩子一起欣賞沿途的風景。 每天早上,小步準備出門的節奏總是緩慢又隨性。 早餐一口一口地慢慢咬、吃到一半又被某個玩具或繪本吸引,還會突然指著電視說:「我想看這個一下下~」 好不容易穿好鞋、背上書包,走到門口又回頭說:「我要帶這隻小熊一起去上學!」 我一邊看著牆壁上的時鐘,一邊焦躁地催促:「快一點,我們要遲到了!」 可是她彷彿完全沒有被影響,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裡。 好不容易出門後,本來以為終於可以順利前進了,沒想到路邊的小花又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彎下腰來仔細看著,還說:「媽媽你看,好可愛的花花喔~」 我一心只想著:「拜託,不要再停下來了!快9點了,老師們都已經準備要讓幼兒們吃水果了,我不能太晚送她去⋯⋯」 今天早上,在她又一次蹲下來看路邊小花的時候,我突然也停下腳步,蹲在她身旁,一起欣賞那些在梅雨季過後綻放的一朵朵藍色小花。那一瞬間,我的心竟然也被安靜地撫平了。
我開始想,如果沒有造成太大的問題,如果孩子在這些「慢慢來」的時刻中感到快樂,那我到底為什麼要這麼著急呢? 這個世界已經夠快了,也許我可以選擇,陪她走慢一點,讓她用自己的步調,感受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 慢慢地吃早餐、慢慢地走去學校、慢慢地發現身邊的美好。 而我,也願意成為那個放下手錶與時鐘、陪她一起看小花綻放的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