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12/31起,陸續在方格子這個創作園地發垃不少的讀書心得,因為數量太多,所以我就分門別類地整理如下:
書名:《羅馬四季》
整個書的架構分為「秋天」、「冬天」、「春天」、「夏天」,四季有不同的景象,對應著作著在羅馬生活的點點滴滴,流轉於城市之中,而他的小孩也從呱呱墜地到一歲多的小惡魔般在城市裡爬動著,本書圍繞在「歷史古蹟與典故」、「初為人母的手忙腳亂陷入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的恐慌」、「羅馬的人文涵養」… 安東尼杜爾善用他大學讀歷史的背景,大量與古今間流轉、他如詩人般的柔意、他觀察細緻在當地人的生活習性,分析動作、走位、與場景間的關係,
https://vocus.cc/article/63b981bbfd89780001aac7d4
書名:《尋琴者》
作為一個尋琴者,一個旁觀者,不就是看透人生表面的、非表面的生命影子。生命中高低起伏,時間長路,光采與黑暗,其中有為人知,亦避不為人知;人知我相,必非真相。
有一個不起眼常被忽略的調琴師!調琴師的視界看到了整個樂揚的細細膩膩,在樂曲中找記憶片斷,時空交錯,故事立體,似真似假,生命如輪迴,又不斷在鋼琴音中響起,可能是快樂,會是瘋狂,也可能是悲傷,可能是群體吵雜,但更多的是寂寞、謊言、軟弱、恐懼與懊悔。
https://vocus.cc/article/63cccfaffd89780001d5d5d3
【書名】:《樹冠上 (The Overstory)》
人類在地球上只有短短二十萬年,既貪婪又霸道地略奪一切。沈默正直的古木參天,巍巍然在地表上四億年,人類大肆砍它,破壞了生態平衡,它不直接哭泣,但它的恆久默默反撲人類生命希望。幾億年下來歷經數次地球大浩劫,樹,依然挺立! 但人類呢?必自毀。
https://vocus.cc/article/63d398aefd8978000105ba15
小說賞析:沈從文《邊城》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https://vocus.cc/article/671fa729fd89780001e22489
閱讀書摘:魯迅《野草》
「魂靈被風沙打擊得粗暴,因為這是人的靈魂,我愛這樣的靈魂;我願意在無形無色的鮮血淋漓的粗暴上接吻.。。。」這一句「我願意在無形無色的鮮血淋漓的粗暴上接吻」。這一句中直接使用了「無形無色的」加上「鮮血淋漓的」二個形容詞直接串接在一起表達一句話。
https://vocus.cc/article/67073548fd8978000142d415
小說賞析:王定國的《敵人的櫻花》
但是偶然間,我還看得見它的若有似無,無論她如何掩飾,總有翻身滾動的瞬間,那隻眼睛難免會從睡衣下襬掙脫出來,帶著它多年的憂愁,寂寞地對著我睜眼,我尊重她卻又想要偷偷地看它,行進中便有著一心兩意的惆悵,一半對著秋子纏綿,一半對著它幽幽思念,宛如兩個秋子和我一起同歡,一個悄悄看著我,一個把我緊緊抱在懷中。
https://vocus.cc/article/66f2ccfefd89780001de5ff7
小說剖析:《擺渡人 Ferryman》
「擺渡人」是怎麼樣的角色?他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他又不該做出什麼不該有的行為? 或者應該擺脫宿命,勇敢去嚐試未知的可能,即便那樣做風險極大到可能化為灰燼,也在所不惜。因為愛情太偉大了嗎? 或者因為親情、道德、人類的命運攸關一切?
https://vocus.cc/article/667eae57fd897800016a77a4
閱讀心得 【書名】張愛玲 / 秧歌
秧是耕種,歌是疏發心情的歌聲。秧歌舞,是農村裡唱的歌、跳的舞。 歌可頌揚,能宣播,偏偏在國共內戰時期,那時的農村很窮,飢餓。鄉下人沒讀什麼書,只能不認命的活著,在苦悶環境中爭扎著。活著就要找出路,死命活命就是撐著一口氣。
https://vocus.cc/article/661535c2fd89780001e4d16e
閱讀心得l 【書名】:克拉拉與太陽
大家都說人類因為具有七情六慾的心性才成為萬物之王,那麼是否萬物中就只有人類才真正地能擁有「心性」呢?
如果人類也製作了一款號稱也可以表達心性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可否可能完美地詮釋「心性」嗎?這本書的結局似乎暗示了答案。
https://vocus.cc/article/63ef7146fd897800018f05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