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至今已發表的書籍~「哲學類」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從2022/12/31起,陸續在方格子這個創作園地發垃不少的讀書心得,因為數量太多,所以我就分門別類地整理如下:


書名:《再啟蒙的年代:為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辯護》

什麼是啟蒙(Enlightment)呢?根據康德在1784年提出的看法,他說人類擺脫自我招致的不成熟,於是他疾呼箴言是「勇於求知」,基本條件是「思想與言論自由。一個世代不應該聯手阻斷後世增長洞見知識、改正自身錯誤的機會,人類前進的方向就在各種進步當中。雖然說啟蒙一詞沒有嚴謹精準的定義,但不脫於「理性」、「科學」、「人文主義」、「進步」四個範疇之中。若依據主書之引言人朱敬一教授的講法,啟蒙就是尊重「知識」,知識從理性、邏輯、思辨、證據、檢證等科學方法,逐漸累積而來。

 https://vocus.cc/article/63afb0c7fd89780001c9ce06

 

書名:《「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

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適應性考驗。除非人類「看到自己在進步,否則不會快樂」,當新的想法出現時,雖然可能會摧毀舊有的舒適圈。人們必須在已知和未知取得平衡,進而體察生命的意義。大腦會給予偵查你身處何種社會地位,但不一定會隨著時間或外在環境變化而更新。如果能夠迫使自己改變,勇於挺身而出。「我們都只看到自己瞄準的目標,其他都被掩蔽,,如果目光或評估的瞄準點設定稍微高些,連續三年後,你的人生就會徹底不同,你的瞄準目標是「你想到什麼,你看到什麼?」

 https://vocus.cc/article/63c02418fd8978000169a441

 

閱讀書籍: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

到底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 (Life Worth Living?)?   仔細想想~ 這主題似乎好頗難具體描述!   人生的目的到底為何呢?   如同這本書的三位作者:耶魯大學的教授們所說的: 這個問題是「人生的大哉問」。

這本書的三位作者,提出「值得活的人生」提出諸多的闡述,給你我參考,該當如何去思想人生?但作者確不給出具體的結論,更不敢給出唯一的答案。待我讀完之後,我內心更迷惑了,更徘徊於人生十字路口,該往哪裡走?   在人生旅途中,恐怕這疑惑會與時光並存,在我靈魂深處浮現著,隨時擔心迷失而更加猶豫。   

 https://vocus.cc/article/65e31862fd89780001e969a2

 

【閱讀心得】書名: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

本書探討「權力」與「進步」間的關係。所謂進步,於本書中提到的是科技的發明後,到底會不會讓人類的福祉提升?更進一步地去分析所謂福祉提升是表彰在哪些層面?且福祉提升到底有沒有產生全民性的共享繁榮果實?作者發現「權力」是左右進步的原動力。而權力之行使權,從數百年前的君權神授,少數貴族菁英,亦或是現在民主時代資本主義下的商業模式下(專業經理人),所謂這些重要關鍵人物(政治人物(含國家獨裁者)、社會領袖、重量級企業家)等少數人士的主導者,他們的決定方向很重要,那麼他們的主導科技發展方向及落實,到底有沒有對人類全體的福祉有沒有共享繁榮呢?

 https://vocus.cc/article/65d0a472fd897800012f1f8e

 

【閱讀心得】:書名「 謝謝你遲到了」- 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

科技的進步讓當代“加速”發展  這本書作者認為改變這世界有三個力量(3M)  市場(Market)、大自然(Mother Nature)、摩爾定律(Moore’s Law)。他的想法是這樣的 首先因為有市場需求,而自由貿易市場法則下,自由競爭讓強者,強弱間差距愈接愈大,那麼為什麼會讓科技如何強大呢? 主要是引用摩爾定律:摩爾定律告訴我們晶片元件會每兩年就倍增,這種倍增現象的高長成率 己超過人類的適應率時,令人類在感受上既享有便利但也引發適應上的文化焦慮、徬徨不安。

 https://vocus.cc/article/65a130fbfd89780001c8e01e

 

閱讀心得 l【書名】:不對稱陷阱~ 當別人的風險變成您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不對等困境

「切膚之痛」你我知道嗎?你我還真的不知道痛呢!長期間被他人默默吃豆腐可能還不自知。或者,有一天等你我感覺到痛時,頓時驚訝一聲「事情出大條了!」。到時侯若被重重一捶時,大痛特痛!

 https://vocus.cc/article/6422d766fd897800010a24e7

 

閱讀心得l【書名】: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成功」對個人而言,代表著成就。除獨善其身外,也能推及及人地幫助著他人,在物質上、精神上、道德上的助益。但真的是這樣嗎?本書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教授可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成功是對個人的推崇,但對別人或許會是傷害。他為什麼能這麼說呢?在這本書中詳實地辯證他的觀點。

 https://vocus.cc/article/641c5673fd89780001981660

 

閱讀心得l【書名】:反智-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不會說理的人是愚蠢、不敢說理的人是奴隸

我超級喜歡這本書的。它完全滿足我了解人類為何不理性的全部理由。中文書名叫「反智」,「反智」就是違反「智慧」嗎?,維基百科所說的「智慧」較可達到個體及群體的預定目標,是為人處事之道,為「形而上者」,謂之道。智慧能使我們做出如願的決策,有智慧的人稱為智者。但我覺得原文書名更精準的表達:「The Irrational Ape: Why Flawed Logic Puts us all at Risk and How Critical

 https://vocus.cc/article/64106b99fd8978000198f6f0

 

閱讀心得 l 書名:哲學能做什麼?(WHAT PHILOSOPHY CAN DO)公共議題的哲學論辯與思維練習

公共議題上牽設複雜成因,又牽連諸多利益糾隔,非有簡單脈絡可言;在科學上是不是就具唯一真理,其論述有沒有悖論?在宗教上是否有神的存在論?或者婚姻(同婚)問題上,或者環境經濟議題上,或者生命的倫理與價值等等,當有爭論的命題應謹慎的論證,可以持有「善意理解原則」,亦即從對手觀點看事情,似乎可以得到更好的論證。

 https://vocus.cc/article/63df848efd89780001438391

 

閱讀心得 l 書名: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哲學家們,一樣會在生活中遇上愛情、人際、環境、工作所煎熬、困惑、難過。但從哲學家們的獨特洞見,見其思想廣為傳播後,我們從陳述上感受到或體會到了什麼呢?當如何善用前人的智慧觀,先理解逆境,再如何調節自己內心對外在世界的觀感?以下列舉本書中六種逆向困惑的情境下,感受一下這些知名哲學人物的思想。

 https://vocus.cc/article/63de4704fd897800013a07a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的沙龍
15.7K會員
210內容數
大量閱讀讓我可以滿足探索未知。這裡大多數是我閱讀後的心得。我是認真讀後再分享,記錄於此,私心為己。可能有些內容比較硬澀,若您真有興趣,讀它可能需要耐心及用心,或許燒腦。我相信弱水三千,獨取一飄飲,自有共鳴之夥伴長相左右。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如何獨立思考與其心路歷程。
Thumbnail
如何獨立思考與其心路歷程。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中報告;關於我對知識論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中報告;關於我對知識論的一些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