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不應該是逃避>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有時候,我們會對自己說:「我還沒做決定。」

這句話聽起來很中立、很保留,好像能替未來保留一個選項,替自己爭取一點時間。


但現實運作的方式從來不是這樣。

現實不會等你準備好。當你不選,它就會替你選。

而它的選擇,通常是最便宜、最懶惰、最讓事情自然下墜的那一種。

你以為你還在觀望,其實你早就默許了。


一、社區會議:

那場社區會議開得很快。有人提案把管委會外包給管理公司,說這樣更有效率、不用再煩誰掃樓梯或處理垃圾間爭執。

有幾位住戶舉手反對,他們提醒大家:外包會讓管理費逐年升高,真正發生問題時處理速度只會更慢。

但他們落落長的論述,只換來大家沉默。

你沒發言。你心裡早就算過一遍:你家坪數小,多繳幾百塊無所謂。

最重要的是,你再也不用輪當管委了,也不必和人爭誰該出來負責。

外包很快通過,第一年一切順利:報修有效率,爭端會平息。

你甚至一度慶幸,這選擇多聰明。

但三年後效率開始明顯下滑,設備維修延遲、雜物亂堆也沒人管。

到了第五、第六年,管理公司幾乎只維持最低限度的回應,社區進入一種「形式上有管理、實際上無治理」的狀態。

當初那些反對外包的住戶早已搬離,剩下的人多數選擇沉默,或乾脆忍耐。

你也一樣。每天經過那面剝落的牆,你心裡偶爾閃過一句話:「怎麼會變這樣?」

但很快你又告訴自己:「反正也不是我一個人造成的。」

只不過,那場會議上,你確實坐在那裡,

點頭默許了這一切的開始。


二、部門會議:

部門主管宣布將導入 AI 工具,全面優化流程。

報表彙整、資料分析、例行決策建議,未來都將由系統完成。

「有沒有哪一塊工作你們覺得不該自動化?」主管問。

你坐在最後一排,沒舉手。其實你知道,他說的那些工作就是你平常最熟練的部分。

你不是沒感覺,而是早就預判:現在出聲,會不會被認為不合時宜?會不會被標籤為守舊、落伍?

你還記得那幾位舉手發言的同事,他們說:「其實我們也都有做這些報表,何必特地自動化?」

主管笑著請他們列出平均工時,接著一組對比圖表送上來:AI 的處理效率是他們的十倍,還零錯誤。

他們沒再說什麼,只是安靜坐回位子。你看著他們,慶幸自己沒發聲。

幾個月後,AI 工具正式上線。你照舊坐在原位,但你每天的工作,只剩下在系統自動產出的報表旁補幾行文字。

你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還剩下什麼?

主管說:「你也把你原本的做法整理一下,交給工程師整進模型裡。」

你笑著點頭,心裡卻湧出一種莫名的空洞。

你不是不努力,只是當初那場轉型會議上,你選擇了沉默,沒加入積極學習的前段班。

那些提出整合建議、主動學新工具的同事,成了這波改革的中心人物;

而你還在原地,卻早已不在核心。


三、班級會議:

那是高二的某次班會。

老師問:「下週佈告欄要不要改成全班輪流負責,還是繼續交給幾位同學處理就好?」

你知道這是一個「可以表態」的時機。你甚至有些想法,

但你沒舉手,因為你清楚:這年紀最忌諱的,就是「出頭」。

你怕做不好被笑,怕被貼標籤,怕太積極看起來很想討好老師。

所以你低頭,裝作沒事。心裡想著:「反正不是點到我就好。」

佈告欄繼續由那幾位熟悉的同學負責,老師誇他們有美感、有組織、有責任感,

他們也逐漸變成班上有聲量的人。不是因為他們多強,而是因為他們敢參與。

你呢?你成績中段,不惹事,也沒人特別記得你。

沒人問你想法,也沒人找你討論活動。


或許你從沒想過,

你一次的沉默,可以說是沒想法;

但一次次的沉默,只會讓你丟失自我,

失去捍衛權力、表達立場的機會。


沉默應是深思熟慮,而非逃避。


(Gemini 生成)

(Gemini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叔的沙龍
31會員
189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銘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7
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容易忽略生活中重要的連結與關係,直到失去才後悔莫及。文章透過三個案例:情侶關係、母子關係和資訊焦慮,闡述我們如何因忽略徵兆、缺乏專注,而讓重要關係破裂,或陷入資訊的泥淖。最終,呼籲讀者練習專注當下,珍惜與他人的連結,避免在察覺風險前已走向不可挽回的境地。
Thumbnail
2025/07/27
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容易忽略生活中重要的連結與關係,直到失去才後悔莫及。文章透過三個案例:情侶關係、母子關係和資訊焦慮,闡述我們如何因忽略徵兆、缺乏專注,而讓重要關係破裂,或陷入資訊的泥淖。最終,呼籲讀者練習專注當下,珍惜與他人的連結,避免在察覺風險前已走向不可挽回的境地。
Thumbnail
2025/07/20
多數人以為,人生的重大決定是在清醒與規劃中誕生的。但其實,許多轉折點不是「選擇」出來的,而是被迫應對的。不是因為想通了,而是因為,你再也拖不下去了。
Thumbnail
2025/07/20
多數人以為,人生的重大決定是在清醒與規劃中誕生的。但其實,許多轉折點不是「選擇」出來的,而是被迫應對的。不是因為想通了,而是因為,你再也拖不下去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自己不善言談而感到自卑?或許,你應該重新審視這種特質。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沉默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力量。讓我們一起探索為什麼安靜可能是你最大的優勢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自己不善言談而感到自卑?或許,你應該重新審視這種特質。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沉默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力量。讓我們一起探索為什麼安靜可能是你最大的優勢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Thumbnail
從小我就被迫保持沉默,因為我發現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被視為不尊重。我內心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害怕被反對或批評,所以我都把它們藏在心裡。久而久之,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被一層層的沉默和自我懷疑所包圍。 從小到大,我接受了一個潛規則:大聲發聲就等於叛逆,尤其是在家裡。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懲罰,我學會了壓抑
Thumbnail
從小我就被迫保持沉默,因為我發現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被視為不尊重。我內心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害怕被反對或批評,所以我都把它們藏在心裡。久而久之,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被一層層的沉默和自我懷疑所包圍。 從小到大,我接受了一個潛規則:大聲發聲就等於叛逆,尤其是在家裡。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懲罰,我學會了壓抑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