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 or Doing?》了解兩種自我成長的路徑,找回想要的那個你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Being or Doing?》了解兩種自我成長的路徑,找回想要的那個你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常在兩種狀態之間徘徊:

是因為「想要成為誰」而去做,還是藉由「去做點什麼」才逐漸成為那個想成為的樣子?


有時候,我們把「做很多事」當成存在的證明;

努力、奔跑、忙碌,好像停下來就會失去價值。


可是在某些時刻,你會不會也感覺到,

即使清單一項項打勾,心裡仍有種空洞?


那是因為「做」並不等於「成為」。


Doing 是我們每天在外的奔波,

Being 則是內在的安定與選擇。


有些人,選擇先從內在開始調整,

當心靈能量提升到某個層次,

行為自然會展現那個狀態的樣貌。


這是一條由 Being → Doing 的路:你先「是」,於是自然而然地「做」。


但也有些人,環境和資源並不允許馬上活出那個高頻版本的自己;

這時候,「先做再成為」反而成了一種過渡策略。


先形於外模擬那個理想自己的行為,讓習慣與思維跟隨而上,

久而久之,外在的行動會催化內在的轉變。


這並不是虛偽,

而是一種心理學上稱作 Fake it till you become it 的過程。


當你嘗試模擬那個「理想中的自己」的行為模式,

神經系統和思維習慣會逐漸被重塑,

久而久之,外在的行動會引領內在的蛻變。

這是一條 Doing → Being 的路:你先「做」,於是慢慢學會「是」。


內在轉化 → 外在行動:屬於靈性導向,有資源與覺察的人能先行內觀,再自然展現。


外在模擬 → 內在轉化:對於現實受限者,是一條實際可行的起點。


兩條路徑看似不同,其實並不衝突;

關鍵不在於走哪一條,

而是你是否知道自己正在走哪條路,

並願意持續朝整合前進。


因為無論是由「Being」帶出「Doing」,

還是由「Doing」引領回「Being」,

最終,它們都會在某個時刻交會,

帶你走向那個更真實、更完整的自己。


下一次,當你忙得喘不過氣時,

不妨輕聲問自己:「此刻的我,是因為想要成為誰而做,

還是因為怕不是誰而勉強去做?」


真正的轉變,不是因為完成了多少事情,

而是因為我們願意先看見自己是誰,

再從那個位置出發,去做。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suting Lin的沙龍
29會員
683內容數
Tsuting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1
你的潛意識是不是總愛演「反派」?別擔心,《21天潛意識反派轉化計劃》就是一齣你自己主演的成長劇!每天都有新任務,帶你從認識、和解到轉化,把反派變成最佳助攻,創造全新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2025/09/01
你的潛意識是不是總愛演「反派」?別擔心,《21天潛意識反派轉化計劃》就是一齣你自己主演的成長劇!每天都有新任務,帶你從認識、和解到轉化,把反派變成最佳助攻,創造全新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2025/08/31
當工作失去意義、關係充滿拉扯、人生方向變得模糊……或許是靈魂在提醒你:該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了。我們常以為人生被環境困住,其實困住我們的,是自己給的定義。這是一個關於迷惘、內耗與覺醒的故事,它帶你看見,所謂天命不是奇幻的玄學,而是每個人都能活出來的日常選擇。人生也不只是謀生的跑道,而是靈魂舞動的舞台。
Thumbnail
2025/08/31
當工作失去意義、關係充滿拉扯、人生方向變得模糊……或許是靈魂在提醒你:該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了。我們常以為人生被環境困住,其實困住我們的,是自己給的定義。這是一個關於迷惘、內耗與覺醒的故事,它帶你看見,所謂天命不是奇幻的玄學,而是每個人都能活出來的日常選擇。人生也不只是謀生的跑道,而是靈魂舞動的舞台。
Thumbnail
2025/08/31
你的潛意識是不是總愛演「反派」?別擔心,《21天潛意識反派轉化計劃》就是一齣你自己主演的成長劇!每天都有新任務,帶你從認識、和解到轉化,把反派變成最佳助攻,創造全新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2025/08/31
你的潛意識是不是總愛演「反派」?別擔心,《21天潛意識反派轉化計劃》就是一齣你自己主演的成長劇!每天都有新任務,帶你從認識、和解到轉化,把反派變成最佳助攻,創造全新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別隨波逐流、保持好奇、選擇有趣的事、做連你自己都想要的東西
Thumbnail
——別隨波逐流、保持好奇、選擇有趣的事、做連你自己都想要的東西
Thumbnail
當你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可以決定事情會怎麼發展,以終為始的理念執行人生目標,「Be-Do-Have」常保初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要的人。
Thumbnail
當你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可以決定事情會怎麼發展,以終為始的理念執行人生目標,「Be-Do-Have」常保初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要的人。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在迷茫時,首先停下來冷靜思考,理清不滿的原因。透過自我反思,找出工作或生活中真正不滿意的地方,再回憶過去的經驗,找到讓自己快樂滿足的時刻。鼓勵嘗試新事物,拓寬視野,並強調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性,聽取外在反饋。最後,給予自己時間,慢慢找到內心真正的聲音,引領走向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在迷茫時,首先停下來冷靜思考,理清不滿的原因。透過自我反思,找出工作或生活中真正不滿意的地方,再回憶過去的經驗,找到讓自己快樂滿足的時刻。鼓勵嘗試新事物,拓寬視野,並強調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性,聽取外在反饋。最後,給予自己時間,慢慢找到內心真正的聲音,引領走向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