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兒子吸毒,把他關在家一個禮拜,想說沒事了…結果一放他出去又吸毒了!」
這是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經常接到的家屬求助內容。許多父母不解:為什麼孩子明明答應要戒毒,卻總是失敗?
執行長林芯瑩指出,社會上對毒癮仍有許多誤解。有些人以為「一旦吸毒就一輩子戒不掉」,也有人認為「只要靠意志力撐過去就能成功」。事實是,這兩種說法都不完全正確。
令人驚訝的是,毒品的身體戒斷期其實時間很短。像毒咖啡包、K他命的戒斷期大約一週,海洛因則是 7 至 14 天。即使是最難戒的海洛因,單純的身癮症狀在兩週內也能逐步解除。
若有專業人員陪伴,幫助處理戒斷過程中的痛苦,身癮並不是最大的難題。真正困難的是 「心癮」。心理依賴往往需要花三倍以上的時間,搭配系統性的課程,協助成癮者重建價值觀與思考方式,才能根除毒癮。
因為吸毒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藥物」本身,而是逃避壓力、尋找快感、甚至扭曲的自我認同。若沒有解決這些心理根源,就算撐過身體的戒斷期,也容易因心理問題再次回到毒品懷抱。
林芯瑩提醒家屬,若發現孩子嘗試自行戒毒多次失敗,不要再單打獨鬥,也別責怪孩子缺乏意志力。戒毒需要專業引導,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減少痛苦,並真正走向康復。
他呼籲父母:當孩子還願意談「想戒毒」時,就是最珍貴的黃金時段,請務必及時尋求專業協助。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提供保密諮詢專線:05-6625500 / 0921-506599 陳專員,陪伴每一個家庭一起走過戒毒的艱難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