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鬆的旅行,不必塞滿行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團的經驗,
看到旅行團上面多個景點,會覺得有一種——
「哇,可以去好多地方耶,感覺很棒」的感覺吧。有時候不只是跟團,就算自由行,也是常看到把一整天的行程排滿滿,
能去多少地方就去多少地方。
這種情況在出國旅行上,其實蠻明顯的。
想當初第一次去日本,因為第一次去,所以就希望能多去一些地方。
於是一日跑三、四個景點,行程緊湊到連呼吸都在趕時間。
雖然說很累,但是當時還是覺得玩得很開心,
也拍了一堆照片,即使是現在回去看, 還是想起當時旅遊的那種興奮感。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
對於這種一天跑很多景點的行程,就感受到一種很疲累的感覺。
也因為這樣,之後只要安排旅行,
對於景點行程的密度就越來越低, 甚至變得很鬆散。
很妙的是,不只我這麼想,
連我的公司裡面交情不錯的同事也跟我一樣這麼想。
在前幾天,我跟同事們安排了兩天一夜的宜蘭礁溪員工旅遊,
我們就採用了非常慢節奏的旅遊方式。
這篇就來分享一下我們的行程之外,也想分享說:
旅行這件事既不必打卡、也不必趕場, 重點是讓自己身心都鬆下來。
吃一頓好料,就是旅行的序曲
第一天的起點,是中午在台北市區的「赤鐵廣島燒」。
廣島燒並非什麼觀光必吃名店,不過生意感覺不錯。
我們約開店前半小時在店門口集合, 就看到有一些人在店門口外排隊,我們也不急, 就在店門口外悠閒地聊天,等著開門後入座。
開門後,我們四人入座,看著菜單上的各種口味廣島燒,
讓人口水直流。當餐點端上來後,我吃下第一口,真的好吃,
同事們也異口同聲地說好吃。
看樣子這間廣島燒正好符合我們這群上班族的胃口。
吃飽喝足後,離開店裡,悠閒搭著捷運前往台北車站,
我們今天的悠閒旅程正式開始。
在山風裡停下來
隨後,我們搭上台鐵,往宜蘭礁溪前進。
約莫一個多小時後,抵達三貂嶺。這裡沒有熱門打卡點,
一下車感受到的,只有山谷溪流和一種安靜。
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觀光客,就像是一個罕見人跡的秘境一樣。
沒有喧囂的噪音,只有流水聲、樹葉聲以及夏天應景的蟬叫聲。
我們來這裡,並沒有想要爬山、還是跑什麼景點,
只是單純走走、看看而已。
我們就沿著鐵軌旁邊的步道慢慢地走著。
走了大概 20 分鐘左右,看到了一間小吃店。
天氣很熱,剛好小吃店有賣冰,
我們最後停下來吃了一碗刨冰。
山風吹過,冰涼化在舌尖,看著小吃店前面美麗的景色。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這才是旅行應有的樣子:
真的不需要留下什麼照片,
而是親身感受自己身處美麗的地方,享受悠閒與寧靜。
旅館,才是旅程的主角
傍晚時分,我們抵達礁溪的旅館。這趟旅程的預算,
最大的比重放在住宿。
房間寬敞乾淨,重點是能好好泡湯。
到房間後放下行李,躺在床上休息,休息片刻後就去泡溫泉。
我們並沒有離開旅館去市區逛街、買土產,
就是靜靜地待在房間裡。
有人或許會覺得「花錢只為了待在旅館裡」不划算,
但對我們而言,這才是放鬆的真正理由。
泡溫泉時,泉水的熱度一點一點滲進身體,把緊繃慢慢放鬆。
夜裡,大家在房間裡閒聊,談工作也談生活。
那種自在,不是到處跑任何名勝古蹟能取代的。
緩慢的早晨
隔天上午,先悠閒地到飯店餐廳吃早餐,
吃完後慢慢地收拾著行李。
退房後,我們走進湯圍溝公園。
免費的泡腳池並不豪華,也不稀有, 但水溫恰到好處。
把腳浸入泉水,時間彷彿也慢了下來。
四個人並肩坐著,不必多說什麼, 只看著水波泛起的圈圈,慢慢感受足湯,
也感受礁溪早上充滿寧靜的氛圍(退房那天是星期一)。
光這樣就足以取代一整天的行程安排。
之後的散步,也沒有目的地,只是順著小鎮的氣息慢慢走。
然後在星巴克休息一下,到了搭車時間,
我們就前往車站,結束了這次兩天一夜的旅行。
整趟旅行,只有去了三貂嶺跟目的地礁溪而已,
沒有過多的景點,只有緩慢節奏的漫步與放鬆身心的泡湯而已。
旅行,不是完成清單
回頭想想,這趟兩天一夜的員工旅遊,
我們真正做的事並不多:
吃了一餐好料,看了一處山景,逛了幾間土產店,
然後把大部分時間交給旅館與溫泉。
若要放到旅遊書上,大概顯得平淡無奇。
但正因如此,我們才真的休息到了。
旅行從來不該被誤當成跑行程的清單,
不是你打了幾個卡、拍了多少照片就等於圓滿。
它更像一個給自己的空間,讓心情有餘裕,讓身體慢下來。
這樣的節奏或許有人會嫌「浪費時間」,
但對我來說,能帶著真正放鬆的狀態回到工作,
這才是旅行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