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想要「什麼都能寫」,結果卻變成「什麼都寫不深」。
真正厲害的寫作者,不是主題多,而是能把一個主題挖得夠深、講得夠久,說得夠有味道。
你想寫出自己的聲音,先從一件事開始,一直寫、反覆寫,寫到你能寫出角度、層次、氣味與骨頭。
▋一件事,寫夠久,才會長出風格
你寫「碩博士生的痛苦」寫了一百篇,
第 1 篇可能是抱怨,第 10 篇是勸導,第 30 篇開始你有了比喻,第 70 篇你能舉出社會結構的影響,
第 100 篇的時候,你已經不是在寫自己,而是在寫眾人。
▋寫一件事,等於練你的觀察力與組織力
寫久了你會發現:世界上沒有什麼「全新」的材料,只有新的關聯。
你看見的內容其實都一樣,但你能組合出別人沒講過的切角,
這種能力,叫做「觀點」。觀點來自反覆書寫一個題目,而非不斷換題目。
▋寫久了,你會發現語言只是表層,思考才是底層
你本來寫一篇要兩小時,後來你寫五分鐘就知道自己那天思考有沒有聚焦。
你不是在練寫作,是在練思想的雕刻。
而真正能寫好「任何東西」的人,腦中都曾經長期蹲守一個主題,練過這一層內功。
—
想寫什麼都能打動人,
別急著換題目、換格式、換風格,
你需要的不是多,而是深。
因為能把一件事寫出千萬種樣貌的人,才是真正的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