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將《星期三》第二季,用「兩部曲」上架(分別在2025/8/6和2025/9/3),前四集的混亂,好在最後收束於一個明確的懸念與家族祕辛上。反正Netflix已經續訂第三季,照這個將哥德少女搬到霍格華茲的劇情發展下去,大概連456季都續訂了吧!在觀看的過程,我不只是看到一個阿達一族的黑衣少女,緊蹙眉頭地穿梭在學院長廊,更看見一個原本冷峻、邊緣、帶有作者視覺風格的IP,逐漸長出屬於當代主流娛樂的樣貌。

將《星期三》哈利波特化,這個過程可以說既迷人,也危險。
其實在第一季,《星期三》的敘事架構,就逐漸褪去《阿達一族》的一群陰森古怪到有點恐怖的外皮,奈落學院Nevermore這個寄宿學校裡,吸血鬼的學生社團、狼人青春期的儀式轉化、祕密地下室、失落的族譜與遠古詛咒,校園內的分幫分派,外加宗懸而未解的謀殺案,都有很明顯地往J.K.羅琳那邊考攏,到了第二季,全面擁抱寄宿學校類型片的通俗語法,這種「奇幻校園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很多劇情細節就不贅述,這部分細節還蠻多,可自行觀賞。
這種的變化自然有其市場考量,第二季當季中導入的大量支線,像是新的校務治理、新反派、家族傳說爭搶注意力時,主謎題的推進感會被稀釋,容易失去影集最開始讓人著迷的氣質:一個女孩,冷眼旁觀世界、與黑暗做朋友的單人敘事。
第二季依舊掛著提姆波頓的名字,擔任製作人,也親自導演第一集。在眾多場景、角色支線和為觀眾服務的段落中,還是可以看到提姆波頓仍以某種頑固的姿態,讓自己那一抹「不舒服的詩意」穿插其間。黑白強對比、哥德童話的陰鬱幽默與怪奇生物,甚至向自己早年的創作,例如《陰間大法師》、《地獄新娘》、《剪刀手愛德華》寫了的一封留言。他沒有忘記怪誕,他只是學會了在 Netflix 的演算法中,藏一點陰影的分寸。

如果你問我「《星期三》第二季,好看嗎?」我可能會說:它比第一季更「好看」,但也更「普通」。
珍娜奧特嘉Jenna Ortega的節制與狠勁持續撐起角色弧線,大量增加的阿達一族戲份,特別是母女關係(或是劇中的女性群像),也讓魔帝女的凱薩琳麗塔瓊斯Catherine Zeta-Jones多了不少發揮空間,這條線也提供了《星期三》的情感曲線。若把影集當作一部「哥德青春校園+家族奇譚」的通俗娛樂,就像提姆波頓說:「讓家人進入校園,是對青少年的最大考驗」,第二季依然稱職;如果強行解讀神話量體的明顯擴張,那短板就是支線繁多,少了第一季更純粹的推理主線。

至於說「普通」,那就是《星期三》第二季的八集,像是一場頒獎典禮的晚會,各路角色都有自己的時間,各條故事線都想展現重量。原本的奇幻種族的「異類」青少年,面對新的反派、新的校長、新的家族成員,讓第二季成了一場過於用力的拼圖秀。但這樣的「過滿」,只是代表《星期三》已從陰鬱小品,正式升格為一部面向全球市場的奇幻娛樂影集。
Netflix 續訂《星期三》時,宣稱這將是「阿達一族至今最黑暗的一章」,如果說第一季是哥德少女的日記,第二季就是這位哥德少女的臉書,那第三季,我期待的是會出現一場哥德式的革命。畢竟埋了那麼多伏筆,「艾薩克」正式重返人間,小手知道身世後的劇情,畫下句點的晨歌組織,還有沒有後續…Lady Gaga還會不會演下去?星期三重啟天眼能力,踏上尋找依妮之路,這一路上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危機呢?卡普里老師的目的是?她會是制約泰勒的下一任主人嗎?都為《星期三》第三季埋下滿滿懸念。不過觀眾更在意大概是星期三的感情線吧,畢竟這是YA題材的主軸之一?!

《星期三》第二季,對我來說,就是一部明星演出穩住場面,把設定變得複雜,敘事密度過度滿溢的流媒體續作。把《阿達一族》被「霍格華茲化」後,它換得的是更大的受眾與更長的商業跑道;失去的,則是提姆波頓一部份的黑色喜劇的尖刻與純度。能不能在成為大眾 IP 的過程中,不要忘記陰影中的笑意—若第三季能把哥德少女、家族主線與學院群像的比重重新校準,這個「星期三」宇宙仍有機會在黑暗陰影裡,長成更完整的哥德青春史詩。